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助推乡村振兴打开新局面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助推乡村振兴打开新局面心得体会
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印发。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聚焦“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的第一份指导性文件,一以贯之地传递着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中央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农业强国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脉相承、目标一致、过程统一,要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助推乡村振兴打开新局面。
端稳粮食生产“金饭碗”,品味“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富饶物产。
“农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2022年,我国粮食增产74亿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这已是粮食产量连续第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三农”压舱石得到夯实。但这同时也说明,我国的粮食产能已经连续8年没有出现新的千亿斤提升。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这意味着今年的粮食产能要到1.4万亿斤以上。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好管好良田,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用好良种、良机、良法,持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让田野山间涌动起丰收的热望,让14亿多中国人把手中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找准产业联营“结合点”,汇聚“便觉眼前生意满”的特色资源。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一号文件以专章强调:“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来到基层的将近三个月里,我看到镇域范围内各个村庄立足优势相近、资源共享的基础,南北两个片区分别抱团发展,走出各具特色的致富之路。北片依托生姜、芋头等农产品种植优势,深入挖掘传统美食,构建“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三级利益联结机制,统一收购、包装、销售,塑造特色品牌,将农户的“单打独斗”变为联盟的“抱团发展”;南片依傍水库整合联片,建设森林营地,引进高端民宿,逐步打造集运动、露营、康养、度假于一体的森林旅游目的地。各个村庄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一条围绕乡村振兴加速上行的“幸福曲线”越发清晰。
描绘和美宜居“新风景”,游赏“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秀丽河山。
乡村全面振兴,最直观的变化是旱厕改造、是污水治理、是道路硬化……近年来,各地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终端项目提升,印象中“脏乱差”的农村早已焕然一新。村容村貌整洁、干净,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清雅幽静,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淡。在实现村庄“净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年来,浙江省村村建起了文化礼堂,开展“我们的村晚”等文艺演出,提供义诊、托育等惠民服务,开设健康知识普及、农业技术培训等知识讲座,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百姓有了精神家园,似春霖甘露催般生着乡村的文明之花愈发绚烂,也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央一号文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吹响了冲锋号角,时下春回大地、气温回暖,正是春耕备播好时节。要切实让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落地生根,释放出无穷的威力和巨大的能量,结出更加精彩、更加完美的“三农”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