经验交流材料:探索实践“1345”模式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经验交流材料:探索实践“1345”模式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XXX积极探索实践“一个核心、三支队伍、四个平台、五项机制”的“1345”城市基层党建新模式,按照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原则整合党建资源,以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目标、共同家园为纽带,统筹街道社区、驻区单位、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打破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局面,构建起“区域统筹、精细服务、规范运行、多元融合、智能互动”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一、围绕“一个核心”,完善基层党建组织架构。坚持城市大党建理念,围绕党组织领导核心,优化组织设置、强化服务管理,统筹整合区域党建力量,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一是优化组织设置,强化政治功能。建立纵向以“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片区)党支部—院落(楼栋)党小组”为链条,横向以“社区区域党委—驻区单位党组织—辖区‘两新’党组织”为支撑的党组织体系。以社区党委(党总支)为核心,充分吸纳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统筹建立社区区域党委,实行“双党委”同步运行,实现组织统领、资源统筹、项目统管,确保党的政治引领覆盖到街道社区的各个层面。二是完善网格体系,提升服务水平。结合基层治理机制改革,推行小单元治理,以街道为条,院落为块,将全区87个社区划分为3499个网格片区,分别成立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引导社区“两委”成员下沉片区、任网格党支部负责人,社区居民党员进入楼栋,任楼栋党小组成员,实行按格定岗、包片负责,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至院落楼栋、居民家庭,切实做到情况全掌握,服务零距离。

二、建强“三支队伍”,立稳基层党建工作支撑。一是建强带头人队伍。结合“两委”换届,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内育外引、广纳人才,通过“三选一行动”选优配强社区带头人,即从社会选聘一批优秀党务工作者,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从社区工作者中选拔一批优秀党员担任社区书记,开展“百名社区书记后备人才培育”行动,将优秀社区后备干部纳入递进培养计划,在XXX区范围内统筹交叉任职。目前,XXX区社区书记平均年龄46.6岁,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80人,较上届增加28.57%。二是建强专业化队伍。重点建强党建指导员队伍、社工队伍两支专业化骨干队伍。注重从政治素质高、熟悉党务工作的退休干部、复退军人等群体中选聘专职党建指导员,分片到社区院落、驻区单位、“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指导,今年XXX区计划选聘党建指导员90余名。积极吸纳专业社工进入社区工作,鼓励“两委”成员参加社会工作者专业教育,对取得社会工作者资格的“两委”成员给予一定经费奖励。目前,全区具有社工师资格的“两委”成员共104名,占总数的24.36%。三是建强志愿者队伍。结合“美丽XXX·先锋引领”党员示范行动开展,号召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带动XXX区各行各业党员群众参与示范建设和志愿服务。紧扣社区实际和群众需求,组建以党团员为骨干、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结对帮扶、助老服务、文明劝导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90余支,引导志愿者根据自身能力特长,通过签订服务协议、认领服务项目,实行契约管理,定期、定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志愿服务,使志愿服务成为XXX区党员群众的基本素养和自觉行动。

三、搭建“四个平台”,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一是搭建民情问需信息平台。结合“走基层”活动,着力打造民情问需信息平台,聘请民情专递员1200余名,开通民情热线89条、设置民情信箱141个、举办民情夜话2600场次、建立“民情民意信息库”14个,实行定期更新、动态管理、跟踪督办,制度化规范民情民意的收集、分析、办理、反馈等工作流程。目前,该平台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500余条,解决各类诉求837个,打通了联系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搭建“双报到”网络平台。创新“互联网+双报到”模式,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微博4类网络子平台,构建群众“下单”,党员“接单”的订单式网络服务体系,既方便居民群众随时上网发布个性化需求,又方便党员及时登陆完成报道和项目认领,实时查看群众反馈和积分累计,积极参与话题互动和心得分享。目前XXX区党员参加志愿服务1.2万人次,认领项目3954个,服务群众32万余人。三是搭建“两新”组织孵化平台。按照“有利于整合党建资源,有利于提高组织覆盖”的工作思路,在XXX区“两新”组织集聚的街道、社区、工业园区建立“两新”党组织孵化平台,统一设置活动场所,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年度孵化计划,对条件成熟的“两新”组织提供“点对点”孵化服务,并为所有区域内的“两新”组织提供党员发展、党员教育、活动开展等方面帮助指导。去年,累计孵化“两新”党组织58个,发展“两新”党员89名。四是搭建党群联动服务平台。深化“大党建”工作格局,统筹整合XXX区各类党建、教育、文化、宣传场所阵地和活动设施,以街道为主体建立“区域党群服务中心”,面向辖区内各类党组织、党员群众开放,举办公开党课、联合党日、文化沙龙、体育比赛、书画摄影等活动1700余场次,打造区域党群组织共享共用的综合性联动服务平台,推动党建和群建工作同频共振,培育具有高度认同感的区域文化。

四、健全“五项机制”,推动基层党建常态长效。一是健全组团联育机制。适应新型城市化特点,整合零散“两新”组织党员,结合从业类型、地缘特点,建立行业协会、商圈楼宇等功能性联合党组织;积极探索“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政企联动、阵地联用”园区党建“五联”工作法,促进园区党建和产业发展互促互进;创新实践商圈党建“1个区域综合党委+N个楼宇党支部”的“1+N”工作模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在新兴领域、新兴行业的覆盖面。二是健全共建互补机制。针对中心城区驻区单位集中的特点,加强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互联互动,构建区域化共建互补工作机制。基于共同利益,签订共建协议,明确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各自责任,结成党建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围绕共同目标,开展交叉任职,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兼任驻区单位党组织成员,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进入社区党组织班子,密切联系、推动工作。三是健全多元治理机制。把握城市管理体制新变化,深化“一核多元”社会治理机制,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深度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方主体,推动政务服务和工作力量向社区下沉,引入社会组织参与购买服务,培育专业化、本土化的社工队伍,构建党建统领下的“网格立体化、主体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的基层治理新机制,实现加强党的领导与促进居民自治有机融合。四是健全科学考评机制。建立“开门评议”制度,邀请企业代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和第三方机构对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定期通报测评结果,并纳入XXX区年度目标考核;用活“动态考评”机制,参考民主评议、日常督查和满意度测评结果,分类别对XXX区基层党组织进行综合排名,对排名靠前的党组织予以示范命名,对排名靠后的党组织实行通报批评,每年组织一次示范评比和整改验收。五是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建立经费保障体系,完善财政投入为主,街道社区多方支持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党员活动经费、远程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建立阵地保障制度,按照“弱化办公、强化服务”原则,将传统的社区办公用房整合改造成为党员活动室、电子阅览室、慈善助捐站等功能性服务场地,不断推进社区服务功能多样化,努力构建党员群众共筑共享的和谐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