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篇关于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报告汇编总集

关于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报告汇编总集 (119篇) 目录

关于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报告汇编总集

(119篇)

目录

关于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成长5

关于三亚市社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9

关于我市农业品牌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3

关于我市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9

关于我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24

三亚市学前教育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30

关于我市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7

关于我市两级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43

关于榆林港雨水口排放生活污水严重污染环境问题整治情况的调查报告.48关于贯彻实施《三亚市河道生态保护管理条例》情况的调研报告51

关于我市贯彻实施《三亚市山体保护条例》情况的调研报告56

关于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60

关于我市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65

关于我市贯彻实施《三亚市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情况的调研报告71

关于我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75

关于我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79

我市义务教育整改工作落实情况督查报告83

我市药品监管整改工作落实情况督查报告87

关于对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整改情况跟踪督办的报告90*%^~#

关于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督查报告95

三亚气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98

三亚市足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103

落实市人大代表视察三亚学院报告中的意见和建议情况的督查报告107

关于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110

三亚市义务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16

关于我市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的调研报告121

关于组织省市两级人大代表视察临春河河道生态保护情况的报告126

关于我市贯彻落实《海南省基本农田保护规定》情况的调研报告129

市人大代表视察三亚学院的报告134

关于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白鹭公园规划建设和保护情况的报告137

关于目前三亚旅游市场情况的调研报告140

我市养老体系建设整改情况督查报告146

三亚食品物价情况调研报告150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建筑工地及渣土运输车辆管理情况的报告157%&~@*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两级代表视察大茅隧道安保工程和解放路地下人防工程及道路拓宽改造项目情况的报告160

三亚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人大代表视察大茅隧道安保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164

关于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及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169

关于落实教育卫生用地审议意见的督查报告173

关于我市城市供水情况的调研报告176

关于三亚湾海岸侵蚀及海滩“泥化”综合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179

关于三亚市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183

关于三亚市红树林保护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188

关于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192

我市公立医院改革整改情况督查报告195

关于三亚市养老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198

我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203

三亚市河西区渔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08

关于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的调研报告215&#~^@

关于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的调研报告222

我市学前教育整改情况督查报告229

我市高中阶段教育整改情况督查报告233

关于对我市禁毒工作情况的调查236

关于三亚市崖州中心渔港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40

关于对我市追缴用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的调查244

三亚市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49^%#*~

关于对我市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情况调研的报告254

关于对我市制定规范性文件情况的调查262

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学前教育审议意见的督查报告266

关于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的调研报告271

三亚市崖州中心渔港项目建设调研报告276

三亚市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调研报告280

关于我市教育卫生用地情况的调研报告285

关于对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290

关于对我市近年来接待来访工作情况的调查293

关于我市地下管网规划、建设及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297

关于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301

关于三亚市海岸带开发利用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308

关于我市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12

关于我市侨务扶贫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18

关于我市公立医院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322

关于2012年三亚环保世纪行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327

三亚市人民政府2018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332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三亚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344

关于对市政府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审查报告

............................................................................................................................354

关于三亚市2019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初审报告361

关于2018年三亚市预算执行情况及2019年三亚市预算草案的报告363

关于三亚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377&~@*#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社保基金管理和使用工作情况的报告393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整改情况的报告401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三亚市2018年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专项工作的报告

............................................................................................................................412

海南省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2018年上半年工作的报告417

三亚市人民检察院关于2018年上半年工作的报告428@~#*^

关于三亚市2017年财政决算和2018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435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三亚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444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454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三亚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463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三亚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481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报告486

关于三亚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的报告499

关于三亚市出入境管理服务工作情况报告511

关于三亚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520

关于三亚市2016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530

三亚市餐厨垃圾管理专项工作报告536@%*#&

关于三亚市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541

关于三亚市2016年财政决算和2017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547

三亚市2017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557

关于三亚市爱国卫生工作开展情况的专项报告561

关于三亚市2015-2016年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及效益情况的报告568

关于三亚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情况的报告572

关于2015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579

关于2014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585

关于三亚市2015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初审报告592

关于三亚市2014年财政决算和201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601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609&%*#~

关于三亚市看守所管理情况的报告620

关于三亚市2013年财政决算和201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629

关于201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637

关于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646

关于三亚市大型赛事活动经费和旅游促销经费使用及效益情况的整改报告

............................................................................................................................659关于我市宗教教职人员管理情况的报告.......................................................666

关于三亚市人民政府提请将大隆灌区东干渠工程项目委托代建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的审查意见670

关于三亚市2012年财政决算及2013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初审报告673

^@*~#

三亚市人民检察院关于2013年上半年对人大代表意见和建议落实措施的

报告677

关于三亚市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工作的评议意见683

关于我市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情况的审议意见685

QHQ黑臭河道整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687

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693

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我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701

关于南部新城建设之民生保障规划思路的探讨707

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开展慈善活动的调研710~&#*@

关于社区公共服务外包的调研与思考713

创新老旧小区管理,加强一体化防控的探索与思考——以洪武路街道王府南园社区为例717

关于更好地推进QHQ云计算产业与应用落地的建议721

关于我区率先建立法律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议723

精品开发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发展夫子庙文化旅游资源727

关于淘汰黄标车的几点建议731

对中国式医患矛盾的思考与建议733

海归人员NJ生存状况的随机调查737

QHQ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现状研究740

NJ明城墙的可持续性保护与开发743^&%*@

关于配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办公电脑的建议746

完善创业扶持创新我市人才管理749

以我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区为平台,努力发展我区的金融服务业752

打造石杨路品牌高中,提升QH教育品质754

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推进高中教育发展758

关于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思考764

深化居民自治,创新社区管理768

浅析江宁路片区历史文化古迹保护性开发的社会价值772#%&^*

关于村改居后加强城中村城市化社会化管理的建议777

关于完善我区经济适用房配套设施建设的探索与思考783

强化瑞金科技创业创新街区载体建设推进科技产业成果转化的建议788#%&~^

关于在老城区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的建议794

深化社区改革,创新社区治理的探索及思考799

关于加强小区自治管理的调研报告804

关于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12月4日下午,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ZZH率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永盛、副秘书长严平、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法制委委员、市人大代表等一行8人组成调研组到市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调研工作,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方式对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检察院公益诉讼开展情况

2015年7月开始,省检察院部署了“绿色宝岛·生态检察”工作,重点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特别是森林资源方面的犯罪。在生态检察工作中,建立生态巡查监督机制,批捕、起诉非法狩猎、滥伐林木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74件87人。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7件9人,打击了园林建设、市政建设中的权力寻租行为。*^@&%

去年7月公益诉讼开展以来,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XZSJ有关重要指示和中央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两法”修改的有利契机,不断深化对公益诉讼工作的思想认识,积极担当作为,依法履职行权,成立了领导小组,把公益诉讼作为发挥检察职能、服务发展大局的重要途径,在安排部署、线索摸排和案件办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维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了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为法治三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截至目前,共收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95件(市院45件,城

郊院50件),立案38件(市院17件,城郊院21件),向有关职能部门

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9件,已收到回复12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1件。所办案件涉及我市森林资源、空气污染、海洋污染、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领域。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线索来源。运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公益诉讼宣传工作,开通“随手拍”举报平合,群众可以对损害公益的线索,通过拍照上传到举报平台,能够让群众“随时随地、一键举报”。检察院购置无人机,对辖区生态环境实行网格化巡查,全面开展案件线索排查工作。与《法制日报》、三亚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建立公益诉讼宣传矩阵。制作公益诉讼广告在电视台滚动播出,在《法制日报》刊发专版。同时,制作公益诉讼宣传手册宣传展板,利用节假日,深入集贸市场、交通要道开展宣传,促进社会各界对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了解,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线索。

二是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完善制度设计。去年9月份,协调环保、国

土、食品药品监督等行政执法部门两次召开座谈会,建立了微信群,加强沟通联系,形成公益诉讼工作合力。今年8月份,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通知》,从提高认识、加强保障、沟通协调等多个方面,向全市各部门提出支持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的要求。检察院为落实市委要求,深入推进公益诉讼工作,推动公益诉讼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正在制定《关于在公益诉讼领域协作配合的实施办法(试行)》、《公益诉讼案件办理的内部程序和证据审查规范意见》、

《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制度。三是把握工作重点,成效初步显现。市检察院按照省检察院统一部署,

在先前开展“生态检察”工作的基础上,从今年3月起开展为期2年的“增绿护蓝・公益诉讼”专项工作,以公益诉讼为抓手,维护我市海洋和森林

资源。办理了全省首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吕某飞滥伐林木案。针对三亚洲际酒店海上餐厅造成海城珊瑚覆盖度急剧下降的问题,向三亚市

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检察建议,促使该工程于2018年9月完全拆除,该案例

被最高检确定为典型案例,并在2018年深圳全国大检察官会议上作为海南经验作了介绍。针对海棠区铁炉港海鲜渔排和养殖渔排违法排放污染物、致使海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问题,两级检察院分别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整改。两级检察院还依法督促査处了向海洋偷排污水、滥伐国家公益林、非法占用农用地等案件,着力维护我市生态环境。

按照省检察院要求,开展“维护舌尖上的安全”专项行动,针对市场调查中发现的假冒阳澄湖大阐蟹、假冒五常大米、外卖餐馆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等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督促履职的检察建议。开展“净水行动”和“净空行动”,着力服务保障民生。

按照省检察院部署,开展了“守护国土资源、建设美好家因”专项活动,聚焦国土资源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对国土行政执法的监督支持作用,督促国土监管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和发展保障能力。开展“保护英雄烈士权益”专项工作,着力维护国家利益。

二、存在问题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市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在维护生态环境、等方

面成效显著,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检察机关提起公

益诉讼的作用、意义、程序宣传不够,社会各界对公益诉讼了解不多。二是检察队伍建设仍显薄弱,公益诉讼工作对检察干警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

的更高的要求,并且检察院工作任务重,案多人少,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三是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是一项全新工作,法律规定较为笼统,缺乏完善的制度和机制,工作还不够规范。

三、几点建议

(一)深刻认识公益诉讼重要意义,增强全面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开展公益诉讼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创新司法制度和诉讼制度的需要;是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需要;是探索司法保护公益、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需要。强化公益诉讼宣传力度,营造支持公益诉讼的舆论氛围,拓展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渠道,让公众深入了解公益诉讼制度,支持检察机关全面开展公益诉讼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突出办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面大的环境资源领域等案件,扩大公益诉讼制度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公益保护效果。

(二)加强检察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检察官法律监督能力。公益诉讼是一门新课题,新课题要求新人才。要建立公益诉讼专门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充实公益诉讼一线办案力量,保证人员配备、能力素质与职能拓展和业务增长相适应。加强检察官法律素养、政治品格与道德涵养方面的培养,提升他们法律价值判断能力。加强公益诉讼案件办案组织建设,针对专业知识缺乏和素质能力不足的短板,充实办案一线力量,采取专题研讨、案件实训、庭审观摩等方式,强化业务学习和实务素能培养,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创新办案模式,提升办案能力和水平,保证办案质量和效果。

(三)完善机制体制建设,建立和完善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完善与行政机关协作配合机制,以联席会议、案件双向咨询、协助调查等方式加强沟通,形成公益保护合力,努力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和办案协作等制度。建立与法院协调沟通机制,加强公益诉讼相关制度建设,搞好案件管辖、证据规则等实务问题研究,保障公益诉讼执行效果,维护审判公正和司法权威。

(四)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支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决议支持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使全市各级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充分认识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完善公益保护体系、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三亚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接受法律监督的自觉性,积极支持和配合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同时,市人大常委会也要加强对公益诉讼工作的监督,通过依法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组织代

表视察等,督促检察机关不断改进和加强公益诉讼工作,督促审判机关依

法开展公益诉讼审判工作,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办理检察建议、执行生效判决,保证决议的贯彻实施。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成长

为了贯彻落实习XZSJ和省委LCG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根据市委童道驰书记的指示精神,2018年11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ZZH主持召开12家民营企业座谈会,涉及产业主要有地产、文化、旅游、环保、农产品加工、农贸、会展及金融服务等。与会企业针对我市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表了意见,对政府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扶持企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1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征求企业对调研报告的意见,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不完备,存在创办和注销企业难的问题,影响民营企业投资创业。目前,市场准入门槛虽然有所降低,但注册公司时对办公场地有刚性要求,目前我市写字楼非常有限,租金昂贵,不利于创办民营企业。企业办理注销手续时,设置的条件多,程序繁琐,注销一家企业,短则半年,长则一年以上,有的企业长期处于“僵尸”状态,税费手续不齐,资料不全或先后有不同的政策要求,导致注销困难甚至无法注销,影响民营企业重新注册公司投资创业。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不配套。旅游业是我市支柱产业,“五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有的旅游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甚至承担了部分政府职能,兴建部分公共配套设施,增大企业经营成本。如有农旅企业反映,项目所在地位于偏远农村地区,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游客出行不便,严重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附近河道淤积,雨季时河道积水影响农业收成。有旅游企业反映,旅游旺季时停车场地严重不足,企业自掏腰包兴建停车场等。

(三)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市从事金融服务的企业极少,企业融资渠道有限,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企业经营困难,不利于民营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的成长壮大。

(四)企业税费过重,企业经营要素成本高。座谈企业普遍反映,企业承担的税费过重,企业经营所需的土地、房屋、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居高不下、不堪重负。一些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反映在旅游旺季存在“用工难”、“用工贵”、“用工荒”问题,近年来,我市城区加速旧城改造,房源骤减,员工宿舍租金上涨,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劳动力要素资源成本。

(五)政府在产业规划和产业链延伸中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如我市婚

庆产业,每年接待近40万对新人,产值近百亿元,产业发展前景乐观,市场潜力巨大。但我市与之相关的产业链延伸不够,配套服务也跟不上。大部分婚纱摄影后期制作业务在外地完成,有的新人希望出海拍摄婚纱照,但囿于政策原因,我市游艇租赁业尚未开放,不能满足出海拍摄婚纱照需求。此外,我市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小微企业创业园区,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小企业园区,一些为旅游业、餐饮业和地产业提供服务的洗涤企业、环保砖厂等无处安身。

(六)相关产业政策不协调,纵向缺乏连续性,横向缺乏协同性。有企业反映,企业在审批环节和寻求政策支持时经常遇到相关职能部门不同的政策规定,有的政策规定甚至相互矛盾;有的政策缺乏连续性,因政策变化导致企业项目搁浅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问题久拖不决,导致企业蒙受损失。有家会展公司反映,其投资建设的三亚国际文化会展中心,规划部门提出的限高50米与空管部门提出的净空高度30米意见严重不符,问题反映至政府后,有关职能部门要求企业自身协调解决问题,企业协调月余未果,导致我市唯一一家专业会展项目建设停滞不前。还有一家民营建筑企业反映,由于省市政策不统一,所从事的旧城改造项目从2015年下半年起停工至今,企业损失巨大。

(七)一些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不高,政策落实不到位。有的政府职能部门对上级政策理解执行有偏差,缺乏担当和敢于作为精神,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拿不出解决办法。在“不作为”的同时,也存在着“乱作为”、“慢作为”现象,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依然存在。民宿业和共享农庄是我市近年涌现的旅游业新业态,但民宿和共享农庄的用地规划和审批环节困难,因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支持而没有政府职能部门同意受理。有的项目政府同意以临时建筑报批建设,企业投入巨资建成后,临建也即将到期可能出现审批不了的问题,面临处罚或拆除风险,企业将承担巨大的投资损失。有民营医疗机构反映,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政策出台近7年,省、市相应的政策和实施细则尚未正式出台实施,导致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得不到具体的政策支持。

(八)没有完全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具体表现在没有把民营企业看成“自己人”,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体现在政策的制定、融资渠道与人才引进等方面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存在很大的差别。以发展总部经济为例,政策规定全球500强企业入驻后能享受的政策红利,本土民营企业无~@#^*

法享受,企业对此很有意见;民营企业希望自己引进的人才也能享受政府

规定的人才引进政策红利。

(九)诚信政府建设任重道远。有企业反映,从2011年起至今,政府

拖欠该企业款项累计达600余万元。也有企业反映,政府承诺的条件不能及时兑现,存在新官不认旧账的现象。

(十)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三亚协兴开发有限公司

反映,其位于水居巷建筑面积一千余平米的合法房产未得到拆迁补偿的情况下,于十年前被强制拆除,至今没有得到合理补偿。

二、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优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为全面贯彻落实XZSJ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把省委LCG书记关于推动海南民营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十项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做强做优我市民营企业,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结合自贸区(港)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我市发展实际,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对做强做优民营企业重大意义的认识一是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XZSJ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精神,以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要把推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二是要&~@*#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自贸区(港)

的积极贡献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强化自觉服务民营企业的思想意识;三是要对照省委LCG书记关于推动海南民营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十项具体措施要求,结合我市民营企业发展实际,将措施要求逐条落到实处。

(二)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是要大力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科学配置行

政资源,加快法治政府、高效政府、诚信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

依法执政能力;二是大力实施“一证通办”,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实现最多跑一次,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全面实行网上办理,提升“互联网+政务”平台,用“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加快打造法制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三是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投资环境。要按照LCG书记关于三亚发展“大基础”的要求,对标世界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建设目标,统筹解决全市在“五网”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企业投资创造便利条件;四是要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快研究制定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行为清单,加快形成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关切民营企业的正当合理诉求,帮助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好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一是要摸清底数,做到心中有数。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组织对我市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现状做一次详尽的调查摸底工作。全面详细了解我市民营企业的数量、规模、产业分布、资产负债、盈亏情况、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等,建立问题台账;二是在摸清民营企业底数的基础上,对民营企业按照规模、行业和困难程度不同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建立帮扶台账;三是针对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属于政府能解决的,政府职能部门要尽快采取果断措施予以解决,特别是要妥善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组织清理掉一批“僵尸企业”,净化市场环境;对民营企业注册公司实行弹性注册场地要求;积极履行政府义务,尽早偿还拖欠企业款项,对因政策变化导致企业受损的要给予合法合理补偿等。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用工贵问题,出实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四是按照建设自贸区(港)要求,做好旅游、现代服务业、高效热带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规,产业链延伸规划、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做好规划的衔接和执行的协同,创建小微企业创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工作园区。

(四)优化制度设计,一以贯之地支持民营企业健康成长一是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瓶

颈问题,不断清除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体制机制障碍;二是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本土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本土民营企业发展营造公平

的竞争环境和市场机制,把民营企业看成自己人,做到一视同仁;三是要

认真组织开展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涉及民营企业发展的规定前后不一、或各部门相互打架的文件要进行及时的废止或修订,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制度的有序衔接,为民营企业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四是要努力提高政策执行水平和能力。要完善相关的政策配套举措,规范执法程序,确保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真正落地,一以贯之地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优。

因时间紧,仅开座谈会和对人大财经工作发现的问题的梳理,所掌握的情况及反映的问题难免有疏漏和不实之处,所作的建议也仅为粗浅的认识,仅供市委参考。市人大常委会在谋划明年的工作时,将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生存状况结合自贸区(港)建设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提出更加全面、务实和准确的报告,并加强对政府关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的监督。

关于三亚市社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的工作计划,9月28日,受市人大常委会朱永盛副主任的委托,我委前往三亚市社会保事业局就我市三年以来社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调研,调研采取了召开座谈会和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进行,在座谈会上听取了三亚市社会保险事业局的汇报,并与社会保险事业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2015年至2017年,我市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91.56亿元,总

支出63.43亿元,基金滚存结余80.94亿元,五险基金总收支平衡,但是生育保险基金单项面临较大的支付压力。

(一)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至2017年,全市参

加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为20.9万人,其中,参保在职人~@^*%

员17.7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2万人。2015年至2017年,全市城镇从@#%^*

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58.35亿元,总支出39.71亿元,滚存结

存54.55亿元。按照国务院部署,每年均有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水平,至2017年,企业参保退休人员调整后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2354元。

(二)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情况。至2017年,全市参

加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2.4万人(含离退休人员)。近三年,

全市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3.13亿元,总支出14.67亿

元,滚存结余20.49亿元。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医疗服务总人次达21万人次,全部住院医疗费用的基金支付比例为72.3%,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的基金支付比例为74.6%。

(三)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至2017年,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

18.6万人。近三年,全市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1.64亿元,总支出0.59亿

元,滚存结存2.03亿元。全市共有7532人次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开展实施建筑业“同舟计划”,大力推进我市建筑业从业人员单独参加工伤保险,近三年共有330个建设项目6.2万人次的建筑业农民工纳入了工伤保险保

障范围,发生工伤95例,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待遇414.45万元。

(四)生育保险基金收支情况。至2017年,全市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

18.6万人。近三年,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1.12亿元,总支出1.27亿元,

滚存结存0.48亿元。全市共有2.17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虽然有历年

滚存结余支撑,但是生育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失衡,一方面,全国统一下调

费率,生育保险费率从0.6%调整至0.5%,导致生育保险基金每年减少收入约750万元,另一方面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新政起,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人员逐年增多,生育保险基金支出大幅度上涨,至2017年,当年全市有

1.1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比2016年增长111.6%;人均生育医疗待

遇达到3715元,比2016年增长9.7%。收支失衡,当年缺口1716万元。

(五)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情况。至2017年,全市参加城

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4.6万人。近三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基金总收入7.32亿元,总支出7.19亿元,滚存结存3.39亿元。城乡居

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医疗服务总人次达44.34万人次,全部住院医疗费用的基金支付比例为58.8%,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的基金支付比例约为59%。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进一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近三年共有6319人享受居民医保大病补偿待遇,补偿金额3296.51万元,人均

补偿5217元,有效缓解患者就医负担。

(六)上解省级统筹调剂金情况。社会保险已实行省级统筹,我市每年根据省级要求上解调剂金到省级,由省统一调度使用。近三年共上解基金10.06亿元,其中养老保险基金上解8.19亿元,医疗保险基金上解1.59

亿元,工伤保险基金上解0.06亿元,生育保险基金上解0.14亿元,城乡居

民医保基金上解0.08亿元。二、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我市社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情况是好的,社保基金管

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基本实现了相关部门协同化工作、全过程管理、制度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看到,相关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保扩面任务艰巨。每年扩面任务不断增加,但是在宏观经济下行,失业风险增大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企业参保缴费负担较重,参保积极性不高,甚至有部分职工自愿“弃保”,灵活就业人员持续缴费能力偏弱,存在断保现象,继续扩面征缴难度大。

(二)基金收支平衡面临压力。2016年以来,受二孩新策带来的生育高峰期和产假延长增加生育津贴支出的影响,生育保险基金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连年收支失衡,支付压力巨大。随着全国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的实施,养老、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费率均有降低,与此同时,各项待遇标准却不断提高,实现社保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三)群众满意度有待提高。主要由于编制不足引起,编内经办人员

与服务对象之比已达到1:1.5万,经办人员不足特别是专业人才缺乏与经办业务量持续增长的矛盾较为突出。且存在一人兼多岗,工作量大,导致单项业务办理时间延长,降低了群众满意度。社保局通过编外招聘的方式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但人员流动性较大,影响业务办理的时效性,群众意见大,满意度较低。

(四)社保经办服务堵点亟待疏通。目前,我市有社保经办服务项目流程较为繁琐,存在“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比如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有部分退休人员年老体弱,要求他们集中现场认证确实不便;异地就医转诊审核手续繁琐,参保患者申请异地就医需要经过医院医保科及社保局二级审核,不够便捷,而且个别医院在办理初审时存在拖延的问题,耽误了重症患者治疗。

三、意见和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社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成效,根据调研掌握

的情况,经研究讨论,调研组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着力增强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鼓励发展企业年金等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广泛宣传职工和城乡居民参加社会保险的必要性和实效性,使之深入人心,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着力增强广大职工监督用人单位依法足额缴纳社保费的主动性。

(二)努力实现社保基金资产的保值增值,确保基金持续稳定运行。扩宽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考虑到社保基金的特殊性质,要积极协调开户银行,制定相关协议,按优惠利率计算存款利息,提高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水平。对于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基金,由于基金数额巨大且积累时间长,应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稳妥做好保值增值工作。社保基金投资选择资产组合,应当坚持安全优先,兼顾效益。

(三)切实维护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构建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内部控制、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险监督体系。加强社会保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促进人社、财政、国税、地税、卫计、工商、民政、公安、审计等部门信息互联互通。严肃查处各类社会保险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四)深入研究和落实好社会保险政策。社会保险政策是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对经核定足额缴纳社保费的企业,可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助(以奖代补),以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

体经济发展。为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决策部署,适当放宽生育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提高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待

遇水平。

(五)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建设好社保业务队伍。建议对社保事业应在人员及预算给予足够支持,确保业务员队伍相对稳定,有利于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及服务品质,从而提高群众满意度。

(六)是着力疏通服务堵点。建议社保经办机构以提升服务的便利化,疏通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为目标,对领取养老待遇集中认证、异地就医转诊核定等较为繁琐的社保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压缩、精简,取消无谓的证明材料,现场办的实现“只进一扇门”,力争“最多跑一次”,力争简繁除苛,彻底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关于我市农业品牌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市2016年以来农业品牌工作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扩大我市优质农产品规模,做强做优我市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的工作安排,9月中旬,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伟武的带领下,民宗外侨工委组织部分市七届人大代表、工委委员,对我市农业品牌工作情况开展了调研。此次调研主要听取了市政府、各区政府,以及市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财政局、南繁院、畜牧局、热科院、检测中心的情况汇报,组织部分企业及协会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察看了水果岛天涯芒果基地、万保养殖基地、大茅远洋生态园和三力源生态农业公司。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涉农有效注册商标872件。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

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共认证55家企业76个

次产品。其中:种植业34家54个,畜牧业9家10个,渔业10家10个;

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个。其他国际质量、国际标准化组织、良好农业规

范等各种认证企业37家。2014年至2017年,我市累计获得海南省品牌奖

励扶持资金3267.7万元,排名全省第二。我市先后获得“芒果之乡”、“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达标

单位”、“中国果菜产业十强市”、“中国特色果菜出口创汇十强市”、

“中国果菜无公害龙头市”等荣誉称号。“三亚芒果”荣登2017年果业价

值品牌榜,价值8.63亿元,荣获海南农产品十佳区域公用品牌称号,2018

年荣登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前100排行榜。三亚的红毛丹、火龙果、

百香果、木瓜等四类优质水果作为指定热带水果亮相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全市农业品牌共有16个是海南省著名商标,14个获得海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包括南鹿、南山寿果、南山寿菜、福返、合丰、金双盛等。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强化顶层设计,推进重点建设。2016年我市印发了《三亚市加快发展品牌农业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16年至2018年,我市共安排品牌农业发展资金1519.6万元,用于奖励农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无公害认证、品牌认证等。为促进“三亚芒果”、“三亚莲雾”2个重点产业品牌的建设,我市制定了《三亚芒果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规划》,通过整合制定生产种植、病虫害防治、包装标识、贮存运输等技术规范,形成了地理标志产品“三亚芒果”标准技术规程;创

建了占地2000多平米的莲雾科普文化馆,举办了2018年(首届)莲雾采

摘文化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一万多人。目前,我市正在推进“三亚甜瓜”地理标志商标申报注册工作。

(二)打造生产基地,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巩固优质生产基地,依托我市现有稻育种、蔬菜、水果、苗木、良种家禽和鱼苗繁育基地,加快实

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南繁院、热科院等优质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全市获得部级省级热带作物标准化示范园示范场认定29个,其中国家级7

个,省级22个;获得省级产业园区认定3个。二是突出龙头企业建设,目

前我市共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5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9家、

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35家),龙头企业26家(其中,国家级1^~@%&

家,省级18家,市级7家)。2017年度,年销售超过1亿的农业龙头企业有天锋旺海实业和南果实业。

(三)加大检测力度,提升质量保障。目前,我市农产品已实现检测、监管范围全覆盖,共有1个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海棠、天涯、

崖城3个区域检测站和218名村级监管员,年快速检测能力65万个,定量

检测5000个。近年来,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考核全省排名前二,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品牌产品在我市农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没有发现质量问题。在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度考核评比中,市海洋与渔业局荣获2016年度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先进单位二等奖,2017年度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

(四)畅通物流体系,强化产销衔接。2016年至2018年,我市共安排优质农产品品牌战略开发及直销配送体系建设740万元,安排预冷库建

设及冷链设施设备补贴140万元。农产品物流体系主要依托16家驻省外农

产品流通办事处和500多家物流企业,全市现有田头冷链21家容量2.2万吨年保鲜能力40万吨。2017年新建成的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设有交易区、理货区、制冷库等,一期档口74个,二期竣工将新增85个。我市

合作社、龙头企业自有电商平台10余个,开设网店80多家,有淘宝特色中国“三亚馆”、京东中国特产“三亚馆”,还有微商等销售平台。其中,三亚南山寿果旗舰店为年成交额达千万级的商家,君福来实业微商、电商树上熟贵妃芒果销售额今年已达2500多万元。

(五)加强宣传推介,促进行业交流。一是通过积极调动媒体资源,深入基层和企业,在《人民网》、《海南日报》、《热带农业》、《农民哥》等期刊杂志上广泛宣传报道我市农业品牌、农业优势,提高我市优质农产品关注度和影响力。二是每年举办和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展会20多

次,为从业者提供交流分享品牌发展和生产技术经验的平台。如举办三亚

芒果区域公用品牌新闻发布会、中国(三亚)芒果产业发展大会、中国水稻论坛大会、三亚芒果国际摄影绘画大赛、农产品包装设计评选大赛,参加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组织三亚芒果到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参加国际会展等。

(六)依托农旅融合,推动接二连三。依托美丽乡村和共享农庄建设契机,我市积极打造具有带动作用、吸引力强、宜农宜旅的品牌农业园区,并通过走访宣传鼓励支持企业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商标品牌战略,加快休闲农业标准化服务建设,实现农业农村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目前我市休闲农业常态接待游客的园区有30个,其中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全

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3个,海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11个。

2017年我市首批申报获批的6家共享农庄,海棠稻乡已正式投入运营,奇

幻世界己试开园,其余正在建设之中。计划2018年、2019年每年新增6

家共享农庄试点,到2020年完成20家共享农庄建设的目标。三、存在问题

(一)品牌意识不强,品牌体系尚未建立。一是我市农业品牌建设起步较迟、基础较差,全市仅有2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没有中国著名商

标和驰名商标。二是品牌宣传推介深度广度不够,品牌的社会信任度不高,

品牌资源未能很好整合,多数品牌本地群众知晓率不高,影响力停留在局部,跨省、跨区域品牌不多。三是品牌保护投入不够,品牌发展缺少系统的规划和引导,网络市场存在隐蔽侵犯地理标志商标的行为。四是我市部分农业企业缺乏提高品牌形象和打造知名品牌的主动性,注册商标、认证“三品”后,没有用起来,没有维护,短期行为较为普遍,总体竞争力不强。

(二)生产规模较小,品牌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受土地分散难以整合等因素制约,我市农产品生产规模小、个体多、产量低,没有相对稳定的产量和供应能力,缺乏生产标准化应有的规模基础和大规模生产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条件,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二是我市农产品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科技开发投入不足,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不大,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务农队伍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农产品无精、深加工,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不高。四是部分农产品企业反映加工用地、基地设施建设用地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制约了产业提升和发展空间。

(三)质量监管薄弱,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产品安全、质量优良、品质规格一致、供应均衡稳定,是广大消费者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客观需

~&%#^

求,但我市多数农产品选种、种植、养殖、加工、运输、仓储、配送等质

量安全管控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很多优秀的特色农产品没有引入标准化管理模式,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提升较慢,有的虽有标准但没有严格执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完成后没有持续保持标准化管理习惯,示范成果没有及时巩固。农产品生产者绿色无公害生产意识还有待加强,农资药害纠纷、违规用药现象仍然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移动监管追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才刚刚起步,质量追溯机制尚未真正实行。

(四)农旅融合程度不高,产业链延伸不够。我市农旅融合项目处于起步阶段,区域自然禀赋和比较优势还没有充分挖掘,农业旅游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我市现有美丽乡村、共享农庄整体发展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少,部分经营主体结构单一、管理粗放,高标准农田和水利配套设施不足,农产品档次不高、品牌设计不足,经济效益不强。美丽乡村、共享农庄整合优势品牌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农业旅游功能、推介优质农产品等融合带动能力还较弱,发展规模对游客的影响力还不够高,农业产业接二连三的融合式全产业链发展程度不高,实现农业品牌的附加值还有待时日。

四、建议和意见

(一)强化品牌意识,打造优势区域品牌。一是制定农业品牌发展规划和长效奖励扶持政策,健全“三品一标”名牌农产品在工商、税收、质检、流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提高注册和维护农产品商标的积极性。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地理标志资源挖掘注册申报工作,打造有竞争力的区域公用品牌,择优扶持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高附加值的产品,盘活、做精农产品商标资源,对商标的使用实施精准指导和管理,建立农业品牌全程管理体系。三是加大市场宣传推介力度。把优势品牌宣传列入政府性或公益宣传内容,利用广电、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宣传引导,提高广大生产经营者的商标意识、品牌意识以及广大市民的品牌消费意识;采取财政补贴形式,扶持企业参展参会,建立营销队伍,强化对产品的包装推介,以品牌的有效运作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四是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网络市场规范和管理,加大网络领域侵权假冒案件查处力度,坚决维护我市地理标志品牌信誉。

(二)培育新型主体,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围绕我市特色主导产业,加大对有较大生产规模和市场拓展能力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农户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加强新型产业农民农技队伍建设,健全农技推广服务网络,依托龙头企业、

重点基地培养农技员,加强各生产经营主体从业人员实用技术和生产技能&%^~@

培训,鼓励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农业产业。三是加大设施农业发展力度,鼓励和支持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四是因地制宜研究解决农产品加工、基地设施建设等急需用地问题,妥善处理农业生产性用地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五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稳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三)加强质量监管,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一是建立和完善品牌标准体系。把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逐步形成与国际、国内、行业相衔接的标准体系,强化对农业生产者的行为监督。二是探索建立农产品品牌审核推荐、价值评价制度,强化对农产品品牌的推介、评选、推优活动,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鼓励农产品企业做优质量。三是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加强对农药、饲料及肥料等农资投入品的监管,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设进度,逐步建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资条码销售系统、标准化生产信息系统。四是进一步推广生物物理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生产技术,严防滥用化肥导致土地地力及农产品品质退化,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四)促进产业融合,提升农业品牌附加值。消费者对品牌农业的需求已经向农业全产业链延伸,我市瓜果蔬菜品质好、旅游资源丰富,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互动,可以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农产品品质。我市在美丽乡村、共享农庄建设过程中,应与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结合,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水利配套设施,为消费者提供风光美丽的农事体验平台和安全优质的绿色农副产品。提高对打造美丽乡村、共享农庄品牌形象的重视,组建专业营销团队开展线上线下推广活动,整合特色农产品进行定期推介展销,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营造品牌文化。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要深度挖掘利用好当地历史、文化、旅游等资源,注入地方文化,丰富品牌内涵,打造文化农产品,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

(五)坚持示范带动,高标准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鉴山东济南、潍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经验,由政府统筹规划布局,“一区一色、一村一品”,高标准打造一批集生产、科研、教育、示范、展示、流通、服务、推广等多功能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园区类型从农业、林业、渔业到畜牧业,覆盖现代农业各个方面,从一产

的种植养殖到二产的加工再到三产的市场服务,体现三产融合发展的国家农业战略方针,以农业园区示范带动农业品牌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旅融合发展双赢。

关于我市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

为全面了解我市宗教事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发挥宗教界人士在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的工作安排,7月上旬,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伟武的带领下,民宗外侨工委组织部分市七届人大代表、工委委员,对我市宗教事务管理情况开展了调研。此次调研主要听取了市政府、各区政府,以及市民宗委、市外事办、市财政局、市南山管委办的情况汇报,组织部分宗教界人士、教职人员召开了座谈会,实地察看了我市清真古寺、南开寺、红沙基督教堂、南山寺等宗教活动场所的建设管理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我市现有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本地宗教信徒约1.5万人,

其中佛教信众1000多人、伊斯兰教信众近8000多人、基督教信众4000

多人。宗教团体三个,即三亚市佛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和基督教协会,全市认定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共54名,其中:伊斯兰教30名,基督教7

名,佛教17名。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6处,其中:佛教活动场所6

处分别是南山寺、海上观音道场、三十三观音堂、金玉观音阁、密法归华堂、大茅山庄念佛堂;伊斯兰教6处分别是南开寺、北大寺、南寺、东寺、

西寺、古寺,主要集中在天涯区回新和回辉社区;基督教4处分别是红沙教堂、南边海渔村教堂、碧海国际活动处所、南岛活动处所,另有基督教“以堂带点”活动点3处。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

断扩大,每年冬春季来我市的候鸟型信众逐年增多,目前约4万人,以伊

斯兰教和基督教信众为主。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强化领导,完善管理工作机制。一是成立了全市宗教工作领导*%&#~

小组,各级党委、政府承担宗教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为本地宗教工作第一责任人。二是建立了宗教事务部门、公安、国安、宗教协会、宗教场所组成的联动管理机制。三是明确了我市基层宗教工作机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各区民政局更名为民政和民族宗教事务局,建立了区级宗教联系会议制度。

(二)加强管理,规范宗教场所秩序。一是督促我市各宗教活动场所完善人员、财务、治安、消防、文物保护、卫生防疫和教务管理制度,签订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通过不定期检查、和谐寺观

~#*%^教堂创建和旅游旺季综合整治,对宗教人士演讲稿、宗教书籍开展抽查,#~@^&

对各场所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三是加强宗教场所管理法制化建设,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工作的通知》、《三亚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制度》。

(三)积极引导,支持宗教团体建设。一是严格按照新修订《宗教事

务条例》、《宗教事务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实施办法》对宗教团体和教职人员备案进行有效管理,依法依规指导宗教团体成立和换届,确保我市宗教团体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宗教人士手中。二是选拔推荐政治上靠得住、品德上能服众的教职人员出任宗教团体负责人、参选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发挥宗教团体和教职人员在团结信教群众、维护宗教和睦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多管齐下,加强政策法规宣传。一是积极开展宗教管理工作人员政策理论和业务能力培训,打造服务、务实、能干的宗教干部队伍。二是通过组织教职人员集体培训、外省考察,通过在宗教场所发放法规资料、开展爱国爱教等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和国家宗教法律法规。三是宗教事务管理部门联合宣传部、文体局对涉及我市宗教领域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进行监管,依法依规正面回应、及时公开必要信息,掌握舆情主动权,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

(五)加大执法,保障宗教领域安全。一是积极开展私设聚会点专项治理,2015年-2017年共清理私设聚会点29处。二是积极防范境外势力渗透活动,2010年以来共处理8起利用旅游、探亲进行的宗教渗透活动,取缔2所基督教徒私办幼儿园。三是专项整治南山景区借佛敛财问题,2015

年-2016年共取缔南山景区违规宗教场所10处、违规拜佛点11处、功德

箱54个、燃香点13处。四是通过约谈清真寺负责人、不定期突击检查,取缔未经批准的伊斯兰教妇女经文学习班、假期阿语学习班。

三、存在问题

(一)宗教场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一是我市佛教寺庙集中在南山文化旅游区,位置偏远,信众进寺院需购买门票;基督教场所数量偏少、设施老旧、旺季拥挤,冬春季私设聚会点较多。二是我市大多数宗教场所使用的房屋和土地未经确权,如红沙基督教堂1980年至今实际使用土地1670平方米,其中只有250平方米办理了土地证;清真北大寺、南开寺施工项目因土地确权问题报建手续难办,目前均已停工。三是我市宗教设施建设尚未纳入城市建设统筹安排,基督教大教堂项目推进困难,多次选址,迄今未落实。

(二)借教违规敛财现象时有发生。调研发现,我市南山文化旅游区

部分场所存在过度商业化问题,虽经宗教事务部门反复整治,但借教敛财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如园区内少数店铺存在借佛教名义销售物品牟利的行为;金玉观音阁存在乱设功德箱收取奉献的行为;尼泊尔馆未经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批登记不属于宗教活动场所,但却存在非宗教教职人员非法组织开展宗教活动、违规设置燃香募化点等现象。

(三)宗教事务基层执法力量薄弱。一是区民政和民族宗教事务局在原区民政局基础上成立,人员编制并未增加,没有专职宗教工作人员。二是我市(村)居委会两委班子基层宗教管理主体责任制尚未落实,各(村)居委会一级没有宗教专干,基层宗教执法主体处于缺失状态。三是基层工作人员掌握和反馈宗教信息的敏感性不强,处理宗教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宗教执法工作的需要。

(四)宗教场所内部管理不够规范。调研发现,我市一些宗教活动场所财务公告栏设置不够规范透明,宗教场所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缺乏竞争和评价机制,管理员选举存在拉选票等不民主现象。宗教场所管理人员对宗教法规政策把握不准、缺乏与政府部门的有效沟通,存在未经有关部门审批就随意改建、扩建宗教场所的行为,个别清真寺还存在未经批准在场所内创办妇女经文学习班、假期阿语学习班、未成年人学习班等现象。

(五)宗教教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市宗教教职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政策法规水平低、施教能力有限,教职人员日常工作主要是主持场所活动或处理日常事务,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多以同信仰人群为主,主动参与其他社会事务的意识不强。我市红沙基督教堂常有外国信众参加宗教活动,由于教堂没有精通英文等外语的教职人员,无法满足我市对外开放新形势下入境信众的宗教生活需求。

四、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健全责任机制、增加工作经费,明确各区民政和民族宗教事务局宗教事务专干,明确村(居)委会宗教工作主体责任,设立村(居)委会宗教信息员。二是定期组织基层宗教干部加强宗教工作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培训,切实增强政策水平、管理水平,提高掌握和反馈宗教信息的敏感度。三是建立健全宗教管理责任考核机制,将宗教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坚持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形成层层有人抓的宗教事务格局。四是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增强统战、民宗、公安、城管、旅游、文化等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将宗教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二)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法治氛围。一是积极开展交流培训、巡回

宣讲,充分利用网站专栏、广播微文、宣传手册,广泛深入地向教职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本地、外地信众,宣传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及相关宗教政策法规。二是加强对宗教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抓住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宗教场所财务监管、宗教活动监管等关键环节,及时将成熟有效的政策措施转化为制度办法。三是积极开展送政策法律和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尤其是加强对青少年科学世界观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做好思想引导,避免和减少群众因寻求内心慰籍而产生盲从心理。

(三)优化建设布局,推动场所确权。一是积极帮助基层信众改善宗教场所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对危房翻修、环境整治、文化陈设、文物保护等改造工程的支持力度,逐步为已有活动场所配备医务室、文化活动室,提升党和政府在信教群众中的吸引力、凝聚力。二是将宗教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站在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按照全市各区实际统筹布局,增建或增设基督教、佛教活动场所,逐步解决我市宗教生活场所偏少的问题。三是联合民宗、国土、住建、规划、城管、旅游、园林、消防等部门出台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管理意见,为宗教活动场所的确权、新建、改建和扩建提供政策依据和具体流程,确保建设工程审批依法、建设规范、施工安全和质量合格。

(四)打造数据平台,强化监管检查。一是建议对依法登记的寺观教堂、活动处所以及依法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基本信息予以公告,建立网络查询系统,帮助信众辨别和抵制假僧假道以教牟利的行为。二是推动宗教场所视频监控中心建设,推进宗教场所管理信息化试点工作,通过填录信教群众名单、登记参加活动信众,如实记录随时掌握宗教活动情况。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以全市所有宗教活动场所逐步完成创建为目标,广泛宣传参与、强化监管检查,并协调司法部门指派法律顾问定期指导场所负责人依法依规开展日常管理事务,全面提升我市宗教活动场所的综合管理水平。四是加强对外来重点人员的动态监管,走访外来宗教代表人士,看望外来困难信教群众,增强他们在异国异地依法开展宗教活动的自觉性。

(五)加强团体建设,优化教职队伍。一是积极帮助各宗教团体根据形势发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教内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宗教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二是通过座谈交流、对口互评,设立宗教场所民主管理会议制度,建立场所负责人任用选拔考核机制,培养一批政治上靠

得住的中青年教职人员成为场所负责人。三是加强对我市宗教团体负责人

及优秀后备人才的专业培训,引导各宗教对教义、教规做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鼓励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参与我市脱贫攻坚和创文巩卫工作,充分发挥宗教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关于我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三亚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监督工作计划》听取和审议三亚市人

民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的议题,市人大常委会于5

月30日至6月6日,组织了部分财经工委委员和有关人员对我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永盛的带领下,深入大小洞天发展有限公司、天涯海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国土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等单位,采取听取汇报(包括书面)、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个别访谈和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对我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我市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由市财政局负责,市属国有企业和国有控

股、参股的企业管理由三亚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

国资委)负责,国有自然资源的管理分别由市国土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等单位负责。1、我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情况。截止2018

年5月28日,账面价值总数为551,862.7万元。其中土地、房屋及构筑物

账面价值为280,333.33万元;通用设备账面价值为174,960.08万元;专

用设备账面价值为77,689.62万元;文物和陈列品账面价值为98.94万元;^%&~#

图书、档案账面价值为2,453.08万元;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账面价

值为15,501.65万元;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823.81万元。

2、我市17家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情况。2017年资产总额为845.48亿元,同比增长22.32%;负债总额668.54亿元,同比增长28.26%;所有者权益总额176.94亿元,同比增长4.10%。3、我市自然资源资产情况。(1)土地资源:三亚土地总面积192,145.88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59,592.82公顷,占83.06%,建设用地面积26,831.71公顷,占13.96%,未利用地面积5,721.35公顷,占2.98%。(2)矿产资源:全市已探明发现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资源3大类,计24种。其中金属矿产有10种,

非金属矿产12种,水气矿产有热矿水和矿泉水。(3)水资源:我市有11

条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南海,全市水库有大型1宗、中型6宗、小型89宗,

2017年末蓄水总量为4.64亿m³。(4)海域资源:三亚市管辖海域范围

为领海基线外海12海里,面积约为322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63.29公

里,沿岸线有大小海湾19个,所辖海域范围内分布有大小岛屿68个,海

洋渔业资源丰富。(5)森林资源:我市生态公益林约74万亩,其中:国

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约64.7万亩,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约9.3万亩。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市人民政府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重视国有经济,深化体制改

革,完善保障政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不断取得新进步,国有经济在我市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近年来市政府及市财政局,

为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一是出台了《关于全面使用<三亚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屋租赁合同>范本的通知》、《三亚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程》等系列管理规章。二是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指导和宣传力度,增强了资产管理意识,单位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效益不断提高。三是加强资产使用、处置审核管理工作,严格单位资产使用、处置申报等审批程序,提高了资产监管效益。四是全面启用资产系统管理业务。利用网络技术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日常动态监管,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五是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清查,做了大量的清查工作,摸清了“家底”,为管好资产打下基础。

(二)市属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的管理方面。近年来,市政府及市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国有资产监管的各项规定和政策要求,严格执行《企业国有资产法》、《公司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市属国有企业监管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国有经济运行态势良好。2017年17家市属国有企业营业收入总额9.35亿元,同比增长9.80%;净利润总额2.38亿元,同比增长40.47%;共上缴税费1.01亿元,同比增长0.98%;上缴国有资本收益1.02亿元,同比增长4.22%,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4.10%。二是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制定出台了国资改革指导意见,采取了公司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及整合重组等模式积极推进市属国企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关停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也得到稳妥解决。三是国有企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了《三亚市国资委监管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办法》,建立了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和“事前监管―事中监管―事后监管”的资本监管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企业规范运营。四是积极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完成了9家市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

五是认真抓好国有股权管理。目前市政府参股的企业有11家,持有股权分

别为:三亚大小洞天发展有限公司(68.1%)、三亚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

司(7.78%)、海南南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30%)、海南省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24%)、三亚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有限公司(100%)、三亚富华海天旅游投资有限公司(30%)、海南益科博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0%)、海南首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0.33%)、海南国际旅游岛会展股份有限公司~^*&%

(38%)、三亚航空有限公司(60%)。对于这些参股企业,市政府均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及《公司章程》的约定向参股公司派出董事、监事,参与参股控股公司的经营及监督,维护国有股权权益。六是制定我市国有资本收益收取办法,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国有资产收益上缴任务,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七是加强国资系统信息化建设,改善国资监管手段,通过建设“三亚市国有企业职工住房信息数据系统”提高了国有资产监管效益。

(三)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

《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各部门依据我市的实际和本部门、本行业

的特点,分别制定了一系列自然资源管理办法,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土地、矿产、海域、水资源、公益林等自然资源的监管。一是全面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用地标准,严厉打击违法用地。二是落实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加强围填规模控制,建设海域动态监管系统,加强海洋保护和海洋环境监测。三是设立了河长制,强化水资源监管。四是成立了重点生态公益林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公益林保护管理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市政府近年来虽然在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市属国有企业和国有控

股、参股企业资产管理以及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国有资产监管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监管不够到位。一是由于大部分单位存在重

钱轻物、重购轻管思想,加上监管不到位,使部分资产的购买到处置的各环节没有设立规范的管理流程,没有及时登记、入账、处置管理。二是有些单位接受捐赠、调拔资产不按规定及时登记入账管理,长期游离于单位资产管理之外。三是大项土地、房屋资产,特别是政府划拨的土地房屋资产,由于资料不全或缺失,长期不进行登记,造成许多固定资产没有入账管理。四是不按规定定期开展资产清理,资产闲置、损毁、丢失、使用效率不高现象普遍存在。

(二)市属国有企业监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现代化企业的法

人治理结构以及国企监管体系不完善,落实中央关于凡属重大政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扎实,企业改制重组、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等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存在管控风险。如:三亚港务局未经评估处置土地房产,签订的合作开发协议不利于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三亚城投置业公司“同心家园”四、五期保障性住房项目变配电工程应招标未招标,涉及金额1503.92万元;三亚大

小洞天发展有限公司与三亚卓越文化博物馆有限公司2007年2月1日签订的《合作兴建三亚古物化石自然博物馆协议书》,其中三亚卓越文化博物馆有限公司负责投入概算不低于1400万元的资金和实物用于场馆及景观的建设,占有该项目70%的收益权;三亚大小洞天发展有限公司以博物馆项目所使用的土地权折算560万元作为出资,占该项目30%的收益权。没有对三亚大小洞天发展有限公司作为5A级旅游景区的影响力(无形资产)进行评估。自2007年10月博物馆开馆至2017年,从景区门票团队票中

提取12元和散客票中提取25元,按70%比例分给三亚卓越文化博物馆有

限公司,门票分成累计7332.64万元。三亚大小洞天发展有限公司在博物

馆销售和人工成本方面投入的成本累计达361.81万元。既不合理,又有失公平。二是部分市属国有企业改制进展缓慢,还未完成公司制改制,未配齐董事会。三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选人用人机制还未建立,市属国企现有领导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与现代化市场经济还有很多不相适应。四是培养引进专业人才的机制未建立,人事监督和薪酬激励机制不配套,我市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三)国有经济运行质态有待提升。由于受长期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国资监管旧体制影响,我市市属国有企业普遍资产体量小,产业格局不优,业务结构单一,经营效益不理想,收入结构偏差大,缺乏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不强,优势资源不集中,存在“小、散、弱”问题,国有资本运作能力较弱。

(四)资源性国有资产监管有待改进。我市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起步晚,基础制度不健全,对什么是资源、什么是资产的界定,资源性国有资产包括哪些内容等事项,在认识上还存在分歧。现有资源性国有资产多以实物资产进行计量,缺乏健全的评估办法和评价标准,还不能做到以价值资产形态进行统计和核算。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仍以管理和保护资源为目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实施监管。

(五)政府参控股企业的监管缺位。市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根据市政府

授权和委托参控股的企业为11家,除三亚大小洞天发展有限公司和三亚市信息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属于市管和委管企业,由市政府或国资委直接委派高层管理人员对这两家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外,其余的参控股企业均只按照合作协议和企业章程的约定委派董事、监事人员,没有委派高层管理人员或财务人员参与管理,无法及时了解企业运营和财务收支状况。对参控股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一般仅限于企业召开股东大会时查看年度财务报告报表,尚未建立有效的财务状况上报和查询制度,监管缺位、不力。此外,据了解,除三亚大小洞天发展有限公司、三亚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南省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这三家参股公司有分红以及新设立的三亚航空有限公司外,其他政府参股公司从未有过分红。

(六)关停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由于我市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不到位,有部分家关停企业还存在着大量历史债务、冗员、拖欠职工五险一金、职工住房困难等问题,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亟待抓紧解决。

四、几点意见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严格资产监管。市政府及市财政局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除了已经出台的一些管理办法外,要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以创新的精神,研究出台更细致的符合我市实际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使制度建设覆盖到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逐步将资产登记、核实、配置、处置审批、使用变动等方面管理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采取各种方式开展资产调查,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制度的落实,要重点检查行政事业单位是否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办理产权登记以及资产处置的合规性,资产配置规范性,资产收益上缴和使用等情况,发现问题,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市政府及市国资委要进一步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完善事中、事后监督制度和方式。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对因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失误,造成经营投资损失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加快公司制改造或关闭退出,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制度上保障董事会、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决策中枢作用。要建立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选人用人机制,通过公开选拔、组织推荐、竞争上岗等方式,选聘有眼光、有胆识、有能力的国有企业管理人才。要以市场化定薪为基础,以同行业、同地区、同工作强度、同岗位的薪酬标准,以个人绩效考核与

企业经营业绩相匹配为抓手,建立灵活有效益的薪酬激励制度。要构建不

同国企之间领导干部流动渠道,实现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使企业人才流动更加市场化,激发企业活力。

(三)加快国企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国有企业。要按照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体要求,特别是对标自贸区(港)建设要求,以及我市建设

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的目标,扎实对接三亚十大产业发展,整合资源,强

化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更加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体制机制,推动我市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对内要优化市属国有企业资源、资产、资本布局,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内外整合,形成规模效益,打造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良好氛围。对外要寻求合作共赢,充分利用我市国有企业优势资源,通过以存量换增量、以合资创立、托管合作等多种形式与大型央企、省企合作,积极引入央企、省企资本、管理经验、创新技术等优势要素,发展壮大国有企业。

(四)研究探索加强资源性国有资产监管的方法和办法。市政府要加强对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与创新工作,科学界定资源性国有资产的范围,资源与资产的界限等,尽快建立起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制度,实现资源性国有资产从实物资产管理向价值资产管理转变。要探索加强对我市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保护方式、方法和路径,落实领导责任,切实保护和利用好资源性国有资产。

(五)加强对政府参控股企业的管控。市政府对于尚未委派高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9家参控股企业,要严格依据《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参股公司章程的约定,及时协调,向政府参股的公司派足相关的专业管理人员,加强对所出资企业的监督与管理,并定期听取董事、监事汇报履职情况和参股控股公司的经营管理及财务状况,以便厘清掌握这些企业经营状况、资产负债、债权债务、盈利分红等情况。对持股比例过小且无需委派高管人员或财务人员的,应建立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上报制度,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亚市学前教育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幼有所育”要求,为了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建设,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的工作要点,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

工委调研组于3月26日至4月27日对我市学前教育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为常委会审议提供参考依据。此次调研采取实地考察、现场调查、座谈交流、听取汇报和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进行。3月26日至30日,调研组听取了市教育局、财政局、住建局、发改委、规划委及崖州区政府、天涯区政府、吉阳区政府、海棠区政府、育才生态区管委会相关情况汇报后,先后实地考察了13家幼儿园,其中公办5家,民办8家。根据调研方案,4

月23日至28日,教科文卫工委调研组还赴上海、苏州、南京学习考察当地学前教育建设发展好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是针对我市学前教育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求对策。经过调研,达到了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查明原因、寻求对策的目的,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截止2017年12月,全市有注册园148所,其中公办园(含部队办园)

18所,民办幼儿园130所。全市注册园在园幼儿28618人(公办幼儿园

3949人),2017年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了95.58%。全市户籍适龄入园幼儿28986人,其中在我市注册幼儿园人数为14573人,还有*~%@^

14413名三亚户籍适龄幼儿在未注册幼儿园或者到别的市县接受学前教育以及没有入园接受完整的学前教育。

二、发展成效

自2011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及海南省三期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学前教育办学规模明显扩大,普及程度和保教质量稳步提高,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一)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一是共投入1.1042亿元建设育才中心幼儿园、海棠区第一幼儿园、三亚市第三幼儿园、市第五幼儿园、海棠区第二幼儿园、崖城创意产业园幼儿园(梦嘟嘟幼儿园)、市第二幼儿园、天涯区红塘幼儿园、新联幼儿园、抱前幼儿园、崖州区保港幼儿园、吉阳区中心幼儿园、林旺北幼儿园等13所幼儿园,增加学位3020个;二是2018

年在建崖州区中心幼儿园、海棠区301海南分院幼儿园、育才生态区青法

幼儿园等项目共8个,建成后将增加学位2100个。

(二)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一是制定《三亚市民办学前教育发展专

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扶持力度。从2012年实施学前

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我市财政共安排经费4000万元对民办园进行奖励补贴,对在园幼儿发放学位补贴。2014年以来,我市向入园幼儿发放400元

/生/年的学位补贴,做到外来务工人员适龄子女与我市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

遇;二是鼓励民办幼儿园使用合法校车,淘汰不符合标准的校车。2013年以来,累计补贴民办园标准校车购置税和燃油费135.45万元。其中,对购

置标准校车的购置税给予全额补贴,目前现有标准校车53辆;三是制定出

台《三亚市教育局三亚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三亚市学前教育资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按750元/生/年的标准资助孤儿和残疾、家庭经济

困难的儿童。三年来,我市累计拨付资助经费675万元,惠及上述“三类幼儿”11942人次;四是做好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多渠道新建幼儿园。

如对崖州区创意产业园幼儿园和海棠区林旺北幼儿园采取公建民营的管理模式,引进三亚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琼大幼儿园等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三)加大民办幼儿园管理力度。一是制定《关于规范我市学前教育

管理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汇编《三亚市教育局民办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手册》,对幼儿园的审批注册、招生、保教行为、装备配置和幼儿用书、教科研、收费、安全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有效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二是下发《关于做好秋季开学前后安全工作的预警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等校园安全保卫工作通知,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预案,定期组织安全案例培训和开展幼儿园安全检查。出台幼儿园膳食营养管理标准,从科学膳食、饮食管理、饮食卫生、从业人员健康等方面加强管理,确保幼儿伙食质量和饮食安全;三是根据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数据信息系统管理体系,及时做好幼儿学籍信息的填报、录入、审核和更新工作。

(四)整治未注册幼儿园。制定《关于开展三亚市未注册幼儿园整治工作的整改方案》,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以区为主,分类治理”原则,由各区组织会同安监委、公安局、消防局、食药监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未注册幼儿园整治工作。对基本符合条件的未注册幼儿园,指导其规范管理,补办有关手续,依法办理《办学许可证》;对暂不具备条件,但通过整改可以达标的,下发整改意见书,整改达标后依法办证;对办园条件简陋、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整改也无法达标的,坚决

予以取缔。2016—2017年,共取缔办学条件极差、安全隐患大的民办幼儿园59所。

(五)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完善学前教

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2012-2014年,市财政每年按600元/人的标准拨付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经费,2015年起增加到700元/人的标准拨付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经费,使民办幼儿教师享与公办幼儿教师同等再教育机会。通过远程研修、选派人员外出学习等方式实施幼儿教师全员全岗培训,不定期邀请省内外专家对我市幼教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三年来,我市累计组织幼儿园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约2000人;二是创新幼教活动模式,促进均衡教育。市第一、第二、第三幼儿园充分发挥示范园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与乡村幼儿园开展结对活动,共享优质幼儿教育资源;三是成立三亚学前教育工作室,每月分组到比较弱势的园所蹲点指导,并结合省、市教培院的培训和每年举办幼儿教师基本功评比活动,促进幼师队伍专业化,促使民办幼儿园管理规范化;四是每学年度都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支持和关注学前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严格执行园长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不定期清查从业人员资质,确保我市幼师队伍总体质量。

三、存在问题

(一)公办幼儿园满足不了国务院“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及二胎政策的开放特别是海南自贸区(港)的成立及《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的实施,我市外来人员适龄子女及新生婴儿人数将越来越多,对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据统计,2015年、2016年、2017年我市新生婴儿分别为11180人、11273人、11942人。2017年在我市各类幼儿园入学的外来人员子女有16258人,已占全市在园总人数的43.7%,但因各区政府对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重视力度不够,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联系协调不够,推进力度不足,另加上征地拆迁补偿困难,导致公办幼儿园建设规划难以落实,建设项目难以推进。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匮缺,不仅成为我市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主要因素,市区公办幼儿园更是出现学位难求现象,群众意见极大。目前,全市公办幼儿园18所(含部队办园),仅占注册幼儿园总数的12.16%,公办幼儿园在园人数也仅占注册园总人数的13.8%,与省“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公办园在园人数占总数的30%以上的目标相差甚远。

(二)未合理安排学前教育用地。教育用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但我市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未能根据社区建

设情况合理安排学前教育用地,造成学前教育用地不足的问题日趋严重,

已成为制约我市学前教育顺利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一是在我市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没有做好学前教育用地的中长期规划;二是各小区本应配套建设的幼儿园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如我市至今只有同心家园一期、三期、五期等少数小区配套建设了较为合格的幼儿园,绝大部分小区尤其是商业地产新建住宅区没有配套与之相适应的幼儿园。目前,除公办幼儿园有长期固定的场所外,其他注册的民办幼儿园绝大部分是租用民居办园,存在可能因场所问题而随时关闭的情况,不利于我市学前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我市学前教育发展城乡之间差异大,农村普及率较低。如大多数注册民办幼儿园建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城乡结合部和行政村,且有的园际分布过于密集,而对于地广人稀的边远地区,幼儿园却是极少,给当地适龄幼儿就近入园带来不便。究其原因:一是优质示范性幼儿园太少,如我市目前没有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市级示范性幼儿园才有4所,仅占全市注册幼儿园的2.7%,且除育才中心幼儿园外,其余3

所都位于市区;二是普惠性幼儿园不多,才有39所,仅占全市注册幼儿园的26.35%;三是农村地区人口不集中,办园成本大特别是接送幼儿费用高,另农村地区居民平均收入及在孩子学前教育方面重视的程度和城区对比还是比较低,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性不高。据统计,育才生态区3—6岁户籍适

龄幼儿1094人,在园户籍适龄幼儿1019人,毛入园率93%,低于全市毛入园率95.58%。因此,我市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

(四)还有一定数量的未注册幼儿园。虽然我市多年来多次对未注册

幼儿园进行整治,起到一定震慑作用,但我市学前教育资源与群众需求达不成正比,幼儿学位紧张,疏散幼儿存在一定难度,取缔未注册幼儿园后难以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注册幼儿园,导致整治活动一直以来都收效欠佳。我市今年来下大力气全面整治未注册幼儿园,成效明显,从年初的89所未

注册幼儿园下降到四月底的49所,但尚存的未注册幼儿园总量仍然相对过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未注册幼儿园不仅扰乱了社会力量正常办园秩序,还存在办园条件简陋、办学质量不高,甚至有的还存在消防、卫生方面的安全隐患。%&@^*

(五)幼儿园师资力量有待增强。一是我市幼儿专业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缺乏,有些幼儿教师是非幼师专业的师范毕业生经过短期培训和业务学习后就走上了幼教工作岗位,“小学化”教育现象突出,且大部分注册

民办幼儿园每班配置“1教1保”,达不到“两教1保”要求,未注册民办幼儿园幼教人员配置更是无法保障;二是我市非在编的幼儿教师工资福

利待遇偏低,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及人员流失较大。如公办幼儿园聘用教师的工资每月4000元左右(含“五险一金”及高温补助),大部分民办幼

儿园教师的工资每月在2500—3500元之间,且多数民办幼儿园教师没有办理“五险一金”;三是多数民办幼儿园人手原本就紧缺,再聘请人手就*%&#~

要增加成本,且幼儿教师流动性大,导致对教师学习培训不够重视;四是除了一幼、二幼和育才中心幼儿园外,新建的公办幼儿园均配置3个编制,

而绝大多数幼儿教师根本不愿当聘用教师,最多也是在等待考取带编岗位

过程中临时干一阵子;五是边远山区条件艰苦、生活单调、出行困难且费用较高,难以招聘及留住教师。如育才中心幼儿园总编制数为37个,目前

缺编10人。

四、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市、区两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加强协作,严抓落实我市第三轮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并列入各部门年终考核内容,奖优罚劣,从而促进公办幼儿园项目工程建设,争取早日交付使用及实现到2020年公办园在园人数占总数的30%以上的目标。建议将各小区配套建设的幼儿园纳入我市公办幼儿园建设总体规划,同时加强管理,及时跟踪监督,确保落实到位,以弥补我市公办幼儿园数量及学位的不足。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对规划、建设、规模、移交、举办以及回收等作出具体规定,对不符合规定配套标准和要求的不予批准,对改变用途的必须严格查处,确保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造、同步交付使用。

(二)严格制定学前教育用地发展规划。市、区两级政府要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测,科学制定我市学前教育用地强制性的专项发展规划,特别是要把我市第三期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期间急需的建设项目用地摆上议事日程尽快解决。同时,要加强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管理,切实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学前教育用地不被侵占,旧城区改造也要优先安排幼儿教育建设用地。建议学习借鉴南京等地做法,对我市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保护进行立法,为了科学规划和保护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保障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与城市发展、人口增长相适应,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夯实基础。

(三)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体系,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在投入上重点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确

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都能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二是大

力发展农村公办幼儿园,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满足农村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特别是保证留守儿童入园;三是合理规划设置学前教育网点,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继续探索“国内外名园引进”、“名园办分园”、“集团办园”等多种模式,引进优质民办学前教育资源,打造上档次、上规模的民办幼儿园;四是充分利用财政性奖补资金,采取购买服务、发放学位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民办幼儿园,促使更多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发展;五是建立健全我市优质幼儿园创建计划及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面推进我市省、市级示范性优质幼儿园建设;六是建设我市早教指导中心,通过亲子活动、专题讲座等方式为本市户籍和常住本市的0—3岁婴幼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四)强化未注册幼儿园整治力度。当前,市、区两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整治未注册幼儿园作为工作重点,严格按照海南省举办幼儿园有关标准和规定,本着“规范一批、整合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对未注册幼儿园进行全面整治,对经整改仍无法达标的,妥善分流安置在园幼儿后坚决予以取缔。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卫计、消防、公安、执法等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力度,形成定期检查巡查及评估的制度,及时查处不规范、不合法行为。另外,建议学习借鉴苏州等地做法,研究制定我市《学前儿童看护点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严格设置看护点建设标准,转变一批符合条件的未注册民办幼儿园为学前儿童看护点,也利于遏制未注册幼儿园的蔓延。^*@&#

(五)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幼儿园园长、教师定期培训的力度,并把参训情况纳入年审项目,特别是对一些乱采用教材和严重违反课程设置标准的民办幼儿园及个别小学一年级招生采取不合理的应试行为要严格处理,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继续完善及落实农村教师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形成越边远、越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时给予优先照顾。适当提高公办幼儿园聘用教师工资待遇,妥善缓解同工不同酬的矛盾问题。要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教龄和工龄计算、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同样权利。建议市、区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在我市公办幼儿园的聘用教职工和注册民办幼儿园的教职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达到一定年限且缴纳了相应社会保险的,可以享受与我市公办

学校在编教职工同等的保障性住房待遇,另对民办学前教育教师的“五险#@*^%

一金”给予一定的补贴,解决公办幼儿园聘用教职工和民办幼儿园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建立教师人才市场,鼓励教师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关于我市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度监督工作安排,为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4月下旬,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伟武的带领下,民宗外侨工委组织部分市七届人大代表、工委委员对我市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政府、市海洋与渔业局、三亚海事局、市安监局、南海救助局三亚基地、武警三亚边防支队、武警三亚消防支队、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水务局等有关部门,以及各区政府2016年以来相关工作情况的汇报,实地调研了崖州中心渔港及部分渔业合作社,与渔民船员代表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了我市渔船、渔港、渔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海洋渔业产业发展现状。我市管辖海域3226平方公里,海岸线

长263.29公里,盛产红鱼、马鲛鱼、海参、鱿鱼等四十多种优质海产品。

2017年,我市水产总产量7.6万吨,产值20亿元。其中,海洋捕捞总产

量6.7万吨,产值17.7亿元;水产养殖总产量0.9万吨,产值2.3亿元。

目前,全市从事海洋捕捞的渔民共有6000多人,全市现有在册登记渔船

918艘,总功率6.8万千瓦。其中,捕捞渔船870艘,渔业辅助船48艘。全市高位池养殖和沿岸网箱养殖等传统海水养殖已开始逐步退出,正在适度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和扇贝养殖。如西岛附近海域深水网箱年产量1500多

吨,年产值5000多万元;崖州湾发展扇贝养殖年产量约600吨,年产值约

1500万元。

(二)海洋渔业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海洋渔业属高危行业,受海况复杂和恶劣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为明确渔业安全生产责任,我市各级渔业监管部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安全生产年中、年度考核目前在全市各安委会成员单位中排名中等偏上。2016年至今,我市渔船共发生碰撞事故8宗,自沉2宗,渔民伤残10宗,意外事

故1宗死亡4人,生产事故3宗死亡3人,造成经济损失约500万元。三*&#@%

亚海上搜救分中心共协调渔业船舶险情救助53起,救助177人;渔商船碰

撞事故6起,渔船经济损失299万元。南海救助局三亚基地共执行涉渔救

助任务30起,成功救助渔船15艘,渔民88人。事故或险情原因主要包括:船舶进水、机舱火灾、搁浅触礁、失去动力、伤病落水、船舱缺氧或毒气窒息等。

~*#^%

#~^@%(三)渔港基础建设及监管情况。目前,我市主要渔港有:崖州中心*#%&@

渔港,后海港、西岛港(三级渔港)和角头港(自然港湾)。其中,崖州中心渔港是省、市重点项目,是集生产作业、后勤补给、水产加工、防灾减灾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渔港,港区规划用地1300亩,水域1400亩。

其中,一期码头护岸长1063米,港池面积714亩,水深-5.5米,泊位11@&^%#

个,建设8个航标及5个灯桩;二期工程设计岸线长416.5米,港池面积

528亩,水深-6.5米,泊位5个,目前正在建设中。2014年底,由市政府

指定三亚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接收项目进行后期开发,一期自2016年8

月正式开港至今年4月,共累计进港渔船19028艘,卸鱼量52573.61吨,

单日最高停靠渔船860余艘。崖州中心渔港码头配备消防栓15个、给水井

20口、抽水泵4台、抽水机2台,设有防台避风临时安置点,消防站用房已建成,正在建造消防船。2017年全年,港区内渔船火灾事故为零,成功经受了4次强台风的考验,切实保障了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渔船安全生产管理情况。一是应检尽检,狠抓渔船年审,督促

指导涉渔船舶逐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积极落实渔船跟帮编队制度提高海上自救互救能力,并采取分片包干、重点防范等措施严格落实休渔制度。二是积极开展执法巡查、隐患排查和非法捕捞行为查处。如2017年,我市

共开展港口执法检查167次、近海巡查105航次,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

17起;共开展隐患排查工作43次,登临渔船1715艘次,隐患整改率达到

100%;共查获电拖网船舶2艘,查处违规违法行为案件41宗,清理“三

无”船舶5艘。三是通过明察暗访开展涉渔液氨使用企业和供油船舶安全

生产检查。如2017年,我市共对崖洲中心渔港停泊的36艘供油船下达了停业整改通知书。四是着力把好南沙渔船证件审批、进出港签证、安全检查,通过北斗系统实施24小时监控,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和越界涉外事

故的发生。五是积极推进渔船更新改造工作,整合国家、省市资金1.33亿

元推进我市36艘南沙捕捞渔船更新建造,目前已建造完工下水34艘。六

是积极开展减船转产工作,安排资金6714.3万元完成了南边海230艘小旧渔船的淘汰报废工作。

(五)渔民安全技能培训情况。一是结合“5.12”防灾减灾日、6月份

“安全生产月”和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二是进村上船举办渔业安全知识讲座,提高渔民安全意识和海上应急能力。三是扎实开展海上实操演练活动。如2018年上半年,我市已开展

12期实操演练,共有482人和115艘大中型渔船参加。四是开展渔民职业

技能培训,组织涉及失海人员培训12期175人次,天涯区渔港搬迁渔民转

产转业培训共投入117万元。五是加强职务船员和普通船员持证培训工作。

2009年以来,我市共组织和举办船长、轮机长、助理船副、助理管轮、机

驾长职务船员培训28期56个班3250人次,举办普通船员培训班41期

6000余人次。目前,我市大中小型渔船职务配备率均达98%,普通船员持证上岗率达95%。

二、存在问题

(一)渔业生产监管机构不健全。一是我市各区尚未成立渔业监管执法机构,各区渔业主管部门人员编制偏少,还承担着水务等其他工作,仅有少数人员通过渔业执法资格考试,目前仍未领到渔业执法证,执法力量薄弱。二是各相关执法部门尚未建立联席联动工作机制。边防、海事、交通、消防、渔政渔监等各职能部门缺乏定期协调沟通机制,实际工作中没有形成整体合力。三是我市渔业应急指挥系统尚未建立,渔政渔监管理处尚未在崖州中心渔港挂牌设立管理站,中心渔港目前没有渔港港章,没有管理调度各类船舶进出渔港作业区域的规定。四是崖州中心渔港目前还没有港澳台籍渔船靠泊、作业和补给的口岸政策,且渔港尚未设立签证服务窗口,渔民需要到8公里远的区海水局办理签证。

(二)渔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一是崖州中心渔港一期港池先天设计不足,港口呈喇叭状,水域狭长,航道占用水域较多,可锚泊面积不足,存在高峰期调头碰撞、航道堵占、应急不畅等问题。二是中心渔港基础建设进展缓慢,一期子项目土地证及前期手续仍在办理中,二期420亩征地目前只完成部分虾塘赔偿。三是中心渔港配套加油站目前还未开工建设。四是中心渔港尚未设立水产品快速检测室和水产品质量追溯机制。五是中心渔港部分市政道路、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站等市政设施,目前均未移交政府部门管理。六是我市其他港湾,如角头港、后海港、藤桥港基础设施落后,供油、供电、供水、锚地、航标配套不全。

(三)中心渔港防风防火隐患多。由于我省渔港建设没有关于避风等级的明确规定,崖州中心渔港设计建造采用的是50年重现期防浪标准,港

内最高有效防浪1米,没有对应具体防风等级,低于我国部分省市中心渔

港100年重现期的建设标准,实际抗风能力仍待时间检验。自2016年8月开港至今,中心渔港一直没有专项防风预案,历次防风都是临时成立指挥部。由于项目规划调整审批缓慢,中心渔港水产品交易大楼消防验收至今未通过,冷冰库和冰厂等建筑至今无法申报消防设计审核。中心渔港一期港池休渔及台风高峰期存在渔船和供油船密集混停现象,火灾隐患较大,

但崖州中心渔港消防楼2017年8月建成后,由于内部改造及设备采购缓慢,

至今尚未投入使用。

(四)渔民安全生产保障意识薄弱。我市渔业船员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流动性大,而且很多都是雇佣外地民工进行作业,缺乏海上安全生产常识和自救能力,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及安全生产知识、职业健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一些渔民存在侥幸心理,作业时不愿穿戴救生衣,经常在船上生火做饭、抢风头作业,存在未编组生产或擅自脱帮作业的现象。少数渔民还存在近海拖网捕鱼、电鱼等非法捕捞行为和载客行为。我市船主、船员、渔民参保意识不强,购买我省渔业互助保险积极性不高。

(五)涉渔船舶安全生产性能不高。一是我市涉渔船舶普遍个头小、功率小,部分渔船船龄长、船况差,小型渔船救生设备不完善,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二是由于北斗卫星船载终端未及时开启或断电,存在部分渔船安全定位信息无法实时更新并正常传递的现象。三是渔船锚占进出港航道和习惯性航路情况较为普遍,由于渔商船通讯设施不兼容,我市渔商船航路碰撞事故较为凸显。四是我市目前仍存在许多本地或外地无船名、无船号、无船舶证书的小旧涉渔船舶,这些船舶安全状况较差,由于关切到渔民的基本生活来源,强制取缔和清理难度很大。

三、意见和建议

为做好此次专题调研工作,5月中旬,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伟武的带领下,民宗外侨工委组织市海洋与渔业局及部分市七届人大代表、工委委员,到福建福州市、连江县、福清市、平潭综合试验区学习考察了海洋渔业方面的工作经验。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海洋渔业稳定发展,需要我们层层压实、多措并举,时刻把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参照福建省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渔港基础设施建设、渔船标准化改造等方面的一些做法,结合我市实际,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渔业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一是进一步充实人员、增加经费、加强培训,鼓励涉渔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渔业执法资格考试,加快资格证书颁发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渔业安全监管队伍。二是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强化渔业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在各区组建渔业监管执法机构,加强对涉渔企业、船主船长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的监管,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市、区、企三级层层落实。三是建立边防、海事、交通、消防、渔政渔监联席会议制度,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加强海上执法合作,提升渔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四是加强渔业

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尽快编制出台中心渔港港口港章、港口巡查工作规则、

水产品质量检测追溯等制度。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渔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建议结合我市近期规划修编,适当调整中心渔港土地规划,解决渔港航道狭长,可锚泊面积不足的问题。加快崖州中心渔港项目征地拆迁进度,加快加油站、修船区、水产品检测室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尽快在崖州中心渔港设立签证办理窗口,解决落实港澳台籍渔船进港交易、补给的口岸政策,把崖州中心渔港打造成我省南部渔货交易中心。为缓解崖州中心渔港台风期间避风渔船过于密集的现状,建议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我市其他港湾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就近避风率,协调榆林部队紧急时刻允许渔船进入红沙港避风。

(三)完善应急机制,提升中心渔港防火避风功能。一是抓住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今年5月印发《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促进沿海各省渔港群建设的契机,对崖州中心渔港防风能力开展提升改造。二是尽快编制中心渔港专项防风应急预案,明确组织领导、责任分工和物资调度,有序开展防风避风。三是推动渔政渔监尽快挂牌入驻中心渔港,确保港口日常巡查和执法检查常态化。四是加快中心渔港市政设施移交手续,督促城投公司加大港口泊位、治安、防火管理力度。五是积极协调国土、规划、住建等部门加快中心渔港项目规划审批进度,协调消防部门提前介入,通过开展图纸预审防止建筑先天性火灾隐患。六是消防部门要尽快入驻中心渔港,制定专项防火救灾预案,加快消防船建造进度并尽快投入使用。

(四)加强通讯建设,提高紧急救助服务保障水平。一是强化海上渔船动态监视监控,开展渔船北斗-海事一体化安全救助终端开机率统计和定期通报工作。二是建立渔业应急指挥系统平台、立体化海上综合服务系统,积极引进不间断电源通讯定位设备,逐步打造智慧渔港。四是加强各有关部门救助力量协作,鼓励和推动社会力量及渔船参与互救互助,予以适当的奖励和补偿。五是探索研究休渔补贴、南沙渔船保险补贴政策、渔民职工工伤保险参保机制,通过减轻渔民和涉渔企业负担,提高渔业参保率。

(五)强化培训宣传,打造高素质新型渔民队伍。一是充分利用休渔、安全生产月,加大渔业法律法规、渔业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宣传和教育,并把安全生产宣传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二是继续依托签证、年检、油补等工作,通过强化渔船检验、登船检查、危化品排查,加大非法作业检查密度,依法综合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通过典型案例和警示教育,鼓励和引导企业、船主、渔民加大安全设备投入,积极落实持证

上岗、编队出海,严防渔船带病作业。三是支持和鼓励我市成立和发展渔

业船员培训机构,根据各区实际分析渔业劳动力变化情况,结合失海转产渔民再就业意愿,统筹职业技能培训方案,帮助渔民学习更加专业化的渔业生产管理技能。

(六)推进渔船改造,逐步发展现代化海洋渔业。建议对我市现有渔

船船况进行统计登记,建立健全渔船档案资料,对渔船买卖过户、拆解新建等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积极支持我市中小型老旧渔船更新改造,合并建造大中型新材料、节能减排、安全系数高的标准化渔船,研究制定小旧船舶清理整治和拆解方案,逐步淘汰设备简陋的中小型木质渔船,为我市发展外海和远洋捕捞奠定基础。积极推进我市海洋牧场建设,发展深远海智能养殖渔场和休闲渔业,为失海转产渔民提供更多就业渠道。鼓励渔民以入股、租赁、合伙等形式发展联合经营或企业组建,加快我市渔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渔业品牌创建,站在全省建设自由贸易区(港)的新起点上,推动我市逐步发展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的现代海洋渔业。

关于我市两级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

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部署全面依法治国,指出“要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要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今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之年。为确保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任务,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5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永盛带领部分法制委委员、市人大代表和法工委委员组成的调研组,对我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我市两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情况的汇报,函询了市区两级检察机关对执行工作开展法律监督情况的汇报,全面了解了近三年来,我市法院为解决执行难开展工作的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总的来看,我市两级法院对最高法院和省高级法院关于用两到三年时*~%#^

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部署高度重视,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解决“执

行难”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由院长“一竿子插到底”亲自督战、亲自把关、亲自督查,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法院及时向市委汇报执行难工作情况,积极争取重视、理解和支持,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了《三亚市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联合惩

戒体系建设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市政法委出台《关于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法院出台配套制度,

采取配套措施,启动执行联动协同机制,初步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政协支持、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格局,

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深入推进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建设,推动解决

了一大批执行积案问题,一大批“老赖”得到了应有的惩戒,为企业和广大群众挽回了大量损失,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6年以来,两级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3428宗,结案总数为11610宗,结案率为86.46%。虽然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申请执行标的额69.01亿元,执行到位金额16.89亿元,执行到位率24.4%等。

二、“执行难”的原因分析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前“执行难”的主要原因是以下五个方面:

(一)被执行人逃债赖债对抗执行

一是在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不讲诚信、逃债赖债、对抗执行的现象

普遍存在。一些被执行人欠债后,为躲避执行而外出躲藏,法院即便查找到了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人化名存款、挂名置产、账外设账,想方设法隐匿、消耗财产;有的恶意放弃债权、无偿转让财产,非法转移被执行财产,达到规避执行或恶意占有执行财产的目的;有的借企业破产、改制、重组或转租、合资等名义搞“脱壳经营”、悬空债务;有的公司办公地还与注册地不一致,难以找到被执行人;有的滥用法律救济手段,进行恶意诉讼,阻止执行程序进行,以各种理由提出执行异议,从而拖延执行。二是评估拍卖周期过长,没有快速变现的新机制。由此,许多案件因难以执行而被拖延积压。三是一些具有公职身份或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被执行人也常常以各种手段阻挠执行。

(二)执行联动机制不够健全一是司法部门与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机制不完善。我市法院的司法网络

查控系统目前只能实现与金融有限范围查询,还未能全面实现涉及房地产、

户籍、出入境、婚姻登记状况等多部门的“点对点”信息查询,住建、民政、公安、国土、市场监管、工商等部门在执行工作中的相互配合机制尚不健全,相互之间的信息也不能实现共享,导致财产未能实现网络查、冻、扣一体化操作。

二是法院内部立案、审判、执行协作配合机制不完备。法院内部实行“立审执分离”后,立案、审判、执行三个环节在财产保全方面的协调配合不足,有的案件在立案和审判阶段未及时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错失执行良机;有的案件财产评估、拍卖周期过长,导致财产处置变现率不高。

三是联合惩戒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财产登记制度尚不健全,“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系统措施尚有不足,增加了法院执行查控的难度,致使生效裁判自动履行率不高。如执行中有的房屋被查封后,住房管理部门仍同意该房屋进行出让、抵押等;对被执行人在银行存款、公积金情况的查询还没有全覆盖,查询到的存款还不能实现及时网上冻结等。

(三)执行案件数量成倍增长立案登记制改革后,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大幅度增加,这些案件审结

后陆续转入执行环节。但执行法官的数量却相对减少。执行法官实行员额

制后,一些法官未入额失去了办案权,入额法官的办案任务更加繁重。2014年至2015年两级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8680宗;2016年至2018年,受理

执行案件13049宗。执行工作局面是案多人少,工作压力很大。近三年,

三亚市两级法院执行局法官人均办理执行案件约400宗,远远超过全国法院系统的人均办案量。

(四)终本案件把关不够严法院的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裁定书,主要是针对在法定的执行期限内

(6个月)采取各种执行措施,都无法将本案执行完毕,而暂时做的一个结

案处理,简称终本案件。一般来说,是因为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而导致案件短期执行不能而造成的。对于这类的案件,一般要申请恢复执行,需要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才能恢复。我市三年首次执行案件的终本案件共4466宗,三年首次执行案件的终本率为37.49%高于全国终本率平均指标值31.51%,首次执行案件终本案件占我市首次执行案件结案总数的54.65%。我市法院在适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把握上存在认定标准过宽松、程序过于简化等情况,有时存在追求结案率而直接以“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为由裁定中止或者终结执行,有时终本案件办理不规范,个别案件裁定终本距立案时间不足3个月,影响了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

(五)执行力度不够强一是在执行强制措施的运用上,措施力度和强度不够,有时对查明的

财产不能及时控制,对控制的财产不能及时处理,对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不能及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对应当恢复执行的案件没有及时恢复执行。

二是少数执行人员仍存在消极执行、拖延执行和选择执行等现象,对

案件没有穷尽财产调查手段和执行措施,案件质效仍有提升空间,对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财产线索及时查证有待提高。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联动机制建设一是加快信息共享建设。解决执行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法院单打

独斗、孤军奋战无法完成,要进一步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下的综合解决执行难工作格局。法院要完善执行工作联动机制,与公安、房地产、工商、税

务及银行、证券、电信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实现信息共享,形成“组合拳”,建立起执行工作接待、查询、信息公开的有效平台,提高执行效率。

二是要建立执行联席会议制度。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配合,探索建立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由牵头部门组织召开会议,共同协商解

决执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逐步理顺相关部门与法院执行工作的关

系,清除现行社会管理体制中对执行工作设置的种种不合理障碍,建立和

完善社会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的新机制,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快建设信用联合惩戒体系。各联合惩戒部门要贯彻落实市委下

发的《三亚市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联合惩戒体系建设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建立并明确信息征用、公开、失信行

为的处罚等一系列规定,拓展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信用惩戒的范围和深度,

主动将法院发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运用到本单位管理、审批等工作中,实现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自动比对、自动监督,自动采取拦截、惩戒措施,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检察机关、公安机关要与法院通力协作,各负其责,确保依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落到实处。要健全执行救助机制,加大执行救助力度,妥善解决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的执行不能案件。

(二)提升执行工作能力和水平法院一要综合运用各种司法措施和手段,积极探索符合实际、操作性

强、富有成效的执行方法,严厉打击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行为,

切实提高案件到位率。二要完善分工明确、运转有序、互相协作的立案、审判、执行衔接配合机制,优化内部流程,减少执行压力。三要继续提升执行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信息技术的全过程运用。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的作用,强化两级法院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执行工作管理机制,对执行工作各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四要推进执行公开,加大执行案件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的力度,提高工作透明度,提升执行公信力。五要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契机,配齐配强执行人员,建立健全以员额法官为主导,分工协作的团队化、集约化工作模式,引入人民调解员、人民陪执员等社会力量,为执行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六要加强执行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执行业务能力和水平,提升政治素养和职业操守。

(三)严格把关终本案件的裁定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

严格把关终本案件的裁定,控制终本案件数量,提高执行标的实际到位率。

要依法将执行的依据、标准、规范、程序以及执行全过程向社会和当事人公开,以公开促公正。坚持“以执结为原则,以‘终本’为例外”,明文要求执行人员竭尽所能查找可供执行的财产,加大执行工作力度,严格控制终本率。坚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提高终本案件的合格率和结案满意率。审判机关要加强内部监督,建立执行责任清单制,严惩违法违规执

行的工作人员。监察机关、检察机关要发挥监督作用,加强对执行工作的

监督力度,重点监督解决执行工作中的违法违规问题。

(四)扩大执行宣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一要加大执行工作宣传力度,形成多层面、跨媒介、全方位的执行工

作宣传格局,凝聚全社会理解执行、尊重执行、协助执行的广泛共识,营

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执行环境;二要加强典型案件的宣传,以案说法,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扩大社会警示效应;三要开展诉前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当事人风险防范意识;四要加强对执行不能和执行不力的宣传,引导社会公众理性看待市场经济中的商业风险、交易风险和法律风险,厘清执行难与执行不能的界限,让人民群众理性认识执行难;五要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情况的宣传,公开曝光有能力但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被执行人和阻挠、干预法院执行工作的典型案件,增加其违法成本,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执行工作进入良性法治轨道。

关于榆林港雨水口排放生活污水严重污染环境问题整治情况的调

查报告@%*#&

2018年2月24日,市人大城建环保工委、市生态环境环保局、市住

建局和市水务局有关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到91458部队调查榆林港入海处雨水口排放生活污水问题。在榆林港,调查组听取了部队业务部门主要领导对生活污水从入海雨水口排放的情况介绍,并实地查看了港口岸边水域和雨水口排放污水的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调查发现,港口岸边水域漂浮着污油和垃圾,港口周边空气已受污染,

弥漫着臭气,部队官兵意见很大。2017年8月16日,中央环保督察组曾

向三亚市政府转办榆林基地榆林港沿海边布设的5个雨水排放口有污水排

海。这5个排水口,目前每天溢流排放污水约4万吨,现在周边水质是海

水劣IV类水质。榆林基地部队也于2017年8月16日向省政府提交了

《91458部队关于沿榆林港雨水口生活污水混排事》反映有关情况。海南省政府、三亚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排污问题,主要领导都做出了重要批示,市政府有关部门也抓紧采取妥善处理措施。2017年8月1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严朝君冒雨带领调研组一行来到了榆林基地的海边现场调研,检查了多个排洪口直接排放污水入海情况。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邓忠,市委副秘书长吴钟斌、吉阳区区委书记陈跃,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榆林基地相关领导陪同调研检查。严朝君书记在检查后当即作出指示,要求市住建局牵头,市水务局配合,在年底之前必须将污水管网接入市政排污管道,各相关部门要制定方案、倒排工期,迅速行动,尽快完成整改。严书记强调,这不仅是部队的问题,也是整个三亚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坚决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做好全面排查,切实建立起长效管控机制,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二、造成污水入海的原因未能及时处理或输送的污水从地势最低处外冒或溢流至雨水排洪口,

造成污水排入榆林港。主要原因是:

(一)我市现状红沙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处理量为8万吨/日,最大处

理量约10万吨/日,经过各污水泵站收集提升往红沙处理厂的污水量已达到

14万吨/日左右,严重超负荷运行。超负荷的4万吨/天的污水,溢流排放

至榆林军港。

(二)现状红沙污水主管直径为1米至1.4米,且管道老化严重,该

主管输送能力仅有11万吨/日,也已超负荷运行。

(三)我市目前结合城市管网规划,正在对城中村、城边村管网不完善区域进行管网建设,以便将区域污水有效收集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整治项目建成后将收集大量的污水进入市政污水管网,使排往红沙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持续增加。

三、市政府采取的措施和遇到的困难

(一)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榆林港排污问题市政府要求三亚市住建局、水务局、生态环境保护局等相关职能部门

全力投入污水排海整治工作。有关部门联合深入现场进行核查,集体讨论,

研究对策,确定整改时限。

(二)加快实施红沙排污工程建设为有效解决榆林港污水排海问题,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加强领导,督

促有关施工单位和市污水处理公司加快实施三亚市红沙污水处理厂配套主

干管网及泵站工程和红沙污水处理厂二厂建设。据了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17年开始扩建往红沙污水处理厂直径为2米的污水主管道,新建

1座15万吨/日的污水提升泵站。项目建成后将收集周边片区的污水进入市

政污水管网,并解决红沙污水处理厂主干管污水输送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市水务局全力推进红沙污水处理二厂建设,原预计于2018年3月通水

运行,但按目前的施工进度,只能力争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土建主体,

2018年4月初开始进行设备安装,5月进行通水调试。红沙污水处理二厂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三亚市中心城区35平方公里区域内污水处理问题,结合一厂现有8万吨/天处理规模,共计污水处理能力将超过17.5万吨/天,并全部达标排放。该厂与榆亚大道新建成的污水主管网配套一并投入使用,可有效解决沿榆林港排污问题。

(三)红沙污水主干管网改造项目新建的15万吨/日的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在征地问题上受阻。泵站泵室主体基建基本完成,但控制房用地的征地问题还没完成。据了解,即便现在解决了征地问题,控制房的建设、调试也需2个月左右的时间。三亚市政府曾以三府2017249号文向省政府报告承诺:2017年12底完成全部工程,现在看已严重滞后。这也成为解决榆林军港污水排放问题的“卡脖子”项目。

四、建议@#%^&

(一)市水务局要全力推进红沙污水处理厂二厂项目建设。修改完善

于2018年8月全部完工的原计划,力争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土建主体,

2018年4月初开始进行设备安装,5月进行通水调试。目前,要尽力保证厂外污水主干管网下游出路,阻止污水排海。

(二)马上下决心解决红沙污水主干管网泵站建设用地问题。市政府、吉阳区政府、市国土局、市规划局要加快协调进度,解决好泵站征地问题。

市住建局要及时做好泵站建设的施工准备。

(三)市生态环境保护局要加强榆林港的水域、空气的环境监测,向市政府报告监测情况,及时向部队作出说明和解释。

关于贯彻实施《三亚市河道生态保护管理条例》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

于10月18至19日,组织工委委员和市水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羽飞的带领下,对《三亚市河道生态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调研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走访和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进行,重点实地考察了南丁中村水塘移动式污水处理站、黄五组移动式污水处理站和鸭仔塘山塘水污染治理工程。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条例》实施的进展和成效

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认真组织贯彻实施《条例》,在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水、加强河道生态保护管理、改善水环境质量、修复水生态功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发挥河道的综合效益,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

(一)建立河长体系,落实主体责任。一是全市全面铺开实行河长制。为确保河湖长治久安,深入贯彻落实《条例》,我市建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第一总河长,市长担任总河长,分管副市长担任市级河长,全面覆盖市、区、村三级的河长体系。全市落实市级河长6人、区级河长37人、河段长

107人。实行河长制后,河道保护管理的日常工作、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监督等工作任务都有专人负责落实,有效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二是根据《条例》第五条,明确各部门的主体责任。2017年出台了《三亚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内河湖水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三亚市2017年河长制工作要点》、《三亚市河长制会议制度》、《三亚市河长制工作督察制度》和《三亚市河长制考核问责和激励制度》等规范性文件,水务、环保、住建、园林环卫、国土、规划、综合执法、海洋渔业、林业、科工信、交通、海事等部门在内河湖生态保护治理管理方面都明确规定了职责任务。

(二)实行环境监测,加大治理力度。一是开展地表水常规监测。我市目前共有12个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

其中国控监测断面4个,分别为大隆水库出口、崖城大桥、藤桥东河大桥

和妙林监测断面;省控监测断面8个,分别为赤田水库取水口、雅亮、岭曲村桥、南塔电站、三道四队、集贸市场桥、三道镇合口桥和海螺村监测断面。国控监测断面每月监测一次,省控监测断面逢单月监测一次,每月监测结果均按要求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布。

二是开展城镇内河(湖)水环境质量监测。市环境监测站每月对需治

理河流的18个监测断面开展水质监测。目前,城镇内河(湖)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已完成,监测结果均按要求上报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布。此外,市环境监测站对三亚河水质开展了加密监测,监测频次为每周2次,监测断面增加到8个,截止目前已印发95期水质监测周报。

2016年11月以来,针对联合排查出来的11条河湖18个监测断面水#^&%@

体存在的331处水污染问题,我市通过采取外源清除、面源防控、截流并管、建设一体化处理设施、扩建厂网、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河道综合整治等综合措施,全力推进内河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已整治200处,剩余

131处正在整治中,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据最新环保

监测显示,18个监测断面中,已有三亚西河月川桥、藤桥西河、鸭仔塘溪、青梅港、烧旗沟、漳波河、白水溪、桃源河、冲会河等9个水体污染物明显下降,达到治理目标。

(三)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生态修复治理通过新建、扩建水质净化厂,全市污水处理总规模从17.5万吨/天提升

至27.8吨/天;新建污水管网213.4公里,主城区污水管网总规模从351

公里提升至564公里;配套污水提升泵站51座、移动式污水处理站32座,

完成污水排放口整治203个。实施东岸湿地公园、腊尾山塘、白鹭公园、鸭仔塘水体整治、抱坡溪河段等水体治理工程;推进烧旗沟、白水溪、青梅港等水环境治理工作;采用PPP模式整治491个自然村农村污水。今年,我市18个内河(湖)断面最高达标数为8个,达标率为44.4%,截至9月份,断面达标数总计31个,月均达标率为19.1%。与去年同期相比,达标总数增加了7个,达标率上升了4.3个百分点,水质整体持续改善。通过清淤、疏浚河道,沿河进行绿道系统、截污治污、增设运动休闲设施等生态建设,河流水系得到优化治理。实施海绵化建设、恢复湿地功能,打造以三亚河为串联的"两河七园"城市水生态体系。三亚东河生态修复工程、海坡内河水系连通工程、高园水库~大茅河连通工程和西水中调工程等建设,贯通了河流生态通道,补充了主城区河流生态基流,更好改善了河流水系的生态环境。

(四)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市水务局通过深入巡查、执法处罚、集中约谈、媒体曝光和关停等方

式,集中严厉打击违规违法排污行为、河道非法采砂等行为,有力地维护了河湖生态环境。截止目前,市水务局与各区开展联合打击整治非法采砂

活动20次,出动510人次,取缔24个非法采砂点,处理采砂相关设备14

台,罚款2万元。市环保局立案查处45家三亚河不规范排污企业,罚款约

462万元;集中约谈21家排污企业,促使排污企业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按要求完成整改任务,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各区政府采取措施,清理养殖场186户,处理生猪1.56万头,清理77处5800吨河道垃圾,拆除沿河

违法建(构)物901栋81473平方米处。市海洋局牵头,搬迁三亚港渔船

1400多艘,清理三无船舶76艘,清除废弃船舶167艘,处理废弃渔排及

平台共2.4万平方米。公安机关2017年打击处理三亚河非法捕鱼、钓鱼行

为27次,行政拘留7人。二、实施《条例》存在的主要问题

《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做了大

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撼山易,治河难,我市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一)对落实河道保护管理法规重大意义的认识尚有差距。有些地方

和部门把握河道保护管理法规的深度还不够,对贯彻实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重形象轻功能等倾向,依法科学治河的理念不强。存在不合法的行政干预、地方保护现象,影响了河道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落实。仍然存在居民生活污水排河、生猪集散地活禽屠宰地污水排河、沿河部分排污口还未完成治理、排水口及泵站溢流口出现溢流等现象,严重影响我市河水质的整体改善。

(二)河道水质未达到水功能区划的要求。目前我市水质达标有波动,个别断面水体达标不稳定,容易出现反弹,时常出现达标与超标交叉的情况。一是水质达标有波动。妙林断面、桃源河断面出现达标与超标交叉的情况;海螺断面常年不达标。二是135处(其中反弹点10处)内河湖水存在污染问题。在妙林监测断面,居民生活污水通过田洋沟渠排河。在海螺监测断面,生猪集散地、活禽屠宰地污水排河。在桃源河断面,流河水位影响观测排污口,一些排污口未完成治理。三是雨污分流管道建设滞后,个别污水处理厂容量不足,主城区一些排水口及泵站溢流口出现溢流现象。海螺断面水质的污水排放口共有12处,雨污分流不完善导致雨污混排(排#~^&%

放量约7500吨/天)进入河道。四是海水类河段受区域开发程度及人口密度分布影响,水质波动较大,整体达标率较低,治理难度大。

(三)河道管理难度加大,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条例》第三十二条明

确规定在河道保护管理范围内禁止从事危害河道生态行为,但由于经济利益、社会因素和地方保护等原因,在河道执法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阻

力,违法行为难以有效遏制。一是受采砂高额利益的驱使,加之水利部门缺乏

强有力的管理手段,河道非法开采、盗采砂石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非法占用河道的现象有所抬头,部分占河项目阻水严重,直接影响河道防洪安全。

(四)部分河湖岸线未确权,给河道治理带来不便。一是中小河流具体管理范围没有划定,政府各部门之间、河道管理机构与管理相对人之间在

管理的责任义务方面不明确。有的河道管理范围虽然已经划定,但没有取得

土地使用证。有的区域河道土地权属存在交叉。二是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各区河道管理权限未合理划分,责任主体也不明确,有待落实河湖岸线的划定。

三、意见建议

(一)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提高河道生态保护管理的认识。加大对《三亚市河道生态保护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培养公众的法治意识,形成浓厚的河道生态保护氛围。通过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三亚市河道生态保护管理条例》,促进公众高度重视河道保护管理法规的贯彻落实。也要通过让更多居民及游客了解《条例》规定,如现场播放《三亚市河道生态管理条例》广播,安排咨询展台,向市民和游客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接受市民、游客的相关咨询等,扩大《条例》的影响力。

(二)进一步加强对河道污染的治理,提高河道整治建设的科学水准。一是要全力推进内河湖水环境治理工作。以问题为导向,按照“一河一策”的要求,对标治理,综合施策。采取在河道适宜区域放置浮岛、曝气、生物植草等措施,结合清淤疏浚,恢复和构建水生态链,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加快水质改善。同时湿地公园建设要同步实施水环境措施,发挥湿地净化水体功能。实施水系连通,增强水动力和提高水体交替能力,把死水变活水。二是加快配套工程建设进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污水管网建设和垃圾收集转运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要加快实施红沙二厂、荔枝沟二厂、亚龙湾二厂、国际旅游岛人才城厂等污水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推进大茅河、三亚东河、亚龙溪、漳波河等河道综合整治。结合棚户区改造完善城中村、城边村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河道生态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加强河长制建设。切实发挥属地管理,强化各级河长的责任担当,落实河长巡河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加强督查督办、问责、通报、责任追究,确保治理任务有效落实。加强各部门协同作战,合力治污。畅通12345投诉渠道,落实社会监督。二是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建立

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查处各类涉河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河道生态

环境安全。结合开展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调整理顺执法体制,整合和壮大执法力量,提升执法工作效率。

(四)覆盖农村,控源截污。要不断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采取截污纳管、建设一体化处理设施等,加快推进采用PPP模式对自然村的

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加强不规范养殖场的管理,清理河道垃圾。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实行日巡、周报的常态化监管“闭合圈”。

关于我市贯彻实施《三亚市山体保护条例》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安排,为了促进《三亚市山体保护

条例》的贯彻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羽飞带队,于10月17日至18日,组织市人大城建环保工作委员会委员和相关人员对我市贯彻实施《三亚市山体保护条例》情况进行调研。调研以召开汇报会、实地检查和要求

有关部门提供工作资料的形式进行。重点检查了崖州区龙文村等地的山体修复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条例实施的进展和成效

《三亚市山体保护条例》的公布施行开创了地方对山体保护立法的先河,是一项上合中央精神,下顺民众意愿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实施后,通过采取宣传、法律、经济、技术与行政管理等措施,在避免、减轻或者限制人为活动对山体保护的破坏以及对破坏山体进行修复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开展广泛宣传,提高公众的山体保护意识我市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宣传工作,扩大公众对《条例》的知晓范围。

条例公告后,全市印制《条例》单行本3000册,发到各部门、区、村(居)

委会。制作相关宣传条幅在各区进行了广泛宣传。利用三亚日报、政府网站、人大网站等多种媒体刊登了《条例》解读。林业部门举办学习培训班,邀请武汉大学教授在市委党校向全市有关部门、各区农林局等单位的人员对《条例》进行一一解读。

(二)不断推进受损山体修复,加快山体修复力度

《条例》颁布后,2017年山体修复列入“双修”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大修复力度。半岭温泉周边受损山体进行生态植被恢复,整治山体植被两处,治理总面积约70803平方米,投资金额4061.03万元,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抱坡岭山体底部矿坑复绿面积约2万平方米,施工已完成95%上。抱坡岭山体及其底部采取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修复面积12800平方米,实现裸岩和沙质土的自然复绿,10月开始施工。计划推进花岗岩生态修复项目24个,共35个山体,总修复面积约41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3亿元。

其中,将重点修复旅游通道沿线严重影响景观的18个山体,其余17个山体采取自然覆绿或少量工程覆绿措施。按计划,2017年花岗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投资1亿元,年内可用投资总额为7291万元,截至9月30日,已完成投资6356万元,占年度投资进度的87.1%。

(三)抓紧编制山体保护名录,划定山体保护范围

委托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开展本市行政区域内山体

资源调查。正在有序开展建立山体资源底图、编制山体保护规划、制定重点保护山体名录、划定山体保护范围和编制退果还林规划和年度计划等工作。

(四)落实生态补偿制度,有效开展生态补偿工作

截止2016年底,确定天涯区扎南村、台楼村及育才生态区抱安村、那

会村、青法村、雅亮村、雅林村、明善村等8个村委会为生态效益补偿地区。2010年至2016年累计发放生态补偿资金达4850余万元。2017年下半年,将育才生态区那受村委会纳入生态补偿区域,逐步扩大补偿区域。预计2017年发放补偿资金3000余万元。

(五)实施退果还林计划,保护生态环境和景观

《条例》规定对造成生态公益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山体损害或者影响城市生态景观的已有芒果树等经济林种,编制退果还林规划和年度计划,采取改种生态林种或者采取符合国家规定的造林方式进行退果还林。2017年全市退果还林工作方案计划退果还林832.6亩,安排补偿资金

2105.39万元。二、存在问题:

(一)宣传普及工作有待加强,贯彻条例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我市还得不到全面的体现,在农村地

区,特别是山区还得到不到切实的体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市政府

和有关部门在宣传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不够深入,还不能做到家喻户晓,自觉贯彻落实《条例》规定。不按规定开山毁林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山区村民不知占用林地、开挖山体建房、私建墓地等行为是违法行为。果农对退果还林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存在抵触情绪。矿山周边村民认为矿山已无人利用,擅自占坑经营、抢种作物、倾倒垃圾、开展养殖,甚至阻挠正常施工。

(二)山体保护名录编制未完成,保护范围有待界定

《条例》的基础性工作尚未完成,及时、全面贯彻落实《条例》欠缺可操作性。《条例》自2016年11月1日施行至今,山体资源本底调查在进行当中。由于没有山体资源底图作为依据,还不能制定重点保护山体名录,也不能划定山体保护范围,实施禁止行为无法可依,影响了《条例》的顺利实施。

(三)行政管理和监督不到位,责任担当有待落实尚未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山体保护协调领导小组,以协调处理跨部门、

跨区域的山体保护问题和重大事项;尚未建立山体保护信息共享机制,没

有做到每季度召开一次部门间联席会议。市、各区政府对山体保护工作没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山体保护的年度计划、目标、任务和措施不明确。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要求政府报告山体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还没开展。

(四)巡查机制不健全,护林员积极性不高村委会巡查和举报违建的职责尚未落实,没有切实承担山体资源权属

单位应当负责权属范围内的山体保护管理工作的义务,对偏远山体范围内

的巡查和举报工作得不到落实。护林员待遇低,人均巡查面积大,工作积极性不高。

(五)保护维护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经费保障有待加强

保护维护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资金来源方式比较单一。山体修复成本一般较大,今年我市正在修复的山体有35个,总投资额达到近3亿元。根

据初步测算和调查,全市需退果还林的总面积约4.5万亩,其中一级保护区*^~%#

内分布3000亩,要在2020年完成全市退果还林任务,所需资金量较大。修复项目完成后,需要较长的养护时间,目前项目建设均未含有养护资金以及安装水电配套工程的费用。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山体保护意识徒法不足以自行,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山体保护在生态文明

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断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增强全民的山体保护意识,

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山体保护的浓厚氛围,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条例的自觉性。要及时进行有关山体保护内容的公示,努力提高透明性和公开性;要在保护山体的显要位置设立醒目的保护标志,标明保护的范围、坐标、面积和责任单位,便于社会公众监督。

(二)进一步明确职责,不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城区山体保护工作的领导,增加财政支持力度,*%@#^

提高保护维护山体的业务和技术能力,将山体保护纳入生态公益林计

划,扩大生态补偿范围和制定相应的补助政策。尽快建立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山体保护规划实施及管理机制,形成市政府统一领导、各区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自觉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山体保护规划经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后必须严格实施;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山体的违法行为,对纳入市人大常委会

决定保护范围的山体,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统一登记建档、划定界限,落

实管理单位,建立严格的保护责任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改作它用。对违规开山、无序开山、少批多开、裸露山体治理不力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各区人大要对《条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条例》实施落到实处。建立健全村委会保护山体的工作制度,实行属地管理,明确相关职责。要求每座保护山体要建立档案,确定村(居)委会为本辖区内山体看护工作责任人,负责定期组织山体巡查,及时发现、制止侵占和破坏山体的违法行为。适当提高护林员待遇,高标准要求护林员进行监督,完善基层保护监督长效机制。

(三)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充分发挥山体的综合效益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结合

我市的生产、生活需要,兼顾群众的合法合理利益诉求,进一步加大对山体的治理力度,加快对山体恢复工作,高标准完成山体生态治理目标;要在

坚持生态优先,兼顾经济、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全力开展好山体植被恢复、

宜林基地改造及景观提升工作;要高度重视山体保护、管护和利用的工作创新,采取社会投资、企业个人捐建、认养认管、义务植树等多种形式进行生态建设,充分发挥山体的综合效益,让人民享受绿色生态福祉。在保护好山体的前提下,政府还应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社会力量和资源共同参与山体保护工作。按“谁损害谁修复”的责任负担原则,出台“谁修复谁受益”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山体工作中来。

(四)强化监督和执法,加大《条例》实施力度鉴于山体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区人大常

委会进一步加大对山体保护工作的监督、支持力度。定期听取市政府关于

山体保护工作情况汇报,适时开展视察和检查工作,巩固山体保护成果。加大执法力度,林业部门应联合发展与改革、财政、规划、国土资源、水务、住房与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督、综合行政执法、民政、公安等部门,自觉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各司其职,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破坏山体、植被、裸露山体治理不力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山体的违法行为。

关于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

于2月底至3月初,组织工委委员和市住建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羽飞的带领下,深入到保障住房在建建筑工地及已建成部分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住宅小区,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走访和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对我市保障房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工作部署,市政府从2008年开始实施保障性住房建

设,截至2016年12月,我市通过集中建设、定向代建、企业配建、分散@#%^*

建设等方式落实各类保障性住房项目44个,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7714套,完成省下达三亚市保障房总建设任务36202套的104%,建筑面积约42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58亿元,占总投资210亿元的75%。其中

政府统一建设(含企业配建)项目建设各类房源23602套,已竣工分配

16790套,还在建设中的有6812套。

(二)各类保障性住房分配情况。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主要有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和安置房五类,政府集中建设分配入住的有:1、廉租房2933套,入住2933户,主要入住对象是无住房或

自住面积低于13平方米,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8760元;2、经济适用

房5045套,入住5045户,主要入住对象是无住房或自住面积低于16平

方米,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7520元;3、限价商品房4397套,入住

4397户,主要入住对象是公务员及本市户籍的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人员;

4、公租房2732套,其中田独高新工业区同心家园十期2411套,房源有每套38、51、58平方米三种,出租对象是海棠湾免税店、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亚龙湾五号酒店、三亚天城度假酒店等企业员工,市住房保障中心以每平方12元出租,每个房间住4-6个员工不等。从2013年至2016

年12月租金共收入2100万元;三亚市妙林田洋片区同心家园六期321套,出租对象是引进人才(107套)、市财政局、市政府法制办、市边检局、南航等单位工作人员;5、安置房1533套,入住1533户,主要入住对象是拆迁安置户。&^%#*

(三)各类保障性住房需求情况。根据初步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市保障性住房需求共有46302套,其中:1、已审检合格的轮候人员7368户(经

济房2355户、限价房1113户、公租房3900户),除去在建可分配的经

济房1704套、限价房488套、公租房3389套,房源缺口为1787套(经

济房651套、限价房625套、公租房511套);2、企事业单位自建保障性住房项目收储房源需求,截止目前,我市企事业单位申报自建保障性住房有10个项目3802套正处于前期筹划阶段;3、新增各类人员保障性住房需求,根据市住建局对我市各类人员保障性住房需求的调查,结合市人社局、市统计局等单位的数据,测算我市2017-2020年的保障性住房新增需

求共计40713套。

(四)我市保障性住房销售价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海南省保障性住房暂行管理办法》(琼府〔2010〕66号)第三十三条规定,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经济适用住房具体销售价格按区域土地取得和开发平均成本、税金、利息和利润(不超过3%)等因素确定。限价商品房具体销售价格按土地出让价格和开发成本、建筑安装成本、税费和利润(不超过6%)等完全成本因素确定。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市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实施,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我市

拉动经济,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从土地供应、规划条件、建设资金、政

策扶持等方面对保障房建设予以了优先安排和大力支持,积极推进,大力实施,规范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民生工

程、德政工程,也是实现“住有所居”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管理工作,市政府成立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长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住房保障工作的组织、协调、领导、监督。2011年又成立了三亚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具体负责住房保障工作的建设、分配及管理,明确任务责任。

(二)制定规章制度,强化建设管理。为规范、健康、可持续地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市政府在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根据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法规,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三亚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三亚市保障性住房资金管理暂行规定》、《三亚市保障性住房申报审核工作方案》、《三亚市限价商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三亚市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等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的政策体系,使我市保障性住房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逐步建立起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着力组织实施、建设成效明显。为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土地供应、资金筹备等方面想了许多办法,采取了多

种方式,作了不少工作。一是在土地方面以划拨、基准价出让及利用企业自有用地等方式确保土地供应;二是在资金筹供方面,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前计划,制定各期工程的筹资方案,通过政府拨借、预收房款、银行贷款、公积金、社会企业投资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确保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需求;三是在项目建设方面通过集中建设、定向代建、分散建设和企业配建等方式,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房源供应。由于积极推进,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大大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四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完善配套设施,方便群众生活。市政府除了确保供水、供电、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达到同步使用要求外,还要求幼儿园、医疗、商业、公交点等公共配套设施与保障性住房项目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交付使用,满足住户基本生活需求,给小区住户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

(四)加强申报审核,确保分配公正。为了保证住房保障分配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确保真正惠及需要保障的对象,我市保障性住房严格按照“三级审核、两级公示”的审核程序,采取公开抽签或公开摇号方式的形式。在每一次分配前,召开相关部门、相关人员会议,研究制订科学的分配方案和抽签规则,并经市公证处认可,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分配方式,分配结果都按规定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分配公正。

(五)建立信息系统,完善档案管理。为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市政府投入资金建立了保障房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并和房改房、商品房系统联网,实现全市无缝隙对接查询,动态监测住房保障对象住房变化情况。我市还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要求,建立了住房保障对象“一户一档”档案和住房保障房源“一套一档”档案。在建好纸质档案的同时,同步建立了电子档案,方便档案的查阅及信息更改。

三、存在问题近年来,我市住房保障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较好

成效,基本建立了覆盖面广、类型齐全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和分配公平的建设管理机制,全市住房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也存在一

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配建项目审定不严,有些项目建设缓慢。我市自2010年起鼓励和引导房地产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通过企业配建代建的方式建设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房住房。此举确保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缓解了政府财政投入的压力,完善了我市住房保障体

系,丰富了保障性住房建设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确定企业配建^*&~%

代建项目时,没有认真对企业的建设资金、土地性质、责权责负等进行审核,有些项目与政府签订协议后,因企业资金短缺、或被法院查封、或被列入房地产整治,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如三亚旭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配建的同心家园十七期项目已被法院查封,且超过协议交付使用时间1年3个月,又如三亚大兴春光投资有限公司配建的同心家园十一期经济适用房项目因企业资金短缺原因项目停工,目前超过协议交付使用时间1年4个

月等项目,造成同心家园十一、十七、十九、二十七期共2448套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无法按时交付使用。

(二)公共租赁房监管不够到位。公共租赁房是国有资产,既改善住房困难户的居住条件,又增加财政收入。田独高薪工业园区同心家园十期

2411套公共租赁房,现住户由大部分旅游企业员工和小部分散户居民组成,

各企业提供给本单位员工居住的宿舍,人员居住密集(每套住有4-8人不等),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消防通道堆积垃圾杂物,人为损坏公共设施频繁。加上监管不到位,没有认真对居住人员确认身份,没有对企业获得的住房和实际居住人员进行调查核对,造册登记,是企业用于员工自住还是转租获利,情况不明,缺乏规范管理手段。

(三)征地拆迁工作力度不够。征地拆迁工作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一环,由于我市有些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力度不够,没有把握好时机积极推进,影响了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和配套设施建设。如:位于三亚市海螺农场一路一巷的“同心家园”二十九期(一期)项目,于2014

年10月开工,占地面积50.22亩,建筑面积92290.05平方米,计划建有*~#%^

廉租房150套,公租房260套,安置房430套,累计849套。该项目第三标段存在问题包括:一栋民用建筑尚未拆除,一栋拆除后尚未清理,其中尚未拆除的(粉红色外墙)民用建筑由于征地原因经拆除部分成为危房,尚有两位老人在危房内居住,至今还没有依法彻底拆除,既不安全,又严重影响“同心家园”二十九期(一期)第三标段工程进度。又如:“同心家园”五期,由于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不及时不彻底,至今仍有南区正门前等地段拆迁尚未完成,影响了五期周边市政配套道路建设。

四、意见建议

(一)认真梳理存在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市政府及主管部门要认真对同心家园十一、十七、十九、二十七期等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是建议将三亚旭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配建的同心家园十七期项目退出保障房建设计划,市

@%^*~政府相关部门核实该企业享受过何种优惠政策,依法取消已享受的政策,

并将其计入房地产企业信用档案,停止对该企业资质年检。同时对于不认真履行协议,没有按时完成配建、代建保障性住房任务的企业,不予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二是要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我市企事业单位申报自建10个项目3802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房源供应多元化;三是要认真组织专业审计人员依规对同心家园九期配建限价商品房土地出让价格和开发成本、建筑安装成本、税费和利润等进行审计,尽快确定销售价格,尽早安排符合限价商品房分配条件对象入住。

(二)进一步加强对公共租赁房的监管。为了管好用好公共租赁住房,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规范使用。一是市政府及主管单位市住房保障中心要加强对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和小区物业监管管理,督促小区物业做好环境卫生和爱护公共财物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加巡查次数和监控设备,加强对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的管理,确保小区公共设施安全以及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有序;二是要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共租赁住房进行检查,深入到每套住房住户登记姓名和所在工作单位等信息,并到企业调取企业员工工资发放花名册一一核对查实,对企业或个人弄虚作假,违反规定转租获利的,要严厉处理,除追缴违规所得资金外,取消企业所有公共租赁住房资格,确保公共租赁住房规范使用;三是严格引进人才资格审核,规范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四是在公共租赁住房的分配方面,要适当照顾户口无法在三亚落户,享受不到其他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长期在行政单位、医疗系统等单位工作的人员,消除他们居住的后顾之忧。

(三)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推进征地拆迁工作。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为了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和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建设,市政府及主管单位市住建局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二十九期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征地拆迁问题,推动项目的进展,确保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同时组织力量启动同心家园五期遗留征地拆迁工作,完善五期周边市政道路配套设施建设,缓解高峰期的交通压力,方便住房保障对象出行和生活。

(四)加强保障房动态管理和后续建设。要继续加强对保障房入住后的动态管理,对违规出售保障性住房等行为,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同时要认真筹划抓好“十三五”期间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土地的规划和储备工作,确保我市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市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7年5月26日在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作委员会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安排,为配合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3月上旬,在市人大常委会王伟武副主任的带领下,民宗外侨工委联合市农业局、市粮食局等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对我市粮食安全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政府、市发改委、市农业局、市粮食局等11个粮食安全责任单位工作情况的汇报,并通过与各区政府及职能部门、基层农民代表交流座谈和实地考察走访,详细了解了我市制定《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以来,粮食安全工作采取的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情况

(1)粮食种植和产量情况。目前,我市主要以种植冬季瓜菜为主,基本只种植一季早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他杂粮有地瓜、玉米等。2016年,我市粮食种植面积14.31万亩,总产量4.69万吨。其中,水稻13.1

万亩,产量4.42万吨;番薯1.21万亩,产量0.27万吨。以上不含3.85万

亩南繁育种面积。全市年均产粮4万多吨,年缺口32万吨,商品粮主要靠外调,属于典型的粮食主销区。

(2)耕地保有和占补情况。根据省政府下达的通知,我市至2020年

耕地保有量面积不少于22686.33公顷,其中基本农田指标18051.74公顷。

目前,我市超指标完成上述任务,实际划定耕地保有量23298公顷。严格执行占补平衡政策,主要通过采取土地开发整理、旱改水提质等方式,增加后备耕地和占优补优水田储备。2016年,全市10个建设项目占用耕地27公顷,已全部落实占补平衡。

(3)高标准农田及水利建设情况。2016年,我市制定了《三亚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通过连片开展“田、水、路、林、村”整治,计划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9.97万亩,测算总投资9.27亿元。目前,吉阳三娘-保球-红花田洋,崖州水南、白超田洋等项目正在施工。近年来,我市转变农田水利单一抓建设的理念,以维修清淤为抓手,提高综合利用能力。2016年,共新增防渗渠道68.73公里,改善灌溉5.2万亩,改善排

涝0.39万亩,恢复灌溉0.1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0.7万亩,改造中低产田

0.2万亩。

(4)粮食补贴落实情况。2015年,我市拨付农资综合补贴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1295.4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185.3万元。2016年起,国家将这三项合一调整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按照“种田得补贴,不种田不得补贴”的原则,补贴对象为拥有水旱田承包权且在水旱田种植农作物的农民(含承包户)和农场职工。2016年,省财政按照143元/亩的标准共下达三亚保护补贴2137万元,目前我市正在进行申报统计,统计后将按省级分配补贴除以实际申报耕地(水旱田)面积发放补贴资金。

(5)科技兴粮工作情况。目前,我市水稻种植品种100%来自南繁。2016年在育才、天涯等区推广3000多亩百和香、红香米南繁优质稻米,

每斤收购价3-5元,与普通稻谷1.3元左右相比,增收效果明显。2016年,

全市机械化育插秧14460亩,机收作业92650亩。另外,为缓解土壤板结,提高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种植环境,我市还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施肥技术和菜稻水旱轮作。2016年,共发放秸秆腐熟剂10万亩258.16吨。

(二)粮食储备监管轮换情况

一是落实省下达我市的25000吨原粮地方储备粮任务。目前,我市军@#~*^

粮供应站以及5家涉粮民营企业代储点,共存放应急储备成品粮2500吨(折

合稻谷3571吨),其余储备任务21429吨,在青岛市黄岛国家粮食储备库异地代储。二是积极推进我市安游军粮供应站、红沙军粮储备库和三亚市粮食储备库3个危仓老库的维修建设。其中,粮食储备库新建楼房仓项目预计今年10月竣工,仓容30000吨(以稻谷计),进出仓全部自动化操作,将是我省首家楼房式仓库。三是通过组织开展粮食库存和财务检查工作,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和关键时段专项整治,派出异地代储检查组等,确保承储企业严格执行各项储备规定,保障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存储安全。四是按照稻谷每2年轮换一次,成品粮每3个月轮换一次的惯

例,依托5家代储企业的销售渠道,及时足量完成轮换。五是严格按照《海南省粮食风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三亚市储备粮管理办法》,及时足额安排粮食风险基金和储备粮管理经费。如2016年安排粮食风险基金180

万元,实际拨付储备粮管理经费615.36万元。

(三)粮食流通安全保障情况一是依照粮食收购许可管理规定,对我市5家已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

企业进行核查,确保收购企业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通过公开招标

或敞开收购,确保粮食收购质量,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二是加强对全市涉粮企业的管理,坚决打击扰乱粮食市场秩序的行为,依法促成涉粮企业完

善粮食统计台帐,为做好粮食供需平衡调查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加强粮食

应急工作体系建设,通过签订应急供应责任合同,共落实18个粮食应急销售网点,8个粮食应急加工网点,按照应急预案机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粮食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指挥能力,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和严重自然灾害下粮食的有效供应。四是通过发送信息、印发手册、悬挂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粮食法规政策,营造爱粮节粮社会氛围。五是认真执行军粮供应政策,按照“一批一检一报告”制度确保军粮质量,对军粮补贴实行专户、专账管理。

(四)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情况一是开展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核查和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建设

工作,拟定了《三亚市2017年度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按要求向

省报送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土壤污染治理项目材料。二是开展农资废弃物统一回收无害化处置工作。目前,我市天涯、海棠、崖州区以“统一回收、集中处置”为模式,制定了农资包装废弃物统一回收集中无害化处置实施方案。三是加大对农资投入品的监管。2016年,我市通过检查共禁售粮食品种3个,查封未贴标识农药8种。另外,还通过开展虫情监测、预警等,指导农户适时用药,减少残留。四是以各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为单位对粮食类重点品种及食用油销售单位开展巡查整治,检查购销台账,督促经营户从合法渠道进货,开展监督抽检和流动快检,防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市场。五是通过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对公开招标的储备粮质量进行检验,并按照省粮食局的要求,到自然村采集敞开收购新粮样品送省检验,确保储备粮质量安全。

二、存在问题

(一)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种粮积极性不高。我市水田耕作已由传统的三季、两季改成了稻菜轮作,由于晚稻受台风影响较大,农户基本只种一季早稻。由于请工插秧、农药化肥等成本越来越高,粮食亩产收益基本只有200-300元,有些农户和承包企业种完瓜菜或育种后甚至连一季水稻

都不种。虽然机械化育插秧每亩至少可节省130元,但由于地块分散,一些机耕桥设计不合理,或者农户收割时间不统一、不及时,我市目前育插秧机械化程度不高,无法有效降低农户种粮成本,加上2016年地力补贴发放进度缓慢,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另外,也还存在个别占用基本农田建房、改变农田使用性质等占用粮食种植面积的现象。我市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正呈现逐步下降趋势,进一步拉大我市粮食自给缺口。

(二)开垦费用标准偏低,占优补优落实难。在建设用地涉及到耕地%#*^&

时,用地单位只是按照《海南省耕地开垦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琼府〔2002〕7号)的规定交纳开垦费用,具体补充责任最终落实到国土部门,既负责耕~^@&*

地开发,又负责监管验收,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而且,该规定从2002%@~*#

年颁布至今,已有15年的历史,其中三亚的区域修正系数1.2也低于海口的1.5,如占用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标准三亚为6000-9600元/亩,海口为7500-12000元/亩,已不符合我市耕地开发、整理、复垦等成本实际。一些农户反映我市划定基本农田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将一些质量不高的坡地和沙地划为基本农田,存在基本农田上山、下沟的现象,并且存在部分补充耕地没有及时开垦并投入使用。

(三)耕地责任落实不到位,水利生态管护措施不力。调研发现,我市个别区有关部门关于本区的耕地和基本农田甚至没有统一数据,一些耕地保护责任状受撤镇设区影响还未及时重签,一些村委会因感觉调整划定不合理不愿意签,耕地保护责任无法落实到位。不少农户反映我市部分田块存在一些水源不足或积水排涝的问题。如崖州区浪潮等部分田块水源灌溉困难,官塘等部分田块因高铁建设水涝严重;天涯区一些田洋被高铁、凤凰路分割后,建设时排灌不足存在旱涝。另外,我市还没有有效措施能够监管农户随意丢弃农资废弃物,把地膜和扎带与秸杆混杂焚烧等土壤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的行为。由于省政府暂停了三亚的农资废弃物回收转运试点,个别区存在回收后转运停顿,目前我市已安排资金正在积极重签合同。

(四)粮食储备仓容有限,监管检测应急滞后。1.目前,我市仅军粮供应站有1550吨有效仓容,在建的楼房仓也只是刚刚满足省下达的任务,没有多余发展空间。同时,新建楼房仓周围密布民房,道路狭窄、路况较差,运输调度和消防安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隐患。2.我市粮食执法监管人员配备不足,管理型、专业型人才缺乏,粮食部门职工综合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粮食工作的要求。3.我市没有专门的粮油检测机构。2016年5月,我市按照省政府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意见,着手在三亚增设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但由于编制上需由省编办结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改革工作统筹考虑,该项工作目前处于停滞状态。4.我市粮食应急加工能力明显滞后,各加工点都是小作坊,每天的总加工能力明显小于我市粮食行业规划应急状态10万吨的要求。

三、意见和建议

(一)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落实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双平衡。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不仅要实现数量上的平衡,更要从质量上进行考核。建议

我市有关部门继续对所有基本农田重新进行实地勘察分类,摸清上山下沟

等情形造成的耕地隐形流失。加大补充耕地提质改造工作力度,划定耕地保护“质量红线”,通过提高耕地的产出率折抵占补平衡。另外,建议由国土部门牵头对我市耕地开垦成本开展调研,提出建议和意见通过省人大代表向省人大提交关于修改《海南省耕地开垦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的建议,提高我市耕地开垦费用缴纳标准修正系数。

(二)推动科技兴粮工程,降低种粮成本提高种粮补贴,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建议:1.加快南繁成果就地转化,推广南繁高收益香米产业。2.推广规模化菜稻轮作,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机械化育插秧,降低种粮成本。3.扶持发展有机肥生产企业,打造三亚有机土壤美誉,提高粮食品质,增加农民收益。4.依托扶贫夜校,加大投入鼓励农户踊跃参加,增强农民生产技能。5.加快地力补贴发放进度,加快机械化育插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落实力度。6.建议组织农业、财政等部门研究如何在现有政策上进一步提高种粮补贴。7.积极落实中央鼓励地方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对承担耕地保护任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给予奖补的政策。

(三)强化耕地保护责任意识,实现耕地保护与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统筹发展。建议加大投入完善我市基本农田保护牌、界桩的设立,着重提高醒目度。加快重签、补签耕地保护责任书工作,完善市区村三级动态巡查,把破坏耕地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继续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及现行土地政策的宣传,提高干部群众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建议我市尽快出台规范性文件,加大资金投入,帮助各区建立或完善农资废弃物统一回收集中无害化处置机制,采用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落实农资废弃物回收、处理及转运。

(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整治,提高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程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整治,关系着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产出更多的粮食,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相互配合,整合部门资金、争取上级资金,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和《三亚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快实施进度,确保“建设一个、验收一个、达标一个”。特别是要加大对机耕桥、机耕路的建设设计,为农机下田提供保障,提高我市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水平。

(五)开展农田水利排灌问题清查,完善水利设施管理维护机制。建议我市有关部门对全市基本农田排灌问题开展一次全面清查,统计所有存在问题的地块,加大投入,尽快解决灌溉用水不足以及排水不畅等问题,特别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水田排涝问题。在管理上探索农民用水

协会等优秀经验和做法,通过委托管理、承包或股份合作等方式,明确各

区、各村、各组、各地,干、支、斗、农渠分别应有谁建设、谁使用、谁管理,完善农田水利管理维护长效机制。&%^@*

(六)落实粮库增建规划,加强粮食流通建设,提高粮食安全责任意识。我市各粮食安全责任单位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工作职责,按照《三

亚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加快落实

增建粮食储备库规划,加大对粮食加工企业的扶持,鼓励他们扩大规模提高应急加工能力,推动粮食批发市场放心粮油网点建设,打造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互联网+流通体系,并积极协调省市有关部门,加快在三亚设立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工作进度,按照我省粮食安全市县长责任制考核办法,构建我市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全面贯彻落实。

关于我市贯彻实施《三亚市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情况的调研

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安排,为了贯彻实施好《三亚市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良好的游览、休憩、观赏场所。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组织了由工委委员和相关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羽飞的带领下,于4月

19日至21日深入白鹭公园、市园林环卫局、吉阳区政府等地和单位,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走访等方式,对我市贯彻实施《规定》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定》的贯彻实施情况

《规定》自2015年12月1日起施行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认真组织贯彻实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白鹭公园的建设,切实加强了白鹭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规定》颁布后,各级政

府及有关单位通过公众媒体宣传、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橱窗和宣传栏、制作法规宣讲语言等方式宣传《规定》。一是市园林环卫局与吉阳区人民政府共同印刷了2000本《规定》,于2015年12月组织有关人员在白鹭公园主入口附近的活动广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宣传科普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宣讲《规定》条款内容,并专门制作了《规定》的宣传语音在白鹭公园主要入口位置不间断播放,让市民游客尽快了解《规定》的主要内容和管理要求;二是通过海南网、三亚新闻网、三亚市广播电视台、三亚日报、三亚门户网站等多家媒体和报纸,对《规定》获批情况进行了大篇幅的宣传报道;三是制作了《规定》刻字大石景观,将《规定》条款的全文内容刻于景观石上,放置公园入口处,同时制作了《规定》宣传橱窗,将全文印发,进行普法宣传,加深公众对《规定》的了解;四是今年2月在解放路步行街设立公园绿地立法保护宣传资料发放点,免费给广大市民游客发放《规定》等法律法规文件,并提供咨询服务。

(二)认真组织实施,保障人员经费到位。为按《规定》做好白鹭公园的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吉阳区政府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专门安排了园林绿化养护工、公园厕所保洁工、城管执法人员负责对白鹭公园的日常管理,有效地维护了公园的环境卫生等。同时根据《规定》条款,将白鹭公园建设、保护和管理等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2016年绿化养护管理经

费为323.77万元,公厕经费78万元,两项共计401.77万元),经费的落

实保障了公园的正常运转。

(三)加强拆违增绿建设,整体景观有所提升。去年,为了提升公园的整体景观,给市民和游客提供良好的游览、休憩、观赏场所。一是市园林环卫局会同吉阳区人民政府认真对白鹭公园内涉及占用公园绿地的违规建筑、经营点进行了取缔、拆除,并进行绿化改造,补植草皮34000平方米,真正“让绿于民,还绿于民”;二是对白鹭公园凤凰路主入口的停车场进行了优化提升,制作了《三亚市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刻字大石景观;三是安装太阳能园林灯67盏,配置景观石67块;四是补种乔木、灌木32

株,补植春羽、野菊7万多株。

(四)强化执法管理,维护公园秩序。一年来,白鹭公园执法管理人员认真依据《规定》积极开展工作,维护公园环境和秩序。一是立案处罚的案件5宗;二是现场处罚践踏绿地402宗,处罚金额20100元;三是积~@#*^

极巡查湖面,扣没捕鱼鱼网68张,地笼182个,暂扣钓鱼工具165件;

四是扣没散发传单10000多张和取缔各类违反管理规定186宗;五是查获

捕鸟2次和偷摘椰子10次。%#@~*

(五)注重绿化养护和保洁,环境卫生明显改善。为了加强对白鹭公园内厕所的管理、道路保洁、绿地养护,去年以来,吉阳区及区有关管理部门,结合巩卫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做了大量的养护和保洁工作。一是加强白鹭公园内公厕管理,严格按照公厕无纸片、无粪迹、无痰迹等“九无”标准细化管理以及五臭无味设置纱网及防蝇帘,提高了保洁质量;二是认真组织专人加强对道路保洁和绿地养护工作,及时清理道路和绿地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同时积极运用园林绿化运水专车洒水养护草皮和各类花丛,公园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二、存在问题

《规定》实施一年来,对白鹭公园绿化、卫生和日常秩序的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园绿化管理和环境卫生情况明显好转,违规踩踏绿地和破坏设施等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公园整体景观得到了有效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一)未按《规定》设立专门的公园管理机构。《规定》第四条“市园林行政管理部门是白鹭公园的主管部门,白鹭公园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白鹭公园的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目前,白鹭公园管理人员是吉阳区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区绿地所、区环卫所和区市容大队分别派人轮流进驻管理,并未按规定设立白鹭公园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另外,

*#%~&

在经费保障方面,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白鹭公园的管理经费是连同

其他公园绿地管理费用统一划拨属地管理部门,尚未实施专款专用。

(二)未按《规定》划定白鹭公园界限。《规定》第三条“白鹭公园的保护管理区域为:东至凤凰路,西至临春河岸,南至椰景蓝岸小区,北至新风路、图书馆,占地面积26.7公顷”。截至4月底,尚未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划定白鹭公园界线范围,打桩定界。

(三)未按《规定》编制白鹭公园规划。《规定》第七条关于“组织编制白鹭公园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在批准后的三十个工作日内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的内容也尚未得到落实。据调研组了解,原因是我市委托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白鹭公园升级改造方案,与白鹭公园现状景观有较大的变化,目前尚未明确是否实施。

(四)公园有些地方维护管理不到位。4月20日,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公园,走访了一些市民和游客,了解到公园在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湖心岛存在乱搭乱建,全岛被违规占用经营茶吧、烧烤,且烧烤用具等乱堆乱放,地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有些黄土裸露,周边花丛枯枝凌乱得不到整修,环境卫生脏乱差;二是由于公园石凳放置和道路开口不够合理,市民游客踩踏损坏绿地现象较为突出;三是偷捕公园水域鱼类现象时有发生;四是由于白鹭公园建设时原埋设的绿化养护水管是铁管,至今已有十多年,因使用年限久后,铁管内生锈氧化,堵塞水管,致使有些地段不通水,有些地段水压过低无法使用,严重影响了绿化带和各种花丛的养护。公园路灯照明用电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使用年久后电缆已氧化损坏,加上管理不到位,公园路灯用电已无法提供,虽然已安装了太阳能灯,但还是不能满足公园功能需求。

三、意见建议

(一)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市民游客遵守《规定》的意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宣传贯彻《规定》的重要意义,要把《规定》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式,继续做好宣传工作,使市民和游客了解法律条款的主要内容和管理要求,提高意识,自觉遵守《规定》。

(二)要严格贯彻执行《规定》,管理和建设好白鹭公园。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规定》,高度重视白鹭公园的管理和建设工作。一是有关单位要按照《规定》要求设立白鹭公园专门管理机构,制订贯彻执行《规定》的实施细则,加强对白鹭公园管理人员和经费的管理,确保管理人员相对稳定,管理经费专款专用;二是尽快按照《规定》条款

和根据《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要求,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划定公园界线范围,

打桩定界,并制作白鹭公园控制范围图,通过有效方式公示,确保公园用地不被侵占;三是要组织有关专家对白鹭公园的功能定位进行认真研究和论证,做好规划,按程序选取切合白鹭公园实际的升级改造方案,把白鹭公园打造成精品园林景观。

(三)要扎实加强维护管理,打造良好的游憩环境。主管部门市园林环卫局和吉阳区各有关管理单位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扎实加强对白鹭公园的维护和管理。一是结合巩卫工作,认真抓好湖心岛存在问题的整改,依照《规定》取缔非法经营茶吧、烧烤,拆除乱搭乱建,并精细规划,把湖心岛整治好,还园于民、还景于民;二是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科学和切合白鹭公园实际的设计,封堵不合理的道路开口以及安装电子监控设备,解决城管执法人手少的问题,保护和管理好白鹭公园基础设施、公共绿地和各种鱼类等;三是加强设施维护,确保绿化养护用水。为了养护好公园的绿地和花丛,有关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更换已氧化的原铁水管问题,制订出切合实际的供水方案,规划好铺设新水管走向,接通中水回用,保障养护用水,维护好公园绿地和花丛。同时加强保洁力度,确保白鹭公园道路等地环境卫生保持干净整洁有序,为三亚精品城市建设增添光彩。

关于我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安排,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作委员会于7

月中旬至8月上旬,对我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伟武的带领下,先后考察了田桥咖啡庄园、尧城驿站、农垦家园、凤凰谷乡村文化旅游区、南天生态大观园、雪古丽奶牛生态园、鹿宝山庄等7家休闲农业园区,听取了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旅游委、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发改委等有关单位的情况汇报,召集休闲农业企业代表、农户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了我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产业发展情况休闲农业作为极具潜力与活力的朝阳产业,在我市表现出蓬勃的生命

力。截至2015年底,我市可常年接待游客的休闲农业园区有18家,主要

为游客提供田园景观、花卉园艺、温泉养生、农事采摘、临水垂钓、农家乐餐饮等类型的服务。其中,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全国五星级休闲

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3个、四星级3个、三星级2个,海南省休闲农

业示范点12个。据统计,2015年我市共有休闲农业从业人员2194人(其中:农民1618人),带动农户1556户,接待游客302万;营业收入19505^*&~%

万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9048万元),利润3487万元,上交税金741%*^~#

万元;休闲农业企业总资产102382万元,休闲农业园区种植面积9415亩。部分休闲农业企业还通过“互联网+”搭建淘宝网专营店、微商渠道,如亚龙湾玫瑰谷在全国30多个城市设立了产品微商总代理。现有的18家休闲农

业园区中,建设投资额超过亿元的有6家,年收入超过500万元的有9家。

(二)扶持管理情况

1.健全组织,积极扶持。2010年市政府在市农业局设立了休闲农业发展科,先后举办了5期休闲农业学习培训班,组织了3批休闲农业企业管理人员赴台湾考察学习取经。主要指导和扶持我市休闲农业企业积极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工作,目前我市可常态接待的18家园区中,获得国家、省级部门认定的比例达到67%。

2.加大宣传,促进发展。2012年以来,我市有关部门共争取了390万元,先后扶持了24家次休闲农业企业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开发休闲体

验产品,建成6个名特优农产品展销点,制作完成了休闲农业宣传片《南

海明珠休闲胜地》、《三亚休闲农业纵览》画册,依托“冬交会”和各类农博

会对我市休闲农业企业进行宣传。此外,还与市旅游协会等部门对接,推出三亚休闲农业(自驾)一日游、三亚休闲农业+景点一日游等线路,将休闲农业景点纳入旅游市场。

3.因地制宜,合理规划。2014年12月,《三亚市休闲农业建设发展

规划》(2014-2020)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重点对我市休闲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和发展策略、产业发展与项目管控、组织管理和评价体系、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规划,通过强化政府引导职能,从源头解决我市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目前,《三亚市休闲农业专项规划》(2016-2020)已纳入我市“多规合一”工作进行修编,有望今年出台,将有利于促进我市休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4.严格把关,依法管理。我市按照《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7号)文件精神,严格规范项目准入,并在工作中狠抓落实。对于符合条件准入的项目,要求企业及时报送区政府、国土、规划等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做好项目准入把关和项目建设指导工作。对于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项目的地块,严格把关、及时跟踪,防止项目实施出现偏差。

二、存在问题

(一)配套建设用地转化难,基础设施薄弱。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餐饮、住宿、游客中心、停车场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不可避免需要将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但由于农村土地流转用途管制,我市大部分休闲农业园区无法配套建设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如南天生态大观园,2000亩的经营面积,只批配套建设用地1亩,建完售票处和卫生间,游客中心、商场、餐饮等基础设施都无法再批建设用地。目前,我市多数休闲农业企业使用的办法是申报临时建筑用地,虽然暂时解决了部分设施建设问题,但配套设施的使用权益得不到保障,一些永久性的设施,如住宿,因为没有纳入规划,不能通过消防验收,无法营业。

(二)扶持政策体系不完善,政府投入较少。目前,海南省及我市均未出台关于休闲农业用地政策、财税支持、投融资机制、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措施,还没有针对休闲农业的专门性扶持政策,不能有效地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休闲农业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休闲农业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12-2015年,我市累计投入财政专项休闲农业资金390万元,支出率仅59.4%。2016年更是取消了市财政休闲农业项目资金安排。调研时,有企业反映并没有从中享受到多少优惠待遇,相反有的企业所在的地

块,历经几次规划变更,不时有要征地的声音传出,且有单位多次交涉征

地问题,令企业不敢增加投资,只能勉强维持现状。

(三)农旅产业融合度不足,缺乏显著特色。我市部分休闲农业园区缺乏长远规划和科学论证,建设项目设计起点低、品味不高,且产业链延伸较短,品牌效应不显著,粗放经营,园区开发随意性较大,存在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结合旅游资源加入电子行程单的园区较少。调研发现,我市虽然拥有火龙果、芒果、木瓜、菠萝蜜、莲雾等丰富多样的热带水果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但通过挖掘农业资源和地方文化发展“种、观、食、住、购、娱”为一体并延伸产业链的园区很少,更没有像我省其他市县,如儋州,集自己动手采摘咖啡、DIY加工、冲泡、品咖啡、慢车骑行、休息聊天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

三、意见和建议

(一)多管齐下,解决配套设施建设用地的问题。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2015年9月下发的《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精神。建议:1.联合国土、规划、住建等部门,研究制定休闲农业用地中建设用地所占比例的办法,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建设必要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2.积极探索“一地多用”,鼓励和帮助企业利用乡村公共设施用地、设施农用地解决部分旅游服务用地。3.开发未利用地,引导休闲农业企业参与土地整理,鼓励利用荒山、荒地、荒滩发展休闲农业。4.引导周边农户参与,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减少休闲农业建设用地规模,同时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致富。

(二)规划先行,探索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模式。我市有关部门要加快编制实施《三亚市休闲农业专项规划》(2016-2020),根据三亚海、河、山、林的地域特点,对接城市发展、土地利用、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具有三亚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以我市建设10万亩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打造“农业硅谷”为契机,借助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我市黎、苗、回等独具特色的歌舞、服饰、纺染、编织、陶艺、饮食等民族文化,打造一批“一区一品、一村一色”的热带观光果园,积极扶持开发种苗、盆景、科普、鲜榨、糕点、酿造等后续产品。总结今年3月育才生态区那会村芒果采摘节,既展示了当地苗族文化、苗族服饰、苗族三色饭,又带动了小粉蕉、黄秋葵、甘蔗等其他农产品销售的经验,推广这种集美景奇观、乡风民俗为一体的“情景消费”产品,打造集农业体验、农艺展示、特色产品、地方文化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链。

(三)规范管理,推广先进的休闲农业经营方案。尽快出台《三亚市

%~&@*

休闲农业发展管理办法》,对我市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

见,对从事休闲农业的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大户,在政策、项目、资金、用地、信贷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对良种利用、生态技术、农产品转化应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进行鼓励扶持。联系和组织省人大代表积极向省人代会提交关于加快出台我省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实施意见的建议。同时,引进一批涉农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农业管理团队,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我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组织召开休闲农业典型经验分析会,在我市推广先进的休闲农业经营方案。如陵水芒果种植园通过认购芒果树,发展会员营销园内其他家禽土产;台湾在农场内划片租地给城市居民种植花草、蔬果或经营农艺,与各中小学校发展长期合作,为青少年体验农耕文化和接受科普教育提供平台。

(四)加大投入,推动农旅产业深度融合。建议我市有关部门积极申请恢复休闲农业专项资金,继续通过名特优农产品展销平台、旅游宣传促销、海南冬交会,加大对我市休闲农业园区、景点的宣传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拨出专项经费帮助他们修建进出支道,引导指示牌以及水利工程,对获得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园区进行重点扶持、倾斜照顾,打造一批明星示范园区,扶

持一批休闲农业聚集村。利用“互联网+农业”,帮助我市各休闲农业景点进入电子行程单,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如对接三亚旅游官方旗舰店,维护打造微信公众号,通过软文美图、特色优惠、搭配营销等方式方法进行持续统一的品牌形象传播,打造以旅促农“升级版”农业经济,引导旅游向“指状生长、山海相连”的绿色空间发展,构建“山海互动、蓝绿互补”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关于我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副主任蒋明清为组长,副秘书长代建华和城建环保工委主任杨庆三为副组长的调研组一行8人,于8月23日至24日,深入海棠湾管委会、海棠湾海榆东线北段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现场及示范段等地,采取听汇报、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对我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下综合管廊规划情况为了统筹各类市政管理规划,解决反复开挖路面、管线事故等问题。

从2015年5月起,我市启动管廊规划编制工作,委托中规院进行编制我市

地下综合管廊规划。2016年4月1日,三亚市规委会审查通过《三亚市地

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年8月9日,三亚市政府正式批复《三亚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

三亚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范围是中心城区、海棠湾城区及崖州湾城区,面积约183平方公里。近期目标2015年到2020年,建成三亚湾滨海湾干

线管廊和海棠湾干线管廊等7个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总长度53.0公里。城

市管线管理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远期目标2021年到2030年,

建设12个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总长度59.9公里,预留2个地下综合管廊

工程,总长度23.4公里。建成完善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形成规模效应,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明显提升。

三亚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总投资53.47亿元。五年滚动规划划分两条

主线进行建设:一条以海月广场为起点,沿迎宾路、海榆东线西段、海榆东线南段、连接2015年11月已开工的海榆东线北段,建设里程35.8公里;另一条以今年准备开工的胜利路南段为起点,沿胜利路北段及西延线、至新城路综合管廊,建设里程17.2公里。

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情况目前,我市已立项开展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2个,一是海榆东线北段;

二是胜利路和海榆东线南段。建设总规模为16公里,估算总投资17.58亿

元。其中海榆东线北段总长7.7公里,总投资6.6亿元;胜利路和海榆东线

南段总长8.3公里(其中胜利路3.3公里,海榆东线南段5公里),总投资

10.98亿元。*~%#^

(一)海榆东线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情况:依据住建部制定的《三亚市“双修”“双城”规划发展目标》,作为三亚市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的试点,

海棠湾海榆东线北段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是海棠湾海榆东线市政道路(藤

桥西河段至海岸大道口段)改造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部分,道路建设由二级公路变为城市主干道。该路段将由原来12米宽的双向两车道,拓宽为双

向六车道,道路标准断面宽42米,道路全长设计为9.42公里,综合管廊

建设总长7.7公里(管廊和道路改造建设资金统一安排,市政府出资,城投公司开行贷款,市财政预算担保,三亚市海棠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为项目建设单位)。管廊采用单舱设计,内宽4.55米,内高4米;入廊管线包括

80公分和40公分口径的给水连通管各一条,20公分口径的再生水管一条,

电力管10千伏24回路,通信管线6条桥架。附属设施有消防、排水、监

控及监控中心。管廊于2015年11月开工建设,截至2016年8月24日,

全线7.7公里中,共有6个管廊施工段(中间因征地拆迁和管线迁移等工

作未完成),管廊主体结构累计完成2.3公里,综合管廊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占总投资的30%。

(二)胜利路和海榆东线南段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情况:该项目全@#^*~

长8.3公里,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进行。项目招标工作已完成,中标单位中交联合体代表社会资本出资(持股55%),三亚市城投公司代表市政府出资(持股45%),共同组建项目公司,三亚市城市管廊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我市胜利路和海榆东线南段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融资、建设和运营。胜利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全程3.3公里,起点为建港

路,终点为迎宾路,其中建港路至新风街路段2公里管廊断面设计为三舱,

新风街至迎宾路段1.3公里管廊断面设计为双舱(因没有燃气管线经过)。

海榆东线南段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全程5公里,起点为海岸大道以北300米处,终点为石姆龙路口,管廊设计均为三舱。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管廊系统主体工程及附属设施(消防、电气、通风、排水及监控等),入廊管线包括电力、通讯、供水、污水、燃气等管线。海榆东线南段管廊项目工程队已进场,胜利路管廊项目待房屋拆迁和地下管线迁移完成后开工建设。计划开工时间2016年11月,计划竣工时间2018年9月。

三、我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困难

(一)选取设计方案综合性体现不够突出。海棠湾海榆东线北段9.42公里道路改造后,由二级公路变为城市主干道。7.7公里的海榆东线北段地下综合管廊设计为单舱,使用期限100年。燃气管、排污、雨水没有进入管廊,在选取管廊设计方案上,综合性体现不够突出。没有充分利用好道路改造的大好机遇以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燃气管、排污进入管廊,综合性强,符合条件,可申请补助),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远景,选取综合

性较强、管线集约化程度更高的二舱或是三舱设计方案。%@~*#

(二)地下综合管廊管线空间铺设布置考虑不够紧凑。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文,地下综合管廊断面应满足所在区域所有管线入廊的需要,符合入廊管线铺设、增容、运行和维护检修的空间要求,并配建行车和行人检修通道,合理设置出入口,便于维修和更换管道。根据调研组实地对海棠湾海榆东线北段管廊示范段调研,并和项目建设单位交流,了解到,由于考虑不够全面,综合管廊内设置巡视、检修空间不够紧凑,有一条口径80公分的给水管设计放置在管廊正中央,要在左边或右边配建行车通道,空间不够。不方便今后维护管理人员进入综合管廊进行巡视、检查、维修管理及扩容等工作。

(三)缺乏有效的项目协调机制,工程进度较慢。海棠湾海榆东线北段地下综合管廊于2015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2017年竣工投入使用。市住建局为实施单位,海棠区政府负责管廊项目内用地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单位三亚市海棠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用地内电缆、部队光缆、燃气管、通信等管线的迁移和回迁。项目开工建设将近一年,由于缺乏有效的项目协调机制,有些地段村民的征地赔偿问题没有协调好,有些地段原有的电缆、燃气管、通信等管线的迁移尚未完成,加上涉及部队管线迁移的协调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廊项目工程进度。

(四)管线入廊收费标准制定缺乏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管线入廊后,企业经营费用增加,各管线入廊企业对管廊建成后入廊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几点建议

(一)以综合利用为核心,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我市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要充分利用好道路改造机遇和优惠政策,规划好建设好我市地下综合管廊。鉴于海棠湾海榆东线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已开工建设,建议在今后的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建设中,应本着以我市主体空间综合利用为核心,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一个与我市发展规划相协调的,具有超前性、综合性、合理性、实际性的地下综合管廊示范工程。

(二)完善管廊管线空间布局。根据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和目前我市海棠湾海榆东线北段综合管廊示范段管廊设计的实际情况,建议:认真考虑今后运行和维护检修及扩容的需要,调整给水管位置等管线规划设计,以便配建行车和行人检修通道,方便今后维护管理人员进入综合管廊巡视、检查、维修和更换管线。

(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为了加快我市地下综合管廊建

设的进度,作为我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市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协调各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等密切配合,做好征地和管线迁移等项工作。要建立有效的督查制度,定期对我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我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同时,要加强管廊质量安全监管,把质量安全监管贯穿于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提高工程质量。

(四)严格管理。一是明确入廊要求,所有管线必须入廊。在管廊以外的位置新建管线的,规划部门不予许可审批,建设部门不予施工许可审批,市政道路部门不予掘路许可审批;二是实行有偿使用,入廊管线单位应向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交纳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具体收费标准要统筹考虑,由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与入廊管线单位根据市场化原则共同协商确定;三是提高管理水平,市政府要制定我市地下综合管廊具体管理办法,加强工作指导与管理。地下管廊运营单位要完善管理制度,与入廊管线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入廊管线种类、费用和责权利等,确保我市地下综合管廊正常运行。

我市义务教育整改工作落实情况督查报告

去年6月份,市人大常委会教工委就我市义务教育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提出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改善提高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加大校园环境及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整治力度、强化边远山区初中阶段控辍力度等5条整改建议和意见。今年,为了

促进整改工作的落实,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工作要点,市人大常委会

邢孔祥副主任于9月19日至23日率教工委督查组对我市义务教育整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现将督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情况

(一)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一是2016年投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和学校标准化建设费用分别约4700万元、2.8亿元,整体推进我市各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建设;二是全市教育经费下拨对各区予以不同程度的倾斜,大力帮扶薄弱学校。我市改薄建设项目已于2015年底全部完工,开工率及完工率均列全省第一。目前,天涯区和崖州区已通过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的评估验收;三是2016年6月,我市

下发了《三亚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6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确保学校之间生源质量基本均衡;四是经市教育局与市规划局多次协调,现暂定扩大海罗小学用地,同时规划建设荔枝沟地区学校。

(二)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的情况。一是通过2016年海南免费师范生双

选会,安排13名师范生到我市各中学任教,同时向全国招聘4名骨干校长

和10名骨干教师;二是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到上海长宁、华南师范大学等地参加各类培训,组织全市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培训率达100%。另外,邀请专家、学者到我市开展培训,2016年上半年共培训5768人次;三是落实省教育厅2015-2016学年度教育智力扶持项目和“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积极开展城乡教师交流工作。2015年秋季,从市区学校选派44名骨干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全职或兼职支教。

(三)改善提高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的情况。一是2015年1

月份至今,共投入2918万元,安排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170套,改善农村教师住宿条件;二是海棠区已计划在藤桥高速路出口旁筹建经济适用房,逐步解决海棠区教师保障性住房的问题;三是对新分配录用到城区外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每人奖励一薪级工资,对公办中小学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要求有1年以上在农村任教或赴农村薄弱学校支教的经历,偏远贫困山区学校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在核定比例基础上提高4%;四是设立

~#*@^

“优秀乡村教师”奖进行表彰。

(四)加大校园环境及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整治力度的情况。一是出台了《三亚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及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细化任务,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二是加大宣教力度,强化学生食品安全防范意识,自主抵制校园周边“三无”食品;三是开展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四是市教育、综治、公安、综合执法等有关部门已多次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校园周边环境明显好转;五是全面开展《依法治校实施纲要(2016-2020)》和国家安全法等学习宣教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强化教育普法工作,防范校园暴力事件。

(五)强化边远山区初中阶段控辍力度的情况。一是发展教育信息化,提高边远山区教学质量;二是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明确学校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三是开展“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丰富农村学生的课余文体生活;四是通过召开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和建立各校家长委员会等方式,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巩固在校生,稳定动摇生,招回辍学生;五是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六是对在控辍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人员予以表彰,对不力、不能“达标”的,相关责任人在业务考核、评先评优、定职晋级中予以“一票否决”;七是对在控辍工作中存在严重问题的,依法追究责任。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义务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一年来,我市区两级政府相当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对农村教育加大了投入,但由于历史原因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城乡教育差距悬殊状况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目前,城区人口激增,又没新增建学校,导致城区学位紧缺。另外,优质教育资源都在城区,也是造成城区班额过大而农村班额过小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整体专业结构不合理。语文、数学等专业教师较多,其它专业教师较少。虽然,各区采取招聘临聘教师等方法,缓解了专业教师紧缺的问题,但还无法满足我市中小学校按标准开课的要求;二是编制分配不合理。如同一地区,中学教师超编,小学教师缺编,中小学教师之间却难以调配,导致师资无法得到充得利用;三是农村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据反映,有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

(三)农村教师福利待遇相对较差。一是农村公办教师尚未享受到保障性住房福利,后顾之忧无法解决,教师意见极大,有些农村退休教职工

占用学校工作间不肯搬出;二是边远山区条件艰苦,教师生活单调、出行困难且费用较高,仅靠目前实行的优惠政策,难以留住优秀教师。

(四)校园环境及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问题仍然突出。一是一些学校周边占道经营现象严重,上放学期间,人车混杂,行走困难,师生安全难

以保障;二是校园周边绝大部分流动饮食摊点无证经营,甚至向学生出售过期、变质及“三无”食品,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三是我市中小学生

驾驶两轮摩托车或电瓶车上放学现象照样普遍,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

(五)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初中阶段控辍力度有待加强。一年来,市区两级教育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控辍保学,但由于一些学生和家长受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及学生厌学等原因,导致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初中阶段辍学率仍居高不下。如育才生态区初中阶段辍学率为3%,远远高于国家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关于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的要求。

三、意见和建议

(一)全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区两级政府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倾斜,尽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当前最为紧急的是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新建、扩建、改建义务教育学校,解决因城区教育用地不足而导致学位紧缺的问题。另外,积极研究探索通过学区制、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合理分流学生,尤其是对于大班额现象严重的学校,限制其招生人数。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加大指导和督导力度,对各学校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二)抓好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等多种方式,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通过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提高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比例。特别是面向农村学校培养能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满足农村学校教学实际需要。目前,各区要根据各区学校专业教师紧缺情况,安排在岗教师学习培训紧缺的专业,保障学校正常开课。

(三)妥善解决农村地区教师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的问题。一是市政府要尽快协调各区及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当前农村教师最关注也是反映最强烈的保障性住房问题;二是继续完善农村教师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

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真正形成越偏远、越艰苦、待遇越高的激

励机制。*#~&^

(四)进一步加大校园环境及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整治力度。各级政府及育才生态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和完善治理的长效机制,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定期考核,严格问责。校内要抓好校园安全工作,杜绝校园暴力,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校外要重点整治学校门口及周边的占道经营、私设摊点行为,打造良好的学校周边环境,保障学生饮食安全。要继续加大严禁中小学学生驾驶摩托车、电动车上放学的宣教力度,同时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要加强合作,常抓不懈,重在实效。

(五)继续强化边远山区初中阶段控辍力度。各区要根据《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控辍力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特别要把控制边远山区初中阶段辍学作为工作重点,明确政府、学校、家长和各村(居)委会在“控辍”中的任务,实行目标管理。同时,要努力提高边远山区初中阶段教育质量,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及时掌握学生去向。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招聘应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职业。

我市药品监管整改工作落实情况督查报告#@%*~

去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我市贯彻实施

《药品管理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形成了《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加大对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宣教力度、增强药品监管能力、规范基层医疗机构药房建设、加强部门合作力度、强化药品零售企业日常监管等5条整改建议和意见。今年,为了促进整改

工作的落实,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工作要点,市人大常委会邢孔祥副

主任于9月26日至30日率教工委督查组对我市药品监管整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现将督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情况

(一)加大对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宣教力度的情况。一是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通过开展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网站微信宣传、举办健康大讲堂等方式大力开展宣教活动。2016年1月至今,举办现场咨询活动9次,共发放安全宣传折页、宣传海报等资料

21000余份。举办健康大讲堂讲座9次,共计2000余人参加;二是市食药

监局今年来共举办药品经营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培训班2次,重点宣教处方药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

(二)增强药品监管能力的情况。市食药监局已将药品监管职能下放到9个基层所,并把基层执法人员充实到药品监管队伍,药品监管能力明

显加强。特别是针对去年教工委调研时发现全市食药监管基层所都没有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检查员的问题,市食药监局今年来重点加大对基层执

法人员的培训力度,现基层所GSP认证检查员已有39人,整体提升了基层药品监管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规范基层医疗机构药房建设的情况。一是开展药品流通市场巡查,对储存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药品进行抽验。2016年1月至今,检查医疗

机构322家次,药品抽验18批次,责令改正12家次;二是开展药品流通市场抽查,重点抽查基层医疗机构。2016年1月至今,抽查医院、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门诊部等医疗机构39家,抽查率78%。抽查社

区卫生服务站、诊所、卫生室、卫生所及医务室等医疗机构34家,抽查率8.6%。

(四)加强部门合作力度的情况。一年多来,市食药监局加大与公安、

卫生、计生、双打办等有关部门的合作力度,健全部门协作机制,联合开展了打击两非、打击侵权假冒及打私联合等多个专项行动,有力打击药品

违法犯罪行为。另外,采取通过网络监测系统进行排查等多种措施,加强

药品广告监管力度。2016年1月至今,通知我市384家药品经营企业暂停

销售省食药监局监测发现违法发布广告的7个药品,取缔变相夸大药品疗

效的摊贩3家,向公安机关移送假药案件3宗。

(五)强化药品零售企业日常监管的情况。一是与药品经营企业签订

《药店诚信经营承诺书》,并统一印制“药店经营十不准”及处方药安全知识等宣传海报发放至每家药店;二是开展违法违规销售处方药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零售药店配备执业药师和在职在岗情况的监管。2016年6月底至7

月中旬,明查暗访零售药店521家,覆盖率100%,处罚35家违规销售处

方药的药店,共罚款35000元;三是开展“标杆药店”试点建设,以点带面

逐步提升我市零售药店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已建成5家。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宣教力度仍不足。我市多年来对《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用药知识的宣教内容不够丰富,形式单一,

范围不广,舆论监督成效不大。特别是在边远山区还存在宣教盲区,不少群众缺乏医药常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意识不强。

(二)监管能力有待增强。目前,市食药监局已将药品监管职能下放到基层所,药品监管能力明显提高,但面对我市901家涉药单位,监管任

务繁重,难以对偏远的农村地区实施“常态监管”。另外,我市现有的监管技术及装备还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药品监管工作开展需要。

(三)基层医疗机构药房建设和管理还不够规范。部分卫生院药库及

药房面积小,个别卫生院特殊药品没有严格按规定管理。多数卫生室、诊所的药房建设和管理不规范,药品储存条件还达不到相应要求。另外,《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必须配备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但我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缺乏,过度用药、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

三、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及用药安全知识的宣教力度。尽快建立健全宣教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对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及用药安全知识进行广泛宣教,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大力开展送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不断增强广大人民安全用药和群众依法维权意识,提高对假劣药品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继续强化药品监管能力。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执法条件,特别是要研究借鉴外省市先进的做法和经验,加快我市药品远程电子监管系统

建设,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水平。同时加强监管队伍法律和业务培训,不

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促进基层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建设和管理。市食药监局、卫生局要加大沟通协调与合作力度,尽快研究制定《三亚市医疗机构创建“规范药房”实施方案》,同时建

立健全药房检查、巡查机制,督促医疗机构药房按规定标准加快建设,规范管理。另要督促各基层医疗机构引进药学专业人才,加强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全面提升从药人员总体素质和资质。

关于对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整改情况跟踪督办的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抓好2015年

10月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农村饮水安全专项工作报告以来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2016年9月,在分管领导王伟武副主任的带领下,民宗外侨工委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工委委员组成督办组,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水务局、市财政局、各区及育才生态区管委会、海南天涯水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天涯水业)关于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与村民代表座谈了解了饮水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实地察看了部分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村庄,现将有关督办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改情况

(一)工程建设情况1.供水管网铺设情况。按照《三亚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2013-2016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市共需解决全

市50个行政村300个自然村106408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自2015年10月审议以来,我市已完成供水主管道铺设的自然村数和受益人口从原来的221个76850人增加到241个84442人,占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比例从72%增加到79%;已完成村内支管网铺设的自然村数和受益人口由原来的169个54024人增加到205个64118人,占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比例从50%增加到60%;特别是已完成入户管网安装的自然村从原来的48个增加到了192个。截止到2016年8月31日,我市已彻底解决145个自

然村48274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情况。根据《实施方案》及市政府2015年2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市启动三亚市北部山区饮水安全工程,计划从岭曲拦水坝引水建设自来水厂,解决育才、高峰片区68个自然村14186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该项目

原水工程2015年审议时刚刚起步,截止目前已完成立项、节能审查、水土保持、水资源论证、地质灾害等前期工作,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净水厂及管网工程,已组织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整个工程预计2018年年底竣工并发挥效益。2016年,市水务局启动整村推进扶贫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解决北部山区雅亮、龙密及雅林等村委会应急饮水安全问题。项目分两批建设,目前已落实第一批项目资金578万元,截止10月15日,已完成工程量的40%,第二批项目已完成现场勘测设计,正在申请资金。

(二)资金投入情况

根据《实施方案》及《意见》,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以市

和区(管委会)财政投入为主。其中市水务局负责集中供水水厂以及应急解决用水项目的建设,资金来源为市财政;天涯水业负责集中供水水厂至自然村村口供水主管网的建设,资金来源为市财政;区(管委会)、村(居)委会负责完成村内管网、入户管网的建设,资金来源为区(管委会)财政或村(居)委会自筹,市政府酌情补贴;户内管网、水表及安装费由用水户自行解决,区(管委会)酌情补贴。据统计,2013年至2016年,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累计投资26119.6万元,其中市级财政安排资金21828

万元(含开行信贷),区级财政安排资金4291.6万元。2015年10月审议以来,市级财政共新增1078万元。其中,578万元用于解决天涯区三丹村、红卫村,育才生态区马独村、银那村、那介村的饮水安全问题;500万元用于天涯区梅村供水主管工程。初步统计各区(管委会)新增资金投入为:天涯387万元、吉阳372万元、崖州455万元、海棠259万元,育才受北部山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影响,2014年至今没有新增饮水工程及资金投入。

(三)维护管理情况根据《实施方案》及《意见》,天涯水业负责供水主干管到自然村村

口的管理,区、村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村内管网和入户管网以及单村、

联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运营管理。为方便维护管理和水费征收,减少各自然村之间的用水及分摊纠纷,我市要求天涯水业逐步给每个自然村报装开户设立总表。同时,部分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创新管理模式,如天涯红塘、华丽等村委会试点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队;天涯马岭社区居委会委托天涯盈润供水服务部管护;崖州区保港、镇海、梅联等村委会由天涯水业聘用劳务工负责管理及抄表到户,抱古村以及北岭大哺叭由区海水局试点聘请5人进行兼职管护。另外,为保证水质达标,市水务局与市卫生部门联合开展定期监测和不定期抽查,加强我市农村饮水水质监测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工程建设进度缓慢。按照《实施方案》,我市计划用4年的时

间解决300个自然村106408人存在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截止目前,彻底解决的不到一半。其中,天涯区原凤凰镇地区进度较为落后,原计划解决91个自然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际只完成村内管网50个,入户管网37个。同时,《实施方案》中涉及的北部山区饮水安全工程也才刚刚开始施工,各区还存在一些从2013年开始建设的项目,进度缓慢至今未完成审计,设计标准跟不上新的人口发展形势,出现水量水压不足等新问题。随着时间

的推移,新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断涌现,如吉阳区新增饮水不安全村庄

35个共11828人,我市农村饮水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二)资金落实不到位。目前,全市由市财政投入的农村饮水安全主管网已基本铺设完成,但由于各区财力有限,个别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重视不够,依赖等靠市级财政,年初预算时没有充分安排农村饮水建设资金,导致我市部分村的村内管网和入户管网建设资金不能到位,建设进度缓慢,更没有资金给用水户酌情补贴户内管网、水表及安装费。2016年,市水务局根据各区上报的村内管网和入户管网资金缺口,统筹各区共需市财政安排农村饮水建设资金8710万元,但由于种种原因,此项资金至今没有得到落实。由于村内管网及入户管网未能实施,或用水户不愿承担入户报装费无法通水,导致我市部分已建成的主管网由于长时间未能投入使用出现坏损。

(三)重建轻管现象严重。目前,我市大多数农村饮水工程由村民小组委托村民管理,由于村民业务能力不足、待遇不高、管理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部分村长期排查不到漏损原因,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据了解,我市有9处机井或引山泉加净水消毒一体化设备,由于丰水季群众用井水不缴电费停电闲置,加上无人管理,处于报废或半报废的状态。有些早期建设的农村管网,管材老化、漏损率高、水压下降、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如吉阳的六盘由于村内管道老化每个月损耗高达5000多吨;天涯的华丽村委会自5月通水以来,每月用户抄表和总表相差50%以上,其中6月份流失水量竟然高达15000多吨,经过排查维修,9月份的漏损量

仍然高达3628吨。

(四)农村水价高征收难。2016年,我市停发了村内管网和入户部分的日常管护及水费征收人员的补助(每人每月财政补贴300元),而部分区年初又未将管护人员的补助纳入财政预算,且无预留资金补助管护人员。因此,由于以水养工,管网漏损率大公摊多,再次加压又增加电费等问题,我市农村供水水价普遍偏高,每吨基本在3元左右。加上水表、管网坏损无人管护,各种施工漏损产生大量水费无法分摊,我市部分村庄水费难收、欠费严重。如原天涯镇人民政府和黑土村委会从2009年8月至2014年12

月止,共拖欠水费154万元,致使黑土村从2015年2月被迫停水至今;

吉阳区红花村委会拖欠历史水费21万元;崖州区水南高山村、南山二队、四马一、二、三队等村因欠费严重,也处于停水状态。

(五)水源水质状况堪忧。我市农村水源水质检测工作滞后,部分区水源地水质例行监测制度落实不到位,基本没有安排水质监测经费,未对

水源水质卫生安全进行跟踪及综合评估。由于城市开发、农业面源污染,

饮用水水库水源水质受影响,部分农村浅层地下水水质明显变差,不少农户缺乏保护意识,长期饮用未经检测的自打井水。一些列入开发未计划实施饮水安全工程的村庄,由于水质变化不能饮用产生了新的饮水问题,如已列入搬迁计划的海棠区三灶村三合组,需要启动饮水工程计划。另外,主要靠引山泉水、打机井或大口径井的育才和高峰地区,个别取水点周边由于种植大量芒果,受农药化肥影响,水源水质指标超标现象也屡有发生。^#~%&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鉴于2016年年底前,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6)中的目标任务已无法完成,建议我市重新调查摸清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明确各区

(管委会)实施对象和目标任务,总结上个实施方案中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新一轮的实施方案,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立责任状,全市各部门明确责任、强化管理,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争取再用4年的时间,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实现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全普及。并加快制定和出台《三亚市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

《三亚市农村供水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等,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饮水工程建设经常涉及到占用公路(省道国道)、市政道路、部队光缆等问题,

建议市水务局加强与各有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畅通联络渠道,提高沟

通效率,以免建设受阻推进缓慢。同时,针对有的村民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施了阻工、抢建、抢种等各种影响工程施工的行为,我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工程建设前的宣传、用水户告知和征求意见工作,发挥村(居)委会的协调作用,发动用水户积极参与,制定早拆早迁奖励机制。同时,建议市水务局加强与水业公司的沟通,协调解决中法供水与天涯水业供水管网产权移交不畅、开户报装先交费后开口导致的通水延迟问题。

(三)增加投入,提高补贴,切实解决饮水安全资金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我市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补贴范围,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保障工程管理服务到位。建议:1.市级财政要根据各区(管委会)财力实际情况,加大对各区(管委会)村内管网和入户管网的补贴力度,加快资金落实进度。2.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维护专项经费,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农村水利管护员队伍,

&*^#~

并增加水质监测经费预算,健全水质监测机制。3.饮水工程建设资金中各区

财政应负担的部分,必须在年初预算中足额安排,各区人大要加强监督力度,加大预算审查力度。4.各区(管委会)要加大对入户部分包括入户管网、水表及安装费的补贴,在建设村内管网时,工程预算直接做到户,推广智能水表,逐步实现先缴费后用水的管理模式。5.加大对育才、高峰等贫困偏远山区用水户及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的补贴,特别是加大对用山泉水加净化设备、需要二次加压等用水户的电费、水价补贴,切实减轻农户负担。

(四)理顺体制,强化管理,充分发挥饮水安全工程效益。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体制,做到建管并重,扭转我市目前轻管理轻服务的现状,建议:1.尽快对我市已运行的饮水工程开展一次全面大检查,排查漏损,检修维护,对于那些因管道老化无法降低漏损率的村庄,优先立项实施管网改造,逐步用PE管代替原来的PVC或铸铁管,保护资源、减少损失。2.调查统计全市各村农饮水历史遗留欠费情况,召开协调会,由市政府、区政府、村委会及水业公司按适当比例解决历史遗留的欠费问题,恢复通水,保证饮水工程的正常运行。3.在各区成立农村供水服务中心,开通客户服务热线,采用村委推荐或社会招聘的方式,组建农村水利管护员队伍,委托水业公司统一培训,推行绩效工资,建立考核机制,争取在新的工程建设前,明确管理人员,熟悉管网走向,提高服务水平。4.加大对盗用农村公共用水的打击力度,一经发现停水罚款或通过司法渠道加大警示作用。

(五)加大监管,防治污染,确保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建议市水务局与市卫生部门尽快联合对我市农村饮水集中开展一次水质检验和监测工作,特别是对农村饮用浅层地表水的水井水进行检测,确保广大农村群众喝的是放心水、安全水。同时加大水源保护工作力度,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有影响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和沼气池的建没,对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集中建设村垃圾处理中心和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确保饮水安全。我市有关部门、各区要提高对加强农村水质监测的重视力度,建立起水质检测机制,完善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报表制度,采用定期检测与不定期抽检相结合的方式,为群众放心用水、安心喝水提供保障。

关于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督查报告

2015年,常委会副主任邢孔祥带领教科文卫调研组对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现状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提出了合理布局基层医疗机构,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基层人才培养和引进,打破人才流动的约束体制,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等5条整改建议和意见。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

开展,根据2016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市人大常委会邢孔祥副主任带

领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督查组于今年9月对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现将督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落实情况

(一)合理布局基层医疗机构情况今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三亚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5年规

划(2016-2020)年》,按规划,我市在5年内(2016至2020年)将新

建大东海、金鸡岭、南边海、月川、海螺、东岸和红沙等7家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各服务中心根据人口和区域需求新设服务站不少于13个,并改造

和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实现每3至5万常住人口设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目标。根据《三亚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将新建整合现有农场医院改建医养结合卫生院3家,利用高峰南岛医院设置1家三级精神病医院(又称南部精神卫生中心)

(二)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情况

2016年审批配套建设的社区级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社区卫生服务站)

有12项,房地产建设项目最大配建卫生工作用房2232.74平方米,最小配

建卫生工作用房100平方米。海棠区林旺卫生院和藤桥卫生院于今年开工

扩建,扩建后林旺卫生院业务用房由2200平方米扩大到10000平方米,

藤桥卫生院业务用房由1000平方米扩大到6000平方米。今年,吉阳区增

设了占地1100平方米的海罗卫生服务站和占地150平方米的临春卫生服

务站。天涯区于今年共投入120多万元新建6个村卫生室。崖州区正筹集

资金建设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2015至2016年,海棠区新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三)加快基层人才培养和引进情况

市卫生局和各区卫生计生局全面加强全科医生培训、中医服务能力培训、院内感染培训和公共卫生知识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的规范化建设。如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名医

生通过1年的全科医生培训,诊疗水平得到提高,更好的满足了群众的就

医需求。

二、存在问题

(一)中心城区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亟待调整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常住人口14.5万人,流动人口9.1万人,

租赁业务用房1050平方米。其下辖的鹿回头服务站、月川服务站、大东海

服务站没有固定的业务用房。位于红旗街的河西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常住人口为9万人,流动人口为3.3万人,业务用房只有848平方米。其下辖的新建服务站、儋州服务站和南海服务已难于满足服务需求。服务人口数量太大,涉及区域广,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繁多,必须加快调整布局步伐。

(二)工作用房仍很紧缺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用房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河东、河西、三亚

湾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不达标,正在使用的服务站、村卫生室工作用

房面积有很大一部分未达标准。我市建设项目配建的公共卫生服务设施规划验收后,开发商随意更改用途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人事薪酬制度制约发展

一是在编人员干好干坏一个样,体现不出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以至于人浮于事。二是聘用人员队伍不稳定。三是医务人员配备不足。四是薪酬分配不合理。

(四)高峰育才地区医疗卫生工作有待加强高峰育才地区普遍存在医疗水平低、设备落后、医疗人才缺乏的状况。

加上区域面积广大,居住分散,交通困难,地处偏远,留不住人才,医疗

卫生工作难以开展。%#^*&

(五)农场与地方的卫生资源整合进展缓慢我市农场医院职工收入偏低,技术人员大量外流,设备陈旧落后,整

体服务能力不高。目前由于政策原因,工作进展缓慢,无实际操作。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快落实调整中心城区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进度

按三亚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5年规划要求,市、区两级卫生部门要依照相关规定,加快落实调整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工作,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补齐基层服务短板,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更好地为社区卫生服务,落实分级诊疗服务。

(二)切实解决建设项目配建的医疗卫生用房问题

一是要鼓励房地产开发项目积极配建服务区域的医疗卫生公共设施。二是要进一步明确配建的医疗卫生设施的管理主体为卫生局。卫生局要主动跟踪配建设施的建设情况。三是有关部门要落实对配建投资成本要通过土地价格或规划指标进行平衡。四是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要齐抓共管。

(三)建立符合基层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一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或者通过政府

购买服务的方式安排人头经费补助。二是区政府要加快基层医疗卫生人事

分配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吸引人才到基层服务。四是要落实基层医疗机构的自主权。五是完善培训机制。

(四)加强对高峰育才地区医疗卫生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山区扎根。二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

向山区流动。三是保证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每三年脱产到市级医疗卫生

机构培训3个月以上。四是加大用地规划和管理力度。

(五)加大对医疗卫生设备的财政投入目前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存在增配医疗卫生设备的需求。缺少设

备和设备老化势必影响基层医疗卫生的准确诊断和有关工作的开展,因此区政府要逐年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投入。

三亚气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促进我市气象工作,着力推动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的工作要点,常委会副主任邢孔祥率教工委调研组于6月27

日至7月8日对我市气象工作情况开展调研。期间,调研组听取了市气象局相关情况汇报后,先后实地考察了气象局综合业务楼、白鹭公园自动气象观测站、赤田水库自动气象观测站、六道岭气象综合观测基地、海南农业气象南滨试验站。通过调研,掌握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三亚市气象局现为正处级事业单位,实行海南省气象局和三亚市人民&~%*#

政府双重领导,以省气象局领导为主。现内设机构3个(办公室、业务处、

法规处)、直属单位5个(气象台、服务中心、综合气象观测站、雷达卫星站、防雷中心)。

目前,主要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及气象

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气象行业管理,资料共享,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气象灾害防御;重要气象设施建设项目的技术审查和设备计量检查;联防监测、预报、预警、灾害风险评价、成因界定等工作;农业气象服务、公益性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及与城市环境、自然生态有关的专业气象预报;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的管理利用及人工影响天气等等。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依法做好气象工作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一是气象法及其实施办法相继颁布实施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气象事业发展,先后下发了《三亚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通知》、《关于印发三亚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加强旅游安全气象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完善气象发展保障机制,推动我市气象工作全面开展;二是今年2月份,我市下发了《关于印发三亚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进一步健全灾害防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加强气象行政管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把建设项目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和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设为审批内部管理流程;四是每年利用“3.23”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有利时机开展宣教活动,提高社会对气象法律法规及防灾减灾知识的认知;五是市气象局近年来不

断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对加气站、加

油站、制冰厂等易燃易爆行业、场所进行防雷安全生产检查,责令不合格企业限期整改,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气象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我市多年以来按双重计划财务体制逐年加大经费投入,优化气象事业发展环境,着力推动我市气象事业

快速发展。六道岭气象综合观测基地是我国南部功能最齐全、规模最大的

气象综合观测基地,集地面观测、高空探测、辐射观测、酸雨观测、闪电定位、大气电场监测、GPS/MET水汽监测、风廓线雷达探测、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等为一体的观测系统。此外,我市已建成全市气象监测站网。中尺度自动气象站46个,负离子观测站10个,

闪电定位站4个,大气电场站10个,气溶胶观测站1个。建立完善了雷电预警服务、负离子监测服务、手机信息等发布系统,配备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车辆、移动气象观测站等设备,工作质量稳步提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气象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三)气象服务能力逐年提高。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及群众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要,我市气象部门改进服务方式,加强服务能力,努力做好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预警等工作,防灾减灾成效显著。目前,我市新一代天气雷达可监视4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台风、暴雨,

卫星应用系统可接收8颗卫星直播资料,风廓线雷达可探测高度范围60米

-3千米的大气水平风速、风向、垂直气流等气象要素。先进的技术不仅提高人工增雨作业的成效,也增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特别是多年来为我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了科学、准确、及时的决策依据,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专题、专项气象服务,为群众提供公众气象服务,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我市的工农业生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四)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多年来,市气象局注重可持续性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提高预报、预测、科研等核心气象业务的人员比例。另外,加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管理,支持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当前,我市气象人才队伍呈现高学历、高职称化。学历结构:研究生占17%、本科占52%、大专及以下占31%;职称结构:高级工程师占10%、工程师占34%、助工及以下占56%;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学习宣传还不够。气象法及其实施办法颁布以来,我市政府及气象主管部门在贯彻实施中做了不少工作,但在学习宣传方面做得还不够

主动深入,气象工作仍没有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一些群众甚至一些政

府部门对贯彻气象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气象部门只管天气预报,对预防气象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也缺乏深入了解。多数民众只是通过电影、电视等节目了解到气象灾害及所带来的危害,相关知识匮乏、自救能力不强。

(二)地方气象事业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据调查,市气象局的经费投入有三个渠道:一是中央预算资金;二是地方预算资金;三是开展以防雷为主的气象有偿服务。今年6月2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明确将气象部门承担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许可,整合纳入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统一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监管,这决定将导致市气象局的有偿服务收入减少90%以上,而中央关于新的气象事业单位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制定,造成经费即将面临不足,特别是人头经费无法保障,导致气象人才队伍不稳定,影响到三亚气象事业的顺利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2009年12月30日,省政府召开“研究农垦气象台站移交有关问题”的专题会议后,省气象局和省农垦总局先后联合下发了《海南农垦气象台站移交实施方案》、《关于农垦气象台站移交海南省气象局管理中涉及土地及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明确了移交的具体内容。目前,市气象局已完成南滨农场气象站人员和业务的接收工作,但土地移交手续至今尚未办理完成,导致农业气象南滨试验站无法申报中央为农气象服务项目;二是拥有三亚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系统的六道岭气象综合观测基地是全国5个卫星地面接收气象站点之一,可有效地监视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对天气气候分析、环境监测等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目前,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是一级站,三亚仅为二级站,气象监测设备、设施不齐全,监测水平还有待提升;三是我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209公里,海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但缺少沿海和海上气象监测设施,海上气象监测资料空白,海洋气象监测能力十分薄弱。@&%*~

(四)气象预报预测及灾害防御能力亟待加强。我市气象预报预测和防灾减灾能力虽较以往有明显增强,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我市又是台风、干旱、雷电等气象灾害高发区,受到超强台风、强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影响的可能性在加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也在增多,增加了气象预报

预测和灾害防御的难度,导致当前的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尚

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造成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还急需加强。如2005

年第18号台风“达维”造成全市受灾人口5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5亿元;

2012年第23号强台风“山神”造成全市受灾人口2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

3.245亿元;2013年第30号强台风“海燕”造成全市受灾人口28万人,直

接经济损失9.6亿元。四、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气象法律法规及防灾减灾知识宣教力度。市、区政府及育

才生态区管委会要重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宣教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对气象法律法规及防灾减灾知识进行宣教。通过干部培训、学校教育、阵地宣传、社区展览、村镇展示特别是广播电视等多种方式,促进气象法律法规及防灾减灾知识进课堂、入社区、下乡村,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不仅要唤起社会对气象工作的关注,还要确保气象灾害发生时,人们具备基本的应急避险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继续完善地方气象事业投入保障机制。气象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支持气象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地方气象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并根据发展的需要,逐步增加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建议市政府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加快健全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将气象事业经费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增加专项经费投入,在中央出台新的气象事业单位经费保障机制前,妥善解决我市气象经费即将不足而导致气象人才队伍不稳定的问题,确保气象事业顺利发展,切实提高气象为三亚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

(三)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加快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提高全社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市政府要协调气象、国土、住建和南滨农场等有关单位,尽快办理农业气象南滨试验站土地变更手续;二是升级气象卫星接收设备,充分发挥六道岭气象综合观测基地的卫星地面接收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建议由市气象局向中国气象局申请配备所需增加的卫星接收装备,我市财政解决配套设施建设经费;三是逐年加大我市财政投入,加快我市东部、南部海上气象站点建设,加强海洋气象监测能力。

(四)强化气象预报预测及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尽快引进华南区域数

值预报模式,加快推进本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集合预报应用技术研发,改进精细化要素预报的应用技术,发展雷达、卫星、地面自动气象站等多种资料快速同化分析技术,完善格点化、概率化、数字化、精细化的现代天气业务技术和产品体系,构建我市台风数值预报系统、集合数值预报系统、业务应用系统。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机制,落实完善移动应急指挥、移动监测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等应急装备,推动气象灾害防御专家、志愿者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同时要加大对气象灾害防御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推进防御工作全面落实。

三亚市足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研究探索三亚地区足球运动的发展模式,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动我市足球运动快速有序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工作要

点,常委会副主任邢孔祥带领教工委调研组于4月22日至5月6日对我市

足球运动发展现状开展调研。期间,调研组听取了市文体局、市教育局及市足球协会相关情况汇报后,先后实地考察市高级技工学校和18所中小学

校、3家社会办足球场,组织召开由足球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参加的座谈会2#~^@%

次。通过调研,达到了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查明原因、寻求对策的预期目的。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由政府出资建设并向社会开放的足球场2个(市体育中心11人制足球场和红树林公园6人制足球场);全市中小学校有足球场的65所(公办中学22所、小学38所,民办学校5所),球场面积共165140(公办中学83661、小学68029,民办学校13450);民营足球场地:万翔俱乐部笼式足球6人制场地4个、7人制场地1个、11人制场地1个;国兴体育

俱乐部笼式足球6人制场地8个;星月体育俱乐部笼式足球6人制场地4个。

据统计,我市现有社会十一人制足球队40余支,五人制足球队90余

支;中小学校园足球队约有20支。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财政经费及社会资本投入逐年加大。2013年,市财政投入足球赛事经费40万元;2014年,市财政投入足球赛事经费60多万元;2015

年,市财政投入足球赛事经费80万元,场地建设经费36万元。2016年,市财政预算安排了“校园足球”专项经费,为我市中小学开展足球运动提供经

费保障。三年来,社会资本投资足球运动项目建设共876万元。

(二)足球竞赛及赛事体系进一步完善。多年来,我市足球协会在市文体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完善足球竞赛及赛事体系,形成不同等级、赛制稳定、相互衔接的社会足球赛事体系,先后举办了迎春杯、团委杯、三亚联赛、企业杯赛等足球赛事。天涯区也多次举办足球邀请赛、校园足球联赛等赛事。通过竞赛,激发足球运动的活力和魅力,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正逐渐升温。

(三)足球竞技水平明显提升。2011年,我市足球队在省男子足球锦标赛获第二名;2012年,我市足球队在省四届体育运动会足球比赛获第四

名;2013年,我市足球队在省男子足球锦标赛、足球超级联赛分别获第四

名、第八名;2014年,我市足球队在省男子足球锦标赛、足球超级联赛分别获第七名、第四名;2015年,在“谁是球王”青少年校园足球海南海选赛,回辉小学获小学组冠军,市一中分别获高中组亚军和初中组季军。市少儿精英足球队在“我爱足球”中国民间足球争霸赛海南海选赛获得娃娃组冠军后,代表海南远赴武汉参加全国南区选拔赛,荣获第四名。

(四)“校园足球”发展成效突出。一是领导重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重视发展“校园足球”,且成绩突出。2015年暑假期间,我市选拔60名学生和6名教练赴广东恒大足球学校进行专业培训;二是创建“特校”。几年来,市教育局大力推进足球特色学校建设。2015年,市一中、凤凰中学、市九小、天涯中心校被评为海南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尤其是凤凰中学还被评为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三是开展校园足球竞赛。市教育局每年都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足球赛,有的中小学也各自举行各种足球竞赛,以赛促练,提高竞技水平;四是加大场地建设力度。目前,我市多数具备条件的学校都建设了足球场地。几年来,我市中小学运动场建设从资金投入到场地建设数量均居全省之首。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中国足球经多年努力,但进步小,影响力不大,足球人口少,与乒乓球、羽毛球等热门运动在参与的人数上相比差距悬殊。虽然我市近年来也重视足球运动的发展,但青少年能否参加足球运动大多取决于家长意志,而大多数家长在孩子发展中排斥一些对抗性强、易受伤的体育项目。另外,足球运动投入高、见效慢,致使多年以来从政府、社会、学校到家长、学生,对足球运动的重视、参与和支持、投入不够,管理体制和竞赛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了足球运动的发展。

(二)场地相对不足。全市公办中小学有足球场的60所,仅占40%,且部分球场面积不达标,有的还是原始土场。另外,有足球场的公办中小学向社会开放的仅有农村地区11所,而我市足球人口多数集中于市区,造成市区场地更为缺乏。个别学校热爱足球的学生较多,虽有场地,但数量、面积无法满足现实所需,几支球队拥挤着踢球现象时常可见。更有的孩子只能篮球场、小广场等空旷的水泥地上踢足球,容易受伤,相当危险。目前,市体育中心足球场使用率已达到超饱和状态,场地难以预定,社会反映较为强烈。而社会办足球场由于位置较偏、交通不便和品牌影响力等原因,场地使用率较低,只能通过为公益性足球赛免费提供场地和无偿开展足球培训活动来提高场地使用率。

(三)人才严重缺乏。目前,我市尚未建立足球人才培养、引进及考核评价体系,也没有引进过足球专业人才。足球教练员分ABCD四等级(D

级为最低级),而我市现仅有3名D级教练员。另外,足球专业裁判员也&@^%#

严重不足,多数足球赛都是由非专业的体育教师担任裁判,球赛期间争议频多。全市公办中小学只有专业足球教师28人(含外聘教师),有专业足球教师的学校11所,仅占全市公办中小学校的7.3%。因专业教师缺乏,多数学校无法开设足球课程,开设足球课程的学校12所,仅占全市公办中小学校的8%,有的学校只能让语文、历史等专业教师来担任足球教练。

(四)扶持力度不大。我市扶持足球运动的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缺乏,难以推动足球运动快速发展。一是我市“校园足球”因球场、教练、经费缺乏和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导致发展严重受阻;二是社会办足球场在推动当地足球运动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因球场维护成本较高,加上地租、税费等各项支出,在当前社会足球热情不够和足球人口不多的情况下,经营状况入不敷出,运转困难;三是由于有时资金不足,导致有的足球竞赛无法启动,又因地方足球竞赛高投入、低回报,难以利用民间资本实现足球竞赛。

四、建议和意见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区两级政府要将发展足球运动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相关任务要求。加快制定并实施我市足球运动发展规划,将足球运动改革发展与校园足球普及推广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市文体局要对市足协加强监管,及时调整充实,充分发挥足协作用。尽快理顺足球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足球训练、竞赛体系。组建市专业足球队,发动、引导社会力量,共建足球活动平台,举办各类社会足球比赛和活动,创新足球宣传方式,强化足球新闻管理和舆论导向,营造社会足球文化氛围。

(二)加快球场配套建设。市、区两级政府要结合我市及各区实际情况,加快编制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并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统筹安排,新建、改(扩)建专业比赛足球场和训练基地;要因地制宜,利用城乡荒地、闲置地、公园等建设一批简易实用的非标准足球场。社会资本投入足球场地建设的,应当落实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学校和社会对足球场地的共享和管理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学校向社会开放场地,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另外,要加强对足球场地的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占、损坏足球场地或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

(三)普及推广校园足球。尽快制定并实施《三亚市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我市校园足球运动。一是加大投入。要为

校园足球顺利开展提供经费保障,完善保险制度,提升安全保障水平;二

是加强创“特”力度。创建一批新的“足球特色学校”,创建一个“校园足球学校特色区”;三是加强足球教学。要把学习、训练、成绩、奖励与升学相挂钩,并纳入教育系统评估体系;四是加强足球训练和竞赛。健全训练制度,完善竞赛机制,使校园足球竞赛常态化;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制定及落实专业足球教师配置计划,实施足球教学激励机制。当前,要尽快摸清各中小学校专业足球教师紧缺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在岗体育教师学习培训或聘用校外专业足球教练开展课外训练。

(四)加强足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制定及实施我市足球人才引进计划。要根据我市目前足球人才紧缺状况,引进高层次和高水平的足球人才,充实我市足球专业人才队伍;二是拓展足球运动员成长渠道。要增强人才培养意识,加大培养力度,完善选用机制,畅通优秀苗子成长通道,多渠道造就优秀足球运动员;三是加强足球专业人才培训。建立完善多等级、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加强对足球教练员、裁判员等专业人才的培训;四是提高足球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建立完善管理人员培养、培训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五是推动足球运动员转岗就业工作。搭建退役足球运动员再就业、再发展平台,支持其经过培训和考核,符合条件的可转任足球教练员、裁判员、指导员、讲师,或进入各类足球组织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

(五)促进足球产业发展。一是加快发展足球产业。加大足球市场开发力度,通过打造赛事品牌、开发足球附属产品、培育足球服务市场和足球旅游等,建立完整的足球产业链,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兴办足球产业的格局;二是促进足球产业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以民营资本为主体,依托三亚独特的气候及地理环境资源优势,建设综合型足球产业基地。将发展足球冬训基地、足球培训与度假休闲结合,组织和吸引国内外的队伍和足球爱好者到我市集训、培训和度假;三是鼓励建立职业足球俱乐部。支持我市企业投资建设职业足球俱乐部,充分发挥俱乐部特有的龙头作用,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培育稳定的球迷群体和城市足球文化。

落实市人大代表视察三亚学院报告中的意见和建议情况的督查报

2015年3月份,市人大代表视察了三亚学院的建设情况,形成了《市人大代表视察三亚学院的报告》,提出了研究制定互惠合作措施、加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供水供电问题、严格执行用地控规管理等4条意见和建议。今年,为了加快落实代表意见和建议,市人大常委会邢孔祥副主任于3月7日至11日率教工委督查组对落实代表视察三亚学院报告中的意见和建议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督查组实地考察了教学场馆、图书馆、实训中心等设施设备及学校教学管理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该院负责人情况介绍,征集了市教育局、高校工委的意见和建议,现将督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代表意见和建议的情况

(一)研究制定互惠合作措施的情况。一是市政府已将“积极推动省市共建三亚学院”列入2016年政府工作计划,为重点共建项目建设夯实基础;二是市政府已同意与三亚学院共建“三亚学院科技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大力支持三亚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科研立项、成果推广及转化应用;三是三府办函201528号明确提出:“今后我市在学院的项目审批、项目的市政配套等方面做好服务,对于符合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项目,三亚学院可申请我市专项资金的支持。可参照琼州学院图书馆的方式,将三亚学院图书馆合作建成三亚市第三图书馆。可将三亚学院纳入今后学校体育场馆修建的计划中,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帮助三亚学院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四是三亚学院针对三亚市产业升级发展需求,已制定了系列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技能培训项目建设计划,正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逐步落实;五是三亚学院教职工的初中适龄子女已划片就读于市一中,小学适龄子女可通过致函学校就读于市五小。

(二)加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的情况。一是在学院安全保卫部门和属地公安机关的密切配合下,周边的抢劫、故意伤害等恶性刑事案件的发案率有所下降;二是经过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多次整治,学校东区大门外违规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三是加大学院周边路面车辆稽查力度,车辆违章行驶现象有所减少。

(三)解决供水供电问题的情况。经过市政府的大力协调沟通,三亚学院水电供应已基本正常。一是海南天涯水业(集团)已把三亚学院列为

重点用水保障单位,进行大客户管理,并制定专门的供水保障预案;二是

三亚供电局对学院的专用线路、配电房、变压器进行了检查,并向学院送达了《关于三亚学院变配电设施检查情况报告》和《关于三亚学院电气系统设备安全隐患整改会议纪要》,确保学院用电安全。

(四)执行用地控规管理的情况。据了解,市规划局早在2005年、2009年就已分别组织编制了《三亚学院暨落笔洞项目总体规划》、《三亚落笔

洞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自规划实施以来,该片区范围内的一切土地利用、项目建设活动,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

规要求,严格遵照规划审批。该片区规划中主要用于三亚学院发展建设的

高等院校用地更属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得随意更改为其他用途。三亚学院也自筹资金修建了保护性围墙,并定期组织学生志愿者进行卫生打扫活动,确保落笔洞遗址原有风貌不受破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互惠合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省市共建三亚学院计划已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有些共建项目的资金还未明确,相应的政策、措施还未制定和启动;一些共建项目的立项、报建、审批工作进展缓慢,尚未有阶段性成果;个别共建项目仍停在征求意见中。虽然可以通过致函方式,安排三亚学院教职工小学适龄子女在市五小入学,但仍无法满足该院教职工小学适龄子女入学所需。

(二)校园周边环境有待加大整治力度。一是学院周边的抢劫和故意伤害等恶性刑事案件的发案率仍居高不下。据统计,2015年发生针对学院师生及公共财物的治安、刑事案件共59件,只侦破14起,破案率有待提高;二是学院周边存在大量的无证餐饮经营点,“翻墙毁墙”入校送外卖现象时常发生,不但扰乱了学院的日常管理秩序,也给学生的饮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三是虽然在学院周边部分路段设置了水泥隔离桩,但设计不合理,反而导致通行路面相对过窄,已发生多起车辆避让行人而撞上隔离桩的交通事故。尤其是经常过往学院南北校区之间公路的工程车绝大多数是进出学院北面采石场的重卡,又由于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足,去年12月份,吉阳区执法局拆卸了由市住建局在公路上修筑的限高杆,至今尚未有妥善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导致满载工程车频繁过往和空载工程车高速行驶的现

象又死灰复燃,造成灰尘时常满天飞、路基下沉和路面损毁,严重影响学院周边的环境和危及过往师生的生命安全。

(三)用水及加压泵房费用分摊问题有待协调解决。经过市政府的大

力协调,目前学院用水用电已基本得到保障,但因历史遗留问题及地理位

置条件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向三亚学院供水是位于学院路旁的加压泵房,据三亚学院反映,经该加压泵房供水的单位不仅只有学院一家,但泵房的电费和维修管理费由学院独自承担,费用分摊不合理;二是三亚学院处于供水管道的地势高端和末端,虽有加压泵站和相关的应急办法,但在市政水压过低时,学校用水较为困难,学生反映较为强烈。

(四)用地控规管理措施有待完善和落实。《三亚学院暨落笔洞项目总体规划》、《三亚落笔洞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虽然早已出台并实施,但落笔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具体的保护措施至今尚未确定及落实,未能更好地加强用地管理和保护利用。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快落实共建项目。由于共建项目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建议市政府加大组织推进力度,逐一细化共建项目,一一明确部门职责,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建设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各行政审批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共建项目要给予大力支持,提前受理,主动服务,简化程序,加快推进、加快办理。

(二)继续加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一是要强化治安防控工作,加大案件侦破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三亚学院也要加强校园安保力量和内部防范措施,及时与警方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加强学院周边餐饮点的工商登记、餐饮卫生检查等监管工作,为学生提供餐饮安全保障。尤其是吉阳区政府和三亚学院要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合理安排商业网点,满足师生的生活需求;三是市区两级政府要制定治理的长效机制,彻底解决学院周边交通安全和路面损毁、环境污染的问题。

(三)妥善解决用水及加压泵房费用分摊问题。由于三亚学院处于供水管道的地势高端和末端,在市政水压过低时用水较为困难,建议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与三亚学院共同研究协商,重新铺设或从城市新建的供水管道中加建一条供水管道,彻底解决学院用水困难问题。同时,对向三亚学院供水的加压泵房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合理分摊泵房日常运转费用。

(四)加快完善和落实用地控规管理措施。市规划局要严格按照市政府批复实施的规划管控要求,对三亚学院暨落笔洞片区内土地开发建设活动进行管理。特别是要尽早确定及落实好落笔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具体的保护措施,加强用地管理,严禁非法侵占。同时,要深入研究探索,在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加快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关于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为了掌握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情况,找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进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常委会副主任邢孔祥率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调研组对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现状进行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情况。全市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农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共182家,其中卫生院

11家,农场医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1家,农场卫生室(所)26家,村卫生室126家。

(二)人员情况。2014年底,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工作人员1645

名(包含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农场医院、卫生队),其中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编制624名,现有在职人员

831名;农场医院在职人员662名;乡村医生126名,农场卫生队人员26

名。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804人,其中执业医师384人,执业(助理)医

师155人,注册护士265人;高级职称4名,占卫生技术人员的0.5%;中级职称81名,占卫生技术人员的10.07%。

(三)床位编制情况。2014年基层医疗机构编制床位408张(含农场医院),占全市实际开放床位数的11%。

(四)医疗卫生服务情况。2012至2014年这三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门急诊总诊疗人次分别为569757人次、1153863人次、1310531人次;住院量分别为2191人次、1769人次、1295人次;无住院手术病人。各基层医疗单位均承担慢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公共卫生服务服务经费逐年增加,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50元的补助标准,为全省最高。

(五)医疗业务收入情况。最近三年(2012至2014年),全市医疗业务总收入(包括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和农场医院等单位)每年分别为4370.2万元、4535.1万元、4995.9万元。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2000年我市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5年和2007年分别启动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10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合并为居民医疗保险,由人社部门管理。

至2014年,全市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99%,筹资标准达到成人460元/人,未成年人410元/人,住院补偿比为:一级医院90%、二级医院75%、

^%&@*

三级医院65%,最高支付限额15万元。实行重特大疾病保障工作,将妇女

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和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等21种疾病治疗纳入重大疾病范围;实行病种限价,提高重大疾病住院报销标准(包括儿童重大疾病);对重度残疾、低保人员和城镇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困难群体参保缴费个人部分由财政全额代缴;实行应急医疗救助制度,对三无人员、无支付能力需紧急救治人员实行应急救治,费用由财政负担。我市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设施。近三年来,投入1505万元完成保港分院综合楼、河西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楼等医疗机构的整体改造和扩建,总面积达5392.7平方米;投入1300万元为基层配备B超、血液分析仪等医疗设备;投入400万元为村卫生室配备中医治疗设备。至2014年底,

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用房面积为34988.78平方米,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卫生院、农场医院工作用房面积为29775.78平方米,村卫生室、社区

卫生服务站、农场卫生队工作用房面积为5213平方米。

(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从2010年起,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取销药品加成。14家政府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6家村卫生室、5家农场医院纳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2014年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销售金额达到药品总收入的87%,全市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比例为96%,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市财政补偿经费50.2万元,实现了医改目标。从2011年起,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一般诊疗费制度。目前卫生

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诊疗费为10元,其中医保支付8元,患者自付

2元,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为6元,其中医保支付5.5元,患者自付0.5元。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医用耗材均从省级药品招标平台上采购、集中配送。通过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一般诊疗费制度,基层医疗机构的逐利行为、医疗费用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体现了公办医疗单位的公益性,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制,加强协调统筹和监督指导,同时推进公共卫生团队服务模式,把村医列入团队成员,促进项目的开展。落实计划免疫、精神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孕产妇健康管理等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2015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为51元,为全省最高,2014年我市荣获“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全面完成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两癌”筛查、农村贫困妇女住院分娩补助等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截止2014年底,累计为48.7万余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占常住人口的66.5%,

儿童免疫接种建证率为100%、入册率为99.8%;“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

97.6%、单苗合格接种率95%以上,规范化接种门诊覆盖率90%以上。2014年全年无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6.23‰,5.08‰、8.13‰,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发生,妇幼各项工作指标均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达到先进地区水平。

(五)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一是推进基层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制定了《三亚市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实施方案》,将村医生纳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团队,基层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目前全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开展团队服务,团队人员由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构成,定期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西岛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紧密型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目前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已实行了统一规范管理、统一业务指导、统一工作考核、统一培训和统一药品采购与调配5统一管理。二是提高村医补助标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

性。从2013年起,我市村医补助提高到1150元,边远地区增加30%,其中450元为固定补助,700元以绩效考核方式发放。三是加快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各区和原镇政府积极落实《关于明确三亚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责任分工的通知》要求,共同出资建设村卫生室和对一些建设项目进行改造。目前全市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已达118家,达93.7%。四是严格村医准入。严格执行村卫生室的人员必须具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制度。

(六)完善人事薪酬分配制度。我市2011年启动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制

度改革,截至2015年6月,政府办的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了绩效工资,完成了岗位设置、人员分流、院长(主任)领导班子公开竞聘工作,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基本稳定。2015年1月起,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实行新的分配机制,把原来的奖励性绩效从30%调整为70%,基础绩效从70%调整为30%,并规定业务收入结余部分的50%可作为绩效再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办法由原来每三个月发放一次调整为每月发放一次,进一步充分地调动人员积极性。

(七)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公开招聘基层专业技术人员。2013-2014年共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录专业技术人员108人。二是从市级医疗机构

选派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28人,对口支援和定向帮扶基层医疗机

构。三是加大培训力度。近三年来共选派400多名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

骨干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进行业

务能力提升培训,对1730名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进行业务能力提

升培训。其中,MHA核心课程培训100人,卫生管理培训140人,进修培

训90人,内部专项培训1400人。同时还举办了中医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及护理服务管理培训、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等一批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共计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通过加大人才培训和招聘力度,我市基层医疗机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

(八)推进信息化建设。三亚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一期投入近600万元,对居民健康档案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期计划投入1300万元,于今年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将实现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与居民健康相关信息的业务链接、协同和信息共享,推动建立综合监管、科学决策、精细服务的新模式,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高工作效率。

三、存在问题(一)人员编制不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

(中央编办发200696号)规定:“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师

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全科医师与护士的比例,目

前按1∶1的标准配备。其他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总数的5%。具体某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编制,可根据该中心所承担的职责任务、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等因素核定”。按规定要求,每万人口配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11至12名工作人员。国家医改从2009年起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工作量大,应增加公共卫生工人员,工作人员编制应该增加至每万人口配备13名以上。目前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管辖常住人口按68万计(全市包含农场常住众人口为74万),市属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人员应为884名以上,但现编制为624名,差距较大,表现为各基层医疗机构存在大量聘用人员问题。

(二)人员素质整体偏低。技术力量薄弱,是我市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的现状。基层高级职称人员只占卫生技术人员的0.5%,中级职称只占卫生技术人员的10.07%;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无高级职称,学历普遍偏低。基层生活条件艰苦、待遇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吸引不了人才到基层工作。近二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空余编制通过公开招聘很难招到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招聘岗位报考人数达不到规定比例,只好取消招聘岗位。通过公开招聘录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因为基层工作生活条件较差等原

因而辞职。取得高级职称的人员也不安心基层工作,都想调动到上级医院。&@~%*

(三)工作用房不足。老城区设立的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用房均未达到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用房标准,且差距较大(要求1800平方米以上)。如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租房开展业务,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也是租房。随着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工作用房不足和设备配套陈旧、低端的矛盾日趋突出。

(四)薪酬分配制度不够完善。尚未建立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目前各基层医疗机构没有完全的薪酬分配自主权,主要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量化考核标准;缺乏支持性财政分配政策;缺乏奖励性绩效再分配的权力。医疗业务收入、公共卫生服务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能全部列入医疗机构业务收入再次分配,不能取得项目中规定的工作补助,只有聘用的人员才能领取该部分补助,不能提高在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农场卫生资源与地方未整合。我市5家农场医疗机构整合的问题特别突出。从地域上考虑,育才卫生院和立才医院、荔枝沟分院和南新医院、高峰分院和南岛医院有必要全面整合资源,由于政策原因还不能整合。农场医院职工收入偏低,技术人员大量流失,设备陈旧落后,服务能力不高。

四、意见和建议

(一)合理布局基层医疗机构。市区两级政府要制定专项基层医疗机构用地规划,在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中必须留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用地或工作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建设用地5-10亩为标准,工作用房5000

平方米以上为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按工作用房400平方以米为标准。对

农场医疗机构与地方医疗机构的整合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利用现有农场医疗机构的土地资源,合理布置我市基层医疗机构。~@#&%

(二)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

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中央编办发200696号)规定,要按3―5万常住人口设立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设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聘用人员实行同工同酬,机构落实编制时按考核方式优先入编。新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按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给予核定的人员工资、社保经费专项补助和基本建设、设备配套、机构运转等经费,薪酬按现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配制度执行。

(三)加快基层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是市区两级政府要制定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收入分配的倾斜政策,特别是育才、高峰等山区的优惠政策,

@^*#%提高技术人员福利待遇。二是完善培训机制。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基

层医疗机构技术人员定期培训指导意见,督促区级卫生部门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每三年脱产到市级医疗机构培训3个月以上,培训经费由各区财政给予保障。三是优化人才招聘政策,拓宽招聘渠道。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对中级以上职称的医护人员以考核的方式单独进行招录,考核合格给予入编。

(四)打破人才流动的约束体制。我市的医疗机构和人员,均存在全额编制和差额编制的规定,人员从差额编制机构向全额编制机构流动受到限制,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打破这一约束机制,才能促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五)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一是切实发挥绩效工资的奖惩激励作用,制度上要给予基层医疗机构主导分配的权力,以调动人员积极性。二是将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收入结余部分调整至适当比例用于再次分配。三是公共卫生服务收入应列入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收入,解决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补助不公问题。四是取消现有基层医疗机构全额、差额筹编制机构的区别,统一为全额编制。市区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有权对本系统内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配,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

三亚市义务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市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快速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的工作要点,

常委会副主任邢孔祥组织教工委调研组于今年6月29日至7月24日对我

市义务教育情况进行调研。近一个月来,调研组召开了由市教育局及各区分管领导参加的汇报会1次,在各区召开有各区分管领导和教科局局长及

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参加的各类座谈会12次,实地察看和随机抽查的中小

学校分别为13所和7所。通过调研,达到了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查明原因、寻求对策的预期目的。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155所(公办学校137所,民办学校16

所,部队学校2所);在校学生91462人(公办学校73064人,民办18398

人);专任公办教师5612人(特级教师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省、

市级骨干教师分别为31人、344人)。我市1997年通过海南省“两基”评估验收达标,2002年通过国家“两基”验收。近年来,先后获得“海南省‘两基’先进县市”、“全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海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市县”、“海南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先进市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强化政府职责。一是每年都召开市长办公会议、联席会议、年度教育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二是不断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近年来,我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保持在99.8%和98.5%以上,巩固率分别保持在99.5%和98%。三是我市2012-2014年教育总投入分别为20.9亿、22.7亿、20.4亿,实现投入“三个增长”。四是率先在全省实施农村贫困中小学生营养工程,共有146所学校46344名学生受益。五是制定《三亚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暂行规定》,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六是我市特殊教育学校于2014年9月正式开学,招收智障、聋哑学生3个班共36人。

(二)改善办学条件。一是2012-2014年,我市教育基本建设总投入

18.87亿元,建设面积318377。二是2012-2014年,撤并完全小学5所,新建市十小,兴建过岭、天涯中学合并项目,完成市四中新校区搬迁工作。三是2012-2014年,投入1.73亿元购置全市中小学图书、教学(实验)器材、多媒体等设备。四是加大规范化学校创建力度,现有省、市级规范化

学校分别为11所、125所,分别占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8.03%、

91.24%。今年,又向省教育督导室申报9所省级规范化学校。

(三)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优秀教师的挖掘和培养。二是及时调整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招录人才充实教师队伍。2012年以来,招录教职工共252人。三是组织校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前

往省外参加各种培训及跟岗学习,共培训人员1685人次。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市培等培训,共培训教师36200人次,培训率达100%。

(四)优化教育资源。一是建立健全捆绑考核奖惩机制,将15所城区

强校和15所农村弱校分别结成对子,在学校管理、校本研训、教学交流、教师培养、学生发展等方面结对帮扶。二是采取市九小托管月川小学、市七小托管丹州小学的做法,提升教学相对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三是与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将市二中等六所中小学校作为北师大“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与上海长宁区教育局合作,强化我市教育教学指导工作。

(五)实施细化管理。一是加强学籍和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海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实行划片就近入学。二是抓好学校周边环境整治,落实中小学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三是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深化课程改革,完善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四是市教育部门每年都与各中小学校签订《教育教学目标管理责任状》,促使各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地区中小学分布广、数量大、基础差、底子薄。虽然我市近年来对农村教育加大了投入,但因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和城乡教师福利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对比的优劣情况,城乡教育差距悬殊状况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于是城区强校越办越好,师资力量越来越雄厚,得到的优质生源也越来越多。民办学校自主办学、机制灵活等方面拥有公办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师资和生源有所保障。而农村普通公办中小学师资流失,生源锐减,越办越弱。另外,城区人口激增,又没新增建学校,反而撤掉南海小学和航运小学,加之农村家庭有条件的生源都往城区公办或民办学校挤,是造成城区班额过大而农村班额过小现象的主要原因。如市七小平均班额约70人,丹州小学平均班额约52

人,而海棠区兵村小学平均班额不足7人,吉阳区上抱坡小学最小班额仅2人。@%&*^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整体专业结构不合理。语文、数学等专业教师较多,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电脑、心理咨询等专业教师

较少。如绝大多数学校均按规定设置心理咨询室,但因专业教师缺乏如同

虚设。二是专业教师校际之间配置不合理。如有的学校同一专业教师较多,有的学校同种专业教师却很缺乏。三是紧缺专业的教师区域之间布置不合理。如英语教师多数集中于原镇中心小学及市区学校,其他农村小学却很缺乏。四是教师数量分布不合理。如在同一地区,有的学校超编,有的学校却缺编,造成结构性缺编现象。五是农村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据各区反映,有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

(三)有的农村学校建设滞后和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一是有的农村学校由于建设规划或撤并等原因,学校建设滞后。如海棠区因当地建设规划等原因造成部分学校难以按标准化进行建设,特别是林旺完全中学筹建工作进展相当缓慢,建设规划至今尚未落实,在短时期内建成并招生将无法实现。二是个别农村学校教学配套设备缺乏,相关课程开设难。如高峰初级中学缺乏计算机,难以按标准开课。三是农村公办教师尚未享受到保障性住房福利,后顾之忧无法解决,教师意见极大。据反映,有些农村退休教职工占用学校工作间不肯搬出。四是边远山区条件艰苦,教师生活单调、出行困难且费用较高,仅靠农村地区300元的补贴,@*#%~

难以留住优秀教师。据统计,育才生态区从2012年以来调往城区的中小学~^*%&

教师近30名,且多数是优秀骨干教师。

(四)校园环境及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一是一些学校周边占道经营现象严重,上放学期间,人车混杂,行走困难,师生安全难以保障。二是校园周边绝大部分流动饮食摊点无证经营,甚至向学生出售过期、变质及“三无”食品,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三是个别学校周边环境恶劣,导致师生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如离育才初级中学不远处有一所胶厂,时常散发出令人头晕作呕的臭味。四是有的学校周边存在网吧、KTV等场所,不利于学校日常管理。五是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破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和谐校园建设,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六是我市中小学生驾驶两轮摩托车或电瓶车上放学现象普遍,且多数不戴头盔,有的不按交通规则行驶,开快车甚至互相赛车,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严重威胁到整个社会的交通安全。

(五)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初中阶段辍学现象比较突出。因绝大多数学生及家长“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观念造成我市普高学位更为缺乏,而边远山区教学质量相对较差,多数初中毕业生根本无法升入普高教育阶段,再加上学生厌学或受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等原因,导致边远山区初中阶段辍学率比其他地区要高。如育才初级中学2012年、2013年、2014年辍学

率分别为6%、5%、3%,高峰初级中学2012年、2013年、2014年辍学

率分别为4%、5%、5%,达不到《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初中阶段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的要求。

四、意见和建议

(一)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政府要从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结合当前编制我市“十三五”发展规划之机,制定我市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倾斜,尽快缩小城乡校际之间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义务教育指导和督导力度,对各学校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我市正式撤镇设区后,根据撤镇设区的事业机构调整要求,市教育局也于今年初把多数公办学校成建制整体移交区级政府。同时,市财政也随着下划管理。因此,各区政府要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尽快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健全组织协调机制、部门联动机制,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尤其在学校项目安排、建设用地、经费拨付、编制管理和师资配置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

(二)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一是尽快制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教师定期轮换制度,在教师流动范围、对象、条件、程序、待遇、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二是改革教师岗位管理制度,破除教师合理流动的障碍。建议在有条件的区试行义务教育“学区制”,探索建立学校“共同体”和集团化办学。三是农村中小学编制总量要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定期调整,实行宏观控制、动态管理。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要求,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核定,通过调剂编制、人员配备等方式确保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学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严禁变相占用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四是建议市政府和师范院校加强合作,根据我市农村边远地区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五是各区要尽快摸清各辖区区管学校专业教师紧缺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在岗教师学习培训紧缺的专业,保障学校正常开课。

(三)改善提高农村地区教师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一是市政府要尽快协调各区及相关职能部门,妥善解决当前农村教师最关注也是反映最强烈的保障性住房问题,让广大农村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安心工作。二是全面落实农村教师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

形成越偏远、越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三是对农村边远学校和薄弱

学校在职称岗位设置及教师培训、进修、晋级、评优、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特别是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时给予优先照顾。四是继续完善农村地区教师周转房建设,妥善解决有的农村学校教师用电、用水和用餐困难问题。

(四)加大校园环境及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整治力度。各级政府及育才生态区要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治理的长效机制,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定期考核,严格问责。坚决纠正在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以罚代管、重罚轻管的问题。对突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采取有力措施,边整边改,边改边治。当前针对校园暴力问题,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全社会认识到校园暴力的严重程度及危害,推动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配合,特别是学校要与辖区公安机关建立防范、联动机制及主动出击,采取预防为主、防打结合措施,严厉打击参与校园暴力的校外社会人员,还学生一个和谐、友爱、尊重、平等的校园环境。针对学生驾驶摩托车、电动车上放学的安全问题,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措施,全面开展中小学学生骑摩托车、电动车情况的专项查摆教育活动,加大严禁中小学学生驾驶摩托车、电动车上放学的宣传力度,同时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要加强合作,常抓不懈,重在实效。

(五)强化边远山区初中阶段控辍力度。各区要根据《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控辍力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各村(居)委会要协助做好工作,组织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要把控制边远山区初中阶段辍学作为工作重点,明确政府、学校、家长在“控辍”中的任务,实行目标管理。学校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及时掌握学生去向,做到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同时,要努力提高边远山区初中阶段教育质量,加快我市普高学位建设,妥善解决一些初中毕业生因升普高无望而导致辍学问题。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招聘应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职业。

关于我市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市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进一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并为今年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农村饮水安全专项工作报告提供参考,根据常委会今年工作安排,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委在符德安副主任的带领下,于7月下旬对我市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建设,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13―2015年8月,市区财政累计投资11697万元,完成了饮水安全工程51宗。其中,2013年实

施完成了天涯区华丽、过岭、文门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宗,市财政资金

投资4835万元;2014年实施了吉阳区大茅、中廖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

宗,市财政资金投资4335万元;201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9宗,市

财政资金投资2527万元。

2013年9月11日,市政府制定并印发了《三亚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2013-2016年)》(三府〔2013〕156号)(以下简称“方案”),2015年2月24日印发了《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三府201528号)。目前,在城乡供水管网周边5~10公里范围内、高程在50米以下的区域均采用铺设自来水管网。另外,为了解决育才、高峰片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规划新建岭曲水厂。天涯区三用村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不能打井,就采用引山泉水加安装消毒设备设计方案,并配套供水管网,解决了该村86户42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截止2015年8月31日,供水主管已覆盖到的自然村有221个76850人,

其中已安装村内支管的自然村有169个54024人,已安装入户管道的自然

村有48个17380人。二、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饮水安全工程进展缓慢,饮水不安全人口依然较多。截止2012

年12月31日,我市农村饮水不安全的共有50个行政村300个自然村

106408人,其中,原海棠湾镇5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1711人,吉阳镇9

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17731人,凤凰镇10个行政村91的自然村30752

人,天涯镇6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26364人,崖城镇12个行政村39个

自然村20173人,育才镇8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9677人。经过2年多的

努力,至2015年8月底,我市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解决17380

人饮水安全问题,仍有89028人饮水不安全,只占目标任务的16.33%;供水主管还没有覆盖到的自然村有79个29558人,尚未铺设村内支管网的

自然村还有131个52384人,还未解决入户管网问题的自然村有252个

89028人。要想如期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任务目标,难度是很大的。区政府、管委会和村委会负责村内支管和入户管网的建设和管理,但各区计划安排投入配套资金不落实,造成工程主干管铺设至自然村口后,村内管网及入户管网还没有实施,无法及时发挥工程效益。如崖州区的北岭村、南山村3-10组和赤草村饮水安全工程至今未开展施工。天涯区华丽、过岭、

文门、塔岭、红塘、水蛟等村的供水主管和村内支管已于2014年底完工,但入户管网至今还未完成。近两年村民不断建新房,不同程度破坏地下支管网,造成财政资金重复浪费,影响工程效益发挥。梅村和桶井村供水主管工程属于2015年度项目,但至今市财政资金还未落实。

(二)管理体制存在弊端,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存在。我市已完成一批农村饮水工程,工程建成之后运行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日常管理无专门机构和人员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及引导。目前,各区管理不一,有部分自来水管网通水的村庄,天涯水业(集团)公司只负责抄表到村委会总表,由村委会聘请管理人员抄表到户收费,经济发达的农村,有人愿意承包管理,运行良好,经济落后农村,水费难收,没有人愿意承包管理,被迫停水;部分运行多年已经通水的工程,管道和设备老化严重,原有管材多用PVC管,抗压能力差,易破损,渗漏损耗量大,水压不足,自来水供应难以保证,入村总水表读数与各用户水表读数总和相差较大,公摊费用高,群众意见大,导致部分村庄虽已通自来水,但由于未缴水费而造成停水。调研发现,自来水出厂价1.35元/吨,农民要交2.00-2.80元/吨不等,无形中增加农户的负担。目前我市部分通水村庄各自聘任管理人员,报水务局核准,每人每月财政补贴300元。由于待遇低,积极性不高,管理水平及经济制约,业务能力不高,管理粗放,管道及设备出现故障和损坏,无法维修,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三)部门统筹协调不够,工程建设阻力较大。部分工程因涉及占用公路(省道国道)、市政道路、部队光缆等问题,因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导致工程建设受阻,推进缓慢。据反映,7月21日调研组一行到海棠区升昌村对饮水工程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组离开之后,在路面上工作的挖掘机司机便被公路部门的人拿走驾驶证,施工不得不停下来;有的村民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施了阻工、抢建、抢种等各种影响工

程施工的行为,妨碍工程的建设进度;有的工程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难

度较大,旷日持久,推进阻力重重,进展缓慢。此外,据反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管铺设好之后,报装开口特别难,村委会要报装开口,必须要先交现金,中法公司、水业集团收到现金以后才同意开口。这种做法不符合财务规定,难于报账,给各区各村委会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四)工程运行成本普遍较高,影响工程效益发挥。我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部分村庄,自然条件比较差。如育才生态区由于地处山区,旱季雨季分明,水源地的水量随季节随年份发生变化,对于取水主要为山泉水或地下水的饮水工程来说,水源的不稳定多少影响到了工程项目的效益。因当地地势不平,即使以山泉水为原水供水到户都需要增设加压泵等设施,而抽取地下水和水库水成本更高。群众在丰水季节宁愿使用原来的简易水井水也不愿意缴纳高昂的水费,很多饮水工程就是因为收不上水费被停电,供水工程设施闲置,造成很大的浪费。育才水厂经物价局核算,供水成本达到4.82元/吨。审计数字表明,育才水厂仅2014年亏损就达

45.42万元,如果没有财政补贴,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五)农村饮用水源缺乏有效保护,水质令人堪忧。目前我市大部分农村人口饮水问题主要是依靠各自在池塘边或低洼处打井过滤浅层地表水解决,农民饮用水水质状况不容乐观。一是有很多村人畜共用水源,临近的厕所和牲畜粪便离水源太近,周边农田中的农药、化肥、除草剂过量使用,加重了饮用水质的化学污染。二是为了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发展较快,规模不断扩大,绝大部分畜禽养殖(场)户没有污水、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70%的垃圾直接排放,造成第二次污染,更加加剧了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隐患。三是大部分乡村水源防护条件差,有的水源建在坑塘边,有的制水区与生活区分不开,没有水源保护警示标志,取水井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使供水水质未能达标。四是水库保护区毁林建房和种植经济作物等违法行为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农药渗入,水源水质日趋下降,威胁水库水源安全。

三、解决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广大的农村群众密切相关,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注民生的切入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职责,实行目标责任考核。要加快制定出台《三亚市农村饮

~@%#&

用水管理办法》、《三亚市农村供水补贴管理办法》等,使农村饮水安全

工作有法可依。鉴于2016年年底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目标任务完成的难度

较大,建议继续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纳入我市“十三五”规划,争取再用2年的时间,全面实现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全普及。

(二)加大投入,统筹兼顾,切实解决饮水安全资金问题。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给我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起

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要紧紧抓住国家政策的机遇,千方百计争项目、争计划、争资金,进一步加快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供水工程建设

规划要与经济发展规划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相衔接,在统筹规划的基础

上突出重点,根据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对边远山区、散居农户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在项目工程实施中,要统一规划,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财政补贴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切实解决好边远散农户的饮水安全问题。各区要根据方案规定,明确责任,落实任务,保证配套资金投入,抓紧完成尚未解决的支管铺设和装表入户问题,让老百姓早日喝上“放心水”。同时,整合扶持资金,提高资金效益,确保工程质量。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给予政策、资金扶持,切实减轻其负担。

(三)理顺体制,强化管理,充分发挥饮水工程效益。要确保工程项目充分、长期发挥效益,必须深化改革,建立工程运行管理机构,做到建管并重,落实责任,不断健全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努力提高运行效益,建立起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体制,扭转重建设轻管理、重投入轻服务的现象。二是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努力解决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市水务局要做好与天涯水业集团、中法水业公司充分协商,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工程支管开口难问题。三是进一步健全价格机制,用政府引导、市场定价、适当补贴的办法,形成合理的水价,减轻农民的负担。四是尽快组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队伍,设立工程运行的维护经费,配备专业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建议对已运行多年的饮水工程开展一次全面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饮水工程的正常运行。五是借鉴电力部门的管理模式,实行装表到户,抄表到户,对公共渗漏损耗量大的公摊部分实行政府性资金补贴。建议市政府对条件成熟的村庄尝试安装智能水表,逐步实施先缴费后用水的管理模式,破解农村水费难收老大难问题,充分发挥饮水工程效益。

(四)强化监管,防治污染,确保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饮用水源是老百姓的基本“生命线”,必须加大水源保护工作力度,确保饮用水源水质

安全。一是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

护区,在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有影响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大力防治产业污染。严禁在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发展有污染的产业,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快推行清洁生产,杜绝产业废水直接排放。三是积极控制农业水源污染。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循环农业,指导农户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进畜禽粪便处理和村庄河塘整治,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四是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建设并重,集中建设村垃圾处理中心和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推进农村改厕和沼气池的建没,对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确保饮水安全。五是加强水质监测体系建设。市水质检测中心要加强对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并完善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报表制度。对分散供水工程,可以定期检测与不定期抽检相结合,确定监测点定期多次对饮用水质进行检测分析。对检查不合格的供水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并督促限期整改。建议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开展一次全市性水质检验和监测工作,特别是重点对农村饮用浅层地表水的水井水进行检测,确保广大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关于组织省市两级人大代表视察临春河河道生态保护情况的报告

为进一步落实城市“双修”工作,加强对三亚两河的治理管理,做好河岸线修复,推进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于2015年6月11日组织省、市两级代表对临春河河道生态保护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鸿建的带领下,以临春河椰景蓝岸(潮见桥头)―儋州桥头东侧福水湾项目―同心家园五期溪泽桥头为重点视察点,主要视察临春河岸线保护、红树林保护情况;沿河污染源情况(污水直排、河道垃圾等);沿河违建、占用河道情况。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国舜、特邀省红树林专家参加了视察活动。视察组听取市政府及水务、国土、林业、住建等职能部门、吉阳区政&*^#~

府所作的现场汇报,并召开座谈会。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一、三亚河水生态环境基本现状三亚河发源于三亚市北部的毫巴刚岭,由六罗河及半岭水两条干流组

成,集雨面积为337km2,进入市区后分为西河和东河。西河干流全长31.3km,上游有福万-水源池水库、汤他水库;东河(临春河)干流全长

24.8公里上游有半岭水库和草蓬水库,穿过城市的三亚两河,是我市重要

的自然生态要素,是保护三亚整座城市和群众财产的泄洪河,又是三亚的纳潮河和景观河,构成了我市最独特、最宝贵的城市湿地资源。它及周围的绿地在抵御洪水、蓄洪防旱、降解污染、净化水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其他生态系统不可代替的作用和功能。但三亚河河道来水量极少,其上游水库蓄水,除暴雨强降水外,大部分河段常期呈干涸状态。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排污管网的不完善等多种历史欠账问题,三亚两河的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三亚市委、市政府一直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更是把两河治理工作摆在重点位置。投资5.7亿元重点实施了两河一湾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建设完成51.9km污水管网,解决三亚河、三亚湾部分区域主干管雨污合流混排等问题,雨污分流污水管网长度由145

公里增至459公里;不断加大污水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污水处理能力从

8万吨提升至22万吨,污水处理量从2010年日均9.16万吨增加至目前日均16.6万吨,城区污水处理率已达85%。全面排查了影响三亚河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共有7类257处,截止6月初,已完成城区河段66处污水排放口的治理。针对三亚两河的污染问题,市政府目前已成立了三亚河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三亚河综合整治方案》,提出了完善中心城

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在内的八大治污任务,打出治污重拳,强调全链条责

任,将治污进行到底,还三亚河绿水碧波。二、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视察组对三亚两河整治已取得的成绩以及三亚河综合整治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给予了充分肯定,结合我市全面排查中发现的影响三亚河生态环境

的污水排河、违章建筑、河道垃圾、侵占河道、河道淤积、船舶排污、面

源污染等7类问题,代表们认为在视察中发现的几个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位于儋州桥头东侧临春河河岸的福水湾项目,施工推土占用河道,以及周边位于山坡边的武警疗养院建设项目已不适宜城市双修及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儋州桥头东侧桃园农家乐餐饮凉亭占用河道,污水设施不健全;二是4月1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曝光的椰景蓝岸(潮见桥头)的排污口仍在排污;三是同心家园五期溪泽桥头,河道淤积,水生植物挤占河道,滞缓流水,河流富营养化,河道区域内乱搭乱建、随意堆放垃圾的现象严重,影响河道景观和行洪安全。#@&~*

三、意见和建议代表们认为:三亚河综合治理工作是我市城市双修工作的重要环节。

三亚河的治理管理主要是岸线整治、沿岸景观建设和治污处理。生态环境

是三亚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和最大的民生,要全力维护好生态环境,同时进行治标与治本。因此,结合三亚两河的实际问题,当务之急,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1、市政府要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河道治理整体规划。对三亚河道及周边区域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要加快进行规划调整。

代表们认为在建的富斯福水湾房地产开发项目(宗地号12-12-110)、

武警疗养院建设项目(宗地号12-18-2)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符合三亚人民的长远利益,建成后势必给周边环境特别是山体、河流带来一定的影响,两个项目政府虽已予以停建,但还应加快处置进度。这两个地段既然已不宜房地产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政府应尽快作出规划调整,建议利用12-12-110地块打造一个红树林湿地公园,12-18-2地块打造一个生态果园,让市民有更多的休闲活动的空间。

同时对于三亚河道及周边区域其它类似项目,市政府要及时组织清理,依法处置。

衔接功能规划,通过对三亚河沿线脏乱差整顿、红树林补种修复和河

道沿岸上的绿廊、绿化、步道等方面景观改造的建设,打通沿岸生态景观步道,逐步改善临春河生态环境,提升三亚城市品质。

2、统一思想,各有关单位要按照《三亚河综合整治方案》,坚持问题

导向,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共同做好三亚河水环境治理的各项整治工作。

3、加快推进三亚内河污水管网和截污工程建设,尽快完成三亚两河剩余的10个污水排河口整治,将沿河污水全部纳入市政污水收集系统。进一

步完善中心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在海螺村建一小型污水处理厂,以收集周边生活污水,减少对河道的污染。

4、强化对水体、水域周边岸坡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延伸红树林保^%~&#

护范围,科学合理地设计红树林的红线,开展对三亚两河主干河流生态修复工作。适时启动三亚内河水系连通工程,改善河流水系的生态环境。

5、加快推进污水排水许可制度,依法查处污水非法排放行为。积极推

进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的办理工作,从源头上规范污水排放行为,提高污水管网收集服务区域,致力提升城区污水处理率。

同时集中力量加大对三亚河沿河违法建设、占用河道等非法行为的巡

查和查处力度,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严厉打击破坏河道、污染水体、破坏红树林违规经营的违法行为,依法拆除沿河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全面清除侵占河道、妨碍流水的各类市政设施和施工围堰。

6、做好河道生态体系保护管理的立法工作。尽快出台《三亚市城市河道生态体系管理条例》,严格依法加强河道生态保护管理工作,切实把三亚河建设成为“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之河,打造成为城市的绿色通道和旅游资源的集中地、市民休闲观赏的重要场所。

7、市政府要根据代表视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改落实,整改落实情况于9月15日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关于我市贯彻落实《海南省基本农田保护规定》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安排,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作委员会在符德安副主任的带领下,从3月中旬至4月上旬对我市贯彻落实《海南省基本农田保护规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在赴海棠区、吉阳区、天涯区和崖州区开展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召开座谈会,集中听取了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农综办及各区贯彻落实《海南省基本农田保护规定》情况汇报,对下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调研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贯彻落实《海南省基本农田保护规定》的总体情况

(一)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情况根据国土资源部审核通过的2013年变更数据成果,三亚市土地总面积

192075公顷,其中建设用地25602公顷,其中国有建设用地20992公顷,

集体建设用地4610公顷;农业用地160676公顷,其中耕地23022公顷(其

中基本农田19102公顷);未利用地5797公顷。《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1年修改)规划至2020年各项控制指标为建设用地26903公顷,占14.02%,其中城乡建设用地11806公顷,交通、

水利及其他14738公顷;农业用地159780公顷,占83.27%,其中耕地保

有量2321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9000公顷;未利用地5193公顷,占2.71%。

(二)耕地保护工作情况1、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及地类变化情况。2010年-2013

年,全市耕地实际保有面积分别为23653.07公顷、23376.91公顷、23414.76

公顷、23022公顷,加上可调整地类面积2060.14公顷可完成耕地保有量任务。2010年至2013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为19210.55公顷、19210.55公顷、19211.38公顷、19102.65公顷。2010年至2013年全市批准建设占用耕地171.56公顷、95.21公顷、132.40公顷、90.12公顷,均完成耕地占补平衡。

2、耕地占补平衡与基本农田占用补划落实情况。2010年-2014年,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全市共获得省政府批准建设占用耕地542公顷,均按规定完成“先补后占、占补平衡”。各类指标均在省下达指标范围内使用,并严格执行“先缴款,后批地”制度,足额收缴耕地开垦费5500万元专款用于耕地的开垦。耕地占补平衡以易地补充的方式来完成,使用了

昌江、东方、乐东等市县的补充耕地指标。2010年以来我市新增建设用地

未占用基本农田。3、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和制度建设情况。我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

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国土资源、农业、监察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与镇政府主要领

导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签订率达100%,明确了各镇负责本行政辖区内的

耕地保护工作任务,确保耕地保护责任的层层落实。2010年至2014年,我市不断加大对非法占地行为的打击力度,共立案查处非法占地行为167

宗、面积477.78公顷,罚款5609万元。对沿海土地利用情况比较复杂的

区镇还聘请23名村应届毕业生、退休干部及一些村干部担当土地协管员,负责对辖区内土地利用管理进行协助管理。市国土、农业等职能管理部门采取不定期进行重点抽查,从而准确掌握我市耕地及基本农田变化情况。此外,将预防农民占用耕地建房列入各区镇政府耕地保护工作重点,经常组织执法部门,随时监视村庄周边的民房建设和用地动态情况,一旦发现有占用耕地建房苗头的马上加以制止。

4、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情况。全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整体含量中等偏低,土壤处于弱酸环境;土壤全氮属于中等水平、碱解氮平均含量整体属于中等偏低水平;土壤有效磷整体含量较高;土壤缓效钾、速效钾平均含量整体含量偏低;土壤的中、微量元素中,有效钙、有效硫、有效锌整体含量较为充裕,有效镁平均含量属中上水平;全市耕地地力处于中下水平,主要为三级和四级地,占全市耕地62.04%。从近年来对全市耕地8个监测点土壤检测情况来看,除土壤速效磷含量较丰富外,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偏低。种植水稻后土壤检测结果普遍低于种植瓜菜后的土壤检测结果。

(三)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情况按照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农业厅的部署安排,

依据2012年批准实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3年我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了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9102.65公顷,%#*@^

比省政府下达的19000公顷指标多划了102.65公顷。划定成果于2013年

10月17日通过市政府组织的验收,基本农田数据已经上报国土部审核。全市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2054各、7755个图斑,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24各、界桩480各,明确标示出基本农田位置、面积、保护责任人、相关政策规定、示意图和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市政府与区(镇、国营农场)、区(镇、国营农场)与居委会(村委会、生产队)、村委会

与村民小组主要领导、村小组与承包户层层签订了保护责任书,共签订市

镇级责任状102份、村级责任状约1000份,通过签订责任书,明确基本农田的地块、范围、地类、面积、质量等级、保护措施、当事人的额权利和义务、奖励与处罚等内容。下一步,依据我市行政区划调整及土地规划调整结果,永久性基本农田成果将进一步完善。

(四)土地整治工作情况

2009年以来,我市实施完成了育才镇金盆岭、藤桥走马园、崖城镇梅

山岭落共三个项目的土地整治工作,项目的建设规模分别为4534.5亩、

2057亩、1420.93亩,投入资金分别为1402.38万元、1152.9万元、999.22万元。今年计划实施吉阳区中廖村和南滨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两个,建设总规模为228.42公顷,项目预算合计1766万元,新增耕地131.72公顷。

为了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任务,我市选定了海棠湾镇南田农场藤桥河黎光分场和黎场分场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已上报省厅,申请使用省级专项财政资金。申报项目区总规模为577.35公顷,按4800#@^*~

元/亩预算,总投资4156.98万元。项目均位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区。

二、存在问题

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作为落实耕地保护的一项特殊举措,经过全市上下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我市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省、市重点项目及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确需占用耕地建设,2009年至今共占用耕地637.5944公顷。由于我市耕地开垦后备资源匮乏,补充耕地储备严重不足,耕地开垦的速度赶不上占用耕地的速度,这4年多里仅有3%为我市自行完成占补平衡任务,其余97%在省厅的支持下在省内完成易地占补平衡。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依然艰巨,必须适度申请省内易地补充耕地。

(二)国家“占优补优”政策难以严格执行。2014年2月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要求,要强化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占用耕地要补充相等数量、相同质量的耕地,即“占水田补水田,不能占水田补旱地”,要求各级土地部门对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进行严格把关审查。我市正在创建国际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很大一部分的水田分布在沿海平缓地带,如海棠湾、红塘湾、创意产业园等区片,省、市重点项目较多。而按照目前全省的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及耕地开垦规定,新增耕地绝大部分是旱地,难以

开垦出水田作为补充耕地储备。这将使占用水田的项目无法落实占补平衡,

建设用地无法通过审批。

(三)资金整合力度不大,各部门缺少统一的协调机制。农业综合开发中的土地治理项目、国土局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水务局实施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局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现代农业项目各自为政,没有实现有机整合,没有形成合力,财政资金难以发挥最优效益。

(四)耕地保护责任制还未全面落实。根据《海南省基本农田保护规定》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列为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内容”要求,各市县人民政府还应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列入各区镇人民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内容。但就目前来看,原来市政府主要领导与镇政府主要领导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因我市撤镇设区目前还没有重新签订,基本农田保护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未能有效落实,“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统筹管理、严保红线”的基本农田保护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五)设施农业用地不易管理。现有设施农业用地规定中有两部分内容没有明确规定,难以对工作形成指导意见。一是没有对附属设施用地管理和生活用房、仓库建设形式、标准、使用年限等作出具体管理规定,防止假借农用设施之名建设高档楼房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没有对南繁育种产业亟需的田头简易住宿、晒场和实验室等设施用地的规模、建设形式、标准和使用年限等作出具体管理规定。由于缺乏标准,在监管和服务中不易把握支持和打击的力度,增加基层工作压力。

三、意见和建议随着我市进入大开放、大发展的阶段,今后项目建设保障用地的任务

十分繁重,耕地保护仍然面临严峻的考验。为了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实行

特殊保护,更好地促进热带高效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研组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教育,完善规章制度。继续加大《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海南省基本农田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及现行土地

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要严格按照《海南省基本农田保护规定》的要求,坚决落实基

本农田保护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建议市

政府从2015年开始,每年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本行政区内基本农田保护的情况,通过人大监督,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可逾越。

(二)加强土地执法工作,依法查处非法占用耕地行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公众参与和上下

联动”的良好局面。要建立健全土地动态巡查制度,完善市区村三级动态巡

查工作网络建设,落实执法监察共同责任机制,进一步加强土地执法监察。依法查处各类非法占用耕地行为,对非法占用基本农田或耕地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破坏,涉嫌犯罪的,依法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并做好及时拆除、复耕等工作。建议国土部门加强土地协管员队伍建设,充实基层力量。

(三)加大开垦、土壤培育力度,确保占补平衡的耕地量足质优。要发挥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耕地开垦、土地整理和复垦,力争有一至两年的耕地指标储备。同时,把耕地开垦、土地整理和复垦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把耕地开垦、土地整理和复垦与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结合起来,确保耕地总量平衡。要求项目用地施工单位把占用地优质耕作层作剥离处理后,运到新开垦耕地进行土壤改良,并通过组织农民科技施肥,多施有机肥,从而培育新开垦的耕地,解决耕地开垦量足质优的问题。

(四)加强资金整合,推动农田整治和建设。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国土搭台、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要求,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推动国土、农综、水务、农业、新农村办等部门资金的整合,加大资金投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共同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完善水利设施,培育改良土壤,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生产能力。建议市政府对我市农业综合开发中的土地治理项目、国土部门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水务部门实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业部门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现代农业项目资金实行有机整合,共同规划农田开发整理项目,集中投入,连片综合开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五)与时俱进,适时修订《海南省基本农田保护规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省与全国一样,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南省基本农田保护规定》的部分条款已不能适应我省新形势的要求。建议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加强监督和专题调研工作,全面了解我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实际情况,并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现行土地政策的规定,适时启动《海南省基本农田保护规定》修订工作,以促进我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市人大代表视察三亚学院的报告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促进我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市人大常委会王鸿建主任于3月17日率部分市人大代表实地视察三亚学院建设情况。视察组实地考察了教学场馆、图书馆、理工实验中心、实训中心等设施设备及学校教学管理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该院负责人情况介绍,征集了市教育局、高校工委及视察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三亚学院是我省六所本科院校之一,校园占地总面积3000亩,建筑面

积约52万平方米,是我市最早、规模最大的民办本科院校。现有专任教师

99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400人,硕士、博士以上学位教师占全体教师人数的80%以上。

学院设有法学、财经、管理、艺术、外语、理工、音乐、体育等14个

学院和计算机公共教学部,开设了60个本科专业。目前,该院面向全国

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其中在8个省份被列为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万多人。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亚学院建校10年来,固定资产投入13.15亿元,有力带动了地方消

费,也为我市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人才。多年来,该院利用自身优势,着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推动我市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并通过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学术讲座、志愿者服务及支教活动等,为地方建设提供服务。

从2012年至2015年,三亚学院连续四年在腾讯网和网易网公布的《大

学评价研究报告》中位列全国民办大学前3名。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中获得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奖励。目前,该院毕业生质量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平均就业率达到97%以上。

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与海南、三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原则,

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在现有9个学科门类的基础上,借助举办方(吉利集团)的行业优势,着力在海洋通信、车辆工程、旅游等专业上打造特色,形成多学科并举、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体系。

目前,“三亚学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已成为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另外,学院与清华大学及省文体厅、海洋渔

业厅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各类研究中心、基地20几个。每年发表论文、著作

800余篇(部),成为我省重要的科研成果产出基地。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互惠合作措施有待完善。三亚学院建校以来,我市在土地出让、道路修建、人才引进和人才退休补贴、教职工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了大力

支持。随着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建了一批基础设施,配套了各种

教学设备,设置了更多的专业,但与当地政府之间缺乏互惠合作措施。如我市紧缺人才培养及培训、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制定、学院图书馆和体育场馆等资源共建共享、与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专业设置、科研及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还缺乏有力合作。

(二)校园周边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一是校外人员经常进入校园盗窃,甚至实施敲诈、殴打、抢劫等恶性非法行为,严重威胁学校及师生财产人身安全;二是校门外各种摊点最多时高达50多家,乱摆乱放、混乱不堪。部分摊点无经营和卫生许可证,销售的食品无卫生安全保障;三是校门口及周边常有高速过往的超载工程车,装载的渣土砂石经常掉落,导致灰尘时常满天飞、路基下沉和路面损毁,严重影响学校周边的环境和危及过往师生的生命安全。针对这些问题,市政府曾多次组织力量进行打击与整治,但过后不久,这些问题又死灰复燃,且越来越严重。

(三)用水用电得到不保障。三亚学院及所属的三亚理工职业学院现在校学生、教职工及后勤人员将近3万人。由于用电负荷大,导致停电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两校的正常运转,给广大师生工作、生活、学习带来很大不便。目前,由于市政供水压力过低,学院采用二次加压供水,导致用水更为延后、更为困难。2014年1月至今,两校共发生停水事故4

起(因电力故障引发的停水事故2起),师生意见极大,多次被学生投诉到省、市政府和省教育厅及媒体。

四、意见和建议

(一)研究制定互惠合作措施。市政府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把民办高等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民办高校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谋求足够的发展空间。建议市政府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与三亚学院研究探索互惠合作措施。重点在支持三亚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专业设置、科研及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应用;图书馆、体育场馆等资源共建共享;研究制定学院与我市企业在人力资源合作培养方面的扶持政策;探索构建我市紧缺人才培养及培训等方面的联

动机制。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职工及其子女入户和子女义务教

育阶段入学的问题。~@%#&

(二)加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市政府要尽快研究制定治理的长效机制,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定期考核,严格问责。要重点抓住学校门口及周边的违法经营场所、私设摊点、违章行驶和超载及没有防护措施导致渣土砂石掉落的车辆进行集中整治。特别要严厉打击进入校园盗窃、敲诈、抢劫和殴打师生的非法行为,还校园一方净土,营造一个祥和、安全、健康、文明的工作学习环境。

(三)着力解决供水供电问题。去年,三亚学院分别向市政府报送了

《三亚学院关于解决供水问题的请示》、《关于恳请市政府接受三亚学院自建市政供电线路资产的请示》,也向市供电公司递交了《三亚学院关于加快移交自建10千伏线路资产的请示》,但至今尚未得到妥善解决,三亚

学院及所属的三亚理工职业学院近3万人用水用电仍旧没有得到保障。为此,市政府要尽快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供水供电方案,解决两校用水用电困难问题,维护学校正常运转秩序,让广大师生能安心工作、学习和生活。~@#%*

(四)严格执行用地控规管理。市政府要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加强对三亚学院用地控规管理,严格按我市规划标准开发建设。特别是要对落笔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用地管理,把落笔洞遗址的保护范围保护利用好,严禁非法侵占。

%~@*&

关于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白鹭公园规划建设和保护情况的报%^#*~

&^~#*

白鹭公园作为三亚的城市公园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为进一步保护好白鹭公园,市人大常委会第40次主任会议决定于2015年2月6日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白鹭公园规划建设和保护情况进行视察。视察组在常委会副主任符德安、蒋明清同志的带领下,观看了白鹭公园提升改造建设实施方案录相片,听取了市园林环卫管理局关于白鹭公园规划建设和保护情况的汇报,组织召开了由部分人大代表、人大城建环保工委部分委员,市政府办、规划、国土、园林、林业、住建、吉阳区政府等相关单位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实地视察了白鹭公园红树林恢复与保护情况、园区内绿化、道路、公益性设施等规划建设情况。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园基本概况及公园现状问题白鹭公园位于三亚市临春河畔,地处三亚河红树林保护区的边缘,公

园于2002年初步建成开放。公园占地总面积为26.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

9.6公顷,超过公园总用地面积的1/3。现有绿地管理人员43人。随着日益加快的城市建设和居民日益增强的休闲活动意识,公园的功

能和管理已不能适应市民和游客的物质、文化等的需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公园的维护和管理不到位。一是园内交通干扰比较严重。车辆在园%#*~^

区行驶和停放乱象比较突出,人流、车流交织,环境嘈杂,市民和游客舒

适度和安全感降低。公园本是市民及游客休闲健身场所,如此现状与公园的规划定位不相称,与建设精品城市不相符;二是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造成游人对公园环境和设施的损坏,践踏草坪、随地扔垃圾、乱摆摊、损坏公共设施等行为时有发生,给公园的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2、公园河道不畅通,潮位标高控制不善,曾造成大面积红树林死亡。该区域原来作为盐场,河道畅通,潮汐均衡,并不影响红树林生长,当时区域内有大片红树林存活。2004年白鹭公园在规划建设中,进行了大面积的“填湿造地”、“挖湖堆岛”,规划中采用“陆湿分离”、“孤立水系”的模式,最终使得公园河道不畅通,潮位标高控制不善,造成大面积红树林死亡。此外,白鹭湖以及三亚两河红树林内长期捕鱼抓虾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白鹭生存环境的要求不能满足,公园的白鹭也越来越少。

二、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及规划定位

基于白鹭公园的现状,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要,市委、市

政府从“保护生态”、“让景于民”的角度出发,对白鹭公园进行生态恢复和景观提升改造。2013年12月2日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通过我市白鹭公园

提升改造初步方案。2013年12月28日立项,2014年6月13日市发改委

对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项目占地总面积约26.7公顷,估算总投资

4170.61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方工程、道路工程、园林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绿化工程及公用设施等。目前,白鹭公园提升改造初步设计已完成,正在报市发改委审批,施工招标完成后,预计今年4月份开工。

规划定位:以红树林景观为特色的城市休闲文化公园。根据规划,市

园林部门将结合公园的两大属性,把白鹭公园定位为以国际旅游岛开发为背景,以独特淡咸交替的河、湖水体为基础,以满足周边居民健身休闲活动为核心,以热带典型植物生态结构为骨架,以红树林景观为特色的城市休闲文化公园,建设休闲活动体系、文化体系、生态体系、管理体系。

规划将充分挖掘地域、自然、文化等,建设红树林生态文化、三亚榆亚盐场盐业文化、海洋文化、黎苗回历史文化等,以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和实物、模型及照片等方式加以诠释。提高游览景点可达性、舒适性、多样性,提高公园的文化内涵、科普教育性,宣传三亚的历史文化,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将增设管理用房、警务室等有效的管理设施;修建红树林科普观赏区。增建科普文化休闲设施,打造红树林博物馆;建红树林茶吧――以红树形态为设计原型,形成观景品茶的绝佳去处。

建设效应:改善周边环境质量并增加容量。白鹭公园改造完成后,将具有重大的生态功能,对改善公园周边地区

乃至全市的环境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既守住“城市绿肾”,又提高城市品位,

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休闲、旅游、了解湿地的好去处,还能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的意识,有利于促进本市生态城市目标和国际一流园林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三、意见和建议白鹭公园以水系景观丰富,绿化植被茂密,构成了三亚城市公园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难得的咸淡水混合潮汐湿地公园。省委常委、三亚市

委书记张琦1月23日在市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要结合建设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要求,做好总体层面的城市设计,对城市的建筑风格、色彩、材质乃至高度、体量等,要有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能让人清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感受到城市的灵魂及独特的魅力”。为进一步建设好保护好白鹭公园,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科学规划定位白鹭公园,突出生态、休闲、康体的功能,科

学规划建设有限的区域,避免过多的文化植入。2、要正确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以不干扰红树林生长和白鹭活动

为前提,进行规划建设。白鹭公园本质是一个湿地公园,其地下水系错综复杂。在改善水系,重建红树林湿地生态时,要对地下生态环境综合考量,*&#@%

充分论证,避免对地下水系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3、公园须保留以绿化为主体的公益性质,体现红树林和绿化特色。重#@^%&

建红树林湿地,恢复自然生态,河道内合理培植点状滩涂,加强河域管理,

营造白鹭栖息环境,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吸引更多白鹭归来。要充分考虑盐碱地的属性,注重树种的配置,选择适应盐碱地种植且有利于防风、遮荫和展示本土文化的树种,适度配置灌木、乔木。

4、白鹭公园是以独特淡咸交替的湿地为基础进行规划改造的,公园的

建设要以尊重自然、适应自然为要旨,大型工程建筑量越少越好,要控制永久性建筑和景观设施的建设。公园内必需的建筑设施要与公园自然景观相宜,其色调、风格、造型、体量等要与公园有机协调,因此公园内的建筑和景观设施包括公园内人行道路的建设等都必须要做好精细化规划设计,融入特色文化脉络,彰显灵魂及独特的魅力。

5、完善公园功能设施,丰富活动空间,提升城市品位,为市民打造一个文化活动、康体活动的生态花园。要完善公厕、室外座椅等公益性配套设施,合理配置具有特色的垃圾箱。不能增加大量商业经营性设施。

6、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园的维护和管理,制定白鹭公园保护办法和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公园管理体系,设定相关游览规范,有效规范游人行为。合理规划设置白鹭公园公交车停靠站,减少交通对公园的干扰。

7、规范或清理与公园不相协调的建筑物等,净化公园环境。

8、白鹭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实施前应先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其规划方案可向社会公示,征求市民及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方案更加完善。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44条,《三亚市人大常委

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决定》第4条第15款的规定,白鹭公园提升改造工程是属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重大事项,其规划方案确定后实施前要向市人大常委会做专题报告。

关于目前三亚旅游市场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目前我市旅游市场状况近年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我市大力整顿旅游市场秩

序,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整改机制,2014年深入推进深化改革年科学管理

年和问题整改主题月活动;畅通旅游投诉渠道,建立以12301旅游资讯公益服务平台为基础旅游投诉处理平台的快速反应机制,贯通市各职能部门投诉处理平台;与各大旅游电商联合建立联动在线旅游监管机制;综合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价格电子公示屏、电子点菜系统、POS机收银为架构的海鲜排档市场电子网络监管平台;严厉打击车辆非法营运行为,查处套牌旅游车、诱导乘客至黑景点消费行为、出租车拒载、宰客违规行为等;认真贯彻《旅游法》等旅游法律法规,在日常明察暗访、联合执法的基础上,针对旅游市场突出问题,制定了《三亚市旅游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三亚市水上旅游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旅游市场治理长效机制。

在各部门加强整治、密切联合、完善相关管理机制的努力下,三亚旅游市场环境有所改善。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全国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结果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我市游客满意度位列第40名,比2013年度排

名前进了12个名次。但是,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和广大游客期望值相比,

仍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亟待破解。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无资质经营旅游业务的治理问题

无资质经营旅游业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无资质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和非法经营一日游,严重干扰了我市旅游市场秩序。许多酒店商务中心,航空售票中心、户外俱乐部、户外拓展中心,非法挂靠旅行社或非法租用旅行社经营许可证,严重影响了三亚作为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美誉度。存在原因:旅游市场业务火热,旅游需求旺盛是客观存在。游客和市民的旅游需求,随时代发展日益提高,向城市综合管理、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正规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还不够完善、丰富,不能完

全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在线旅游的无资质经营旅游业务和虚假宣传的治理问题

2014年上半年,我市12301旅游投诉中心受理的互联网预订旅游业务引发的投诉达226件,占同期投诉总量14.10%,主要是无资质经营旅游业务行为和对旅游产品服务进行虚假宣传等问题。其中,旅游在线订房退房

纠纷突出。

存在原因:一是线上旅游市场迅猛发展。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相比2013年底,2014年上半年手机旅行预订的用户规模增长率达到了65.4%;二是网络旅游市场秩序尚在建立完善阶段。部分商家欲将互联网旅游市场作为法外之地,为所欲为;三是与各大旅游电商迅猛的发展势头相比,旅游市场线上监管机制尚在初建阶段。

(三)违建的提供旅游住宿的家庭旅馆治理问题目前,很多提供旅游住宿的家庭旅馆为违章改建建筑,存在证照不全、

消防等安全设施不完备、火灾隐患突出、服务质量较差等问题,群众反映

比较强烈。主要集中在天涯区海坡村区域以及在三亚湾区域、大东海区域及市中心交通便利地区等地段的一些住宅小区内。

存在原因:一是家庭旅馆具有投入少,回收快,管理方便的特点,因

其价格低廉,占有大量市场。往往是违法抢建、以私宅名义改建而成,通过街头发放名片或在网上销售。从建设到经营的过程,隐蔽程度较高,发现难,查处难,从而比较顽固;二是旅游市场进入转型期,“零负团费”低价经营模式和低价恶性竞争依然存在,一些旅行社为“填坑”和牟取利润,订购不合格的旅游住宿产品;三是家庭旅馆在历史上曾多头管理,未设立一定的准入标准。现虽已明确旅游部门作为行政主管部门,但其批准、设立、经营活动及相关证照均由其它职能部门核准办理,旅游部门在管理上缺乏抓手来落实有效监管。

(四)中医理疗、酒店Spa方面非法经营治理问题一些针对游客开办的黑诊所,披着“理疗中心”、“中医诊所”和酒店spa

的外衣,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前提下擅自开展诊疗活动。其经

营者及其从业人员未依法取得合法资质,往往存在以下违法经营行为:一是操作不正规,医疗质量较差,易发医疗事故;二是先以极低的价格诱骗客人接受“理疗”,之后采取如加收一次性按摩床单钱、按摩油钱、加钟钱等借口骗取客人进行二次、三次消费;三是以中医治疗为诱饵,拉客人出去旅游购物,骗取回扣。

存在原因:一是这些诊所数量较多,往往分布在酒店的内部和住宅楼里,隐蔽性较强;二是虽然经常发生医疗事故,但因执法权限的问题,只能做简单的罚款处理了事,多次整治而未能根除。

(五)旅游购物存在的商业贿赂等治理问题

一是旅游购物店(含旅游景区内购物场所)包厢内进行虚假宣传、欺骗性销售诱导,质价不符、欺客宰客等行为;二是海鲜排档、水果摊点部

分商家不明码标价、质次价高,掺杂掺假、缺斤少两、使用阴阳秤、作弊

秤等违法行为;三是旅游购物店、海鲜排档、水果摊点等收取回扣、进行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旅游购物店支付商业贿赂问题与旅游交通问题,有交叉重合之处,需联动相关部门综合治理。

存在原因:一是旅游经营者追求不正当获利,在零负团费模式存在的

背景下,甘做“填坑”的利益来源;二是旅行社和旅游购物店等存在利益链,互相庇护,采取多种隐蔽方式进行违法行为。

(六)“黑潜水点”、“三无船舶”、无资质海上摩托艇等非法涉海旅游项

目的治理问题

一是个别企业超范围经营或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涉海涉水旅游娱乐项目;二是大东海、三亚湾等公共海滩安全管理有待加强,游客溺水事故居高不下;三是部分从事潜水、游艇等特种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和从业者未取得合法资质。

存在原因:一是三亚作为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涉海涉水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二是三无船舶、非法海上摩托艇及沙滩摩托流动性大,海上执法不确定因素较多,查扣困难;三是游客本身依法维权意识不高,选择海上旅游项目时未选择正规的经营者。

(七)旅游交通方面,出租车、公交车、无资质车辆(黑车)收取回扣,给景区、购物店、水果摊揽客问题和无资质车辆非法经营旅游客运,干扰旅游运营秩序的问题

一是我市一些景区、购物店、水果摊及海鲜排档向出租车、公交车、无资质车辆(黑车)支付回扣的问题长期存在,成为一种旅游行业的“潜规则”,形成的非法利益链,实质上成为我市旅游市场乱象、顽疾的根源之一,需要下大力气铲除。二是无营运资质的机动车非法从事道路旅游客运,车辆及驾驶员均未取得从事旅游运营的合法资质,严重干扰了旅游客运秩序,并滋生种种安全问题,存在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

存在原因:一是景区向道路经营人员支付商业贿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还有待完善,以及景区过度依赖门票经济。二是购物店、水果摊及海鲜排档向出租车、公交车、无资质车辆(黑车)支付回扣,进行商业贿赂,欺骗旅游消费者,谋取利益分成,严重违反了《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三是无营运资质的机动车非法从事道路旅游客运大量存在,包括在酒店门口等候游客的黑出租车等问题,跟具有旅游营运资质的轿车和商务车数量严重不足有关。

另外,三亚旅游景区点多、线长、面广,车辆调动不够机动;调度中

心车价太高,特别是中西线用车价格过高,制约旅行社向游客提供个性化

服务;“一日游”车辆不能跨市县经营等问题,也是黑车问题滋生的背景原因。

(八)旅游安全方面的治理问题一是游艇、潜水、水上摩托艇、游艇等特种旅游项目存在安全隐患;

二是旅游景区内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方面,尤其是旅游旺季游览高峰期游

客分流疏导问题;三是酒店内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方面,酒店管辖范围内海域和公共沙滩安全,酒店泳池溺水、游客碰伤、摔倒及财物被盗等问题;四是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存在原因:一是旅游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提升,而现有旅游资源承载力严重不足;二是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尚在起步阶段,安全生产意识还不高,安全设施和配套管理跟不上。

三、对策建议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疏堵结合,规范市场目前,我市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映了旅游市场上某些领域旅

游需求的客观存在,需要加强引导和培育。需要在政府领导下,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对市场形势的研

判,进行政策调整:一方面以“梳”为主,尊重市场规律,理清市场需求,以

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市场的新增长点,引导不规范、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逐步规范化:1.旅游产品开发有序推进,旅游产品档次得到提升,旅游产品不断丰富;2.强化旅游业支撑体系、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等建设;3.做好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和宣传。另一方面严“堵”为辅,加强城市综合治理,推进跨部门综合执法,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严格贯彻落实相关管理制度规定,对违法违规者坚持“零容忍”,依法严管重罚,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和树立全社会法治意识。

以治理违建家庭旅馆问题为例:有些家庭旅馆属于违章改建建筑,主体建筑性质发生根本改变,带来如安全出口不足、消防安全设施设置不到位、建筑火灾危险性变大、火灾荷载增多等突出问题。有些家庭旅馆属于原配置不符合现要求,原有家庭旅馆的消防设施设备是按《家庭旅馆消防技术规程》由消防局配备设置。《海南经济特区旅馆业管理规定》出台后,15间客房以上的将按旅馆业进行管理,我市单体式家庭旅馆大部分都超过

15间且楼梯只设置了一个,很难另设立一个消防安全通道。建议研究制订补充细则,权衡利弊,确立应予取缔的家庭旅馆范围。另外,因家庭旅馆分布面广、隐蔽性强,建议对家庭旅馆实行属地化管理,由各区政府管理。@~%^#

以治理旅游交通方面为例:对于购物店、水果摊、海鲜排挡等向出租

车、公交车、无资质车辆(黑车)支付回扣问题,要组织、引导这些依靠

支付回扣来揽客的企业,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依靠转型、提质、增效,紧跟市场需求来增加效益。

对于景区依赖道路经营人员完成门票收入的固化模式,可在市政府领导下,一是要发展道路交通;二是扩大自由行和自驾车等旅行方式,改善

客源出行方式;三是积极推动传统景区的转型升级,改变单一的门票经济

经营模式,引导企业通过丰富产品、提升服务、打造品牌等方式,实现景区景点多元化价值。

对于出租车、无资质车辆非法经营旅游客运的问题,也将在城市公共

交通设施和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得以解决。尤其是,完善主要景区之间的点对点的公交线路,将极大解决此类乱象。目前,市内设立集散点再换乘定制公交前往主要景区的规划正在研究中,天涯海角至大小洞天定制公交线路即将开通,海棠湾150辆出租车已投放运行,350辆出租车即将在2015年春节前全部投放市场。

以治理海上旅游非法经营项目为例:建议一是将现有的不正规的企业,经过筛选、培训,逐步引导其重新组合,提高旅游服务品质,按照现有制度规定,正式注册为正规合格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二是加强培训海上摩托艇驾驶员及相关从业人员,为我市海上旅游企业准备一支优秀的从业队伍;三是要加强日常化、常态化培训、监督、管理和考核。将有关海上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严格登记造册,加强管理、监督、考核,不合格者及时淘汰,形成严格的从业管理制度。

(二)建议完善制度存在缺位的现象随着旅游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规章制度,已

无法涵盖面临的问题。例如,旅游部门反映处理酒店退房纠纷缺乏强制性

依据,海洋部门反映需要进一步完善海上联合执法机制,体现权责明晰,奖罚分明,可监督、可考核,物价部门反映一些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应立法予以确定,质监部门反映《计量法》年代久远不适应当前环境,特别是对秤具的管理漏洞较大等等。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建议认真开展摸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作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基础。市政府牵头,向各个涉旅职能部门征集意见――要求各相关部门明确指出迫切需要建立规章的空白地带,对原有制度中不够健全的提出修改建议,对原有制度中不合时宜或者与上位法抵触的提出废除建议。通过摸底,为法制部门着手“立改废”、完善制度体系做好充分准备。

(三)建议针对违法行为成本低执行“严管重罚”

鉴于目前三亚旅游市场,许多违法行为发生之后,没有被发现或被发现后按有关法规处罚,违法成本不高,不良商家铤而走险的现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综合运用,重在“严管重罚”,以加大规范市场力度。^*&#~

建议从以下三个层面提高违法成本:首先,进一步加大监管和检查力度,使违法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提高。

除了经常采取的例行巡查、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等形式以外,尤其是对可

能发生欺客、宰客的海鲜排挡、水果销售源等建议增大暗访工作占的比重,逐步将暗访机制常态化,并考虑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暗访工作。

其次,对任何违法行为一经查实即“严管重罚”,彰显威慑力。今年“11.20”%~^*#

海世界旅行社事件发生后,我市从重处罚,表明了执法从严的坚决态度。今后,无论通过明查还是暗访途径,查实违法行为应当一律“严管重罚”。

再次,探索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互通机制。建议开发市场主体信用

信息数据库(可面向专业技术机构招标),该数据库共享行政处罚信息,兼容工商、税务、旅游、质监、食药监、法院、银行等各单位生成的企业违法违规记录,将查询信用信息作为重要参考条件之一,真正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提高市场主体的违法成本,促其守法经营。

(四)建议扩大公众知情权,鼓励公众参与治理,积极献策相关职能部门对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一直保持高压态势,但是市场

环境错综复杂,执法人员编制和车辆受限,单纯依靠执法力量难免存在监

管盲点。广大游客和市民作为旅游企业经营行为的直接承受者或见证者,理应享有充分参与市场治理的权利。《三亚市旅游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根据需求应运而生。

保障和扩大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是动员全民参与治理的前提。建议组织召开关于上述举报奖励办法的专题新闻发布会,同时,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市区LED大屏幕、旅游咨询服务站触摸屏、流动宣传车等传统媒介以及互联网、官方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新媒体资源,构建全方位的宣传格局,营造浓厚氛围,鼓励社会公众积极举报我市旅游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强化问题导向倒逼机制,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0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我市养老体系建设整改情况督查报告

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教工委就我市养老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整改意见。为了促进整改工作落实,推动我市养老体系加快建设,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工作要点,2014年10月份,教工委督查组在常委会副主任邢孔祥的带领下对我市养老体系建设整改情况进行督查,现将督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情况

(一)统筹规划发展养老服务业。《三亚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经上报审批,计划明年出台,将在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统筹规划,并进一步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业的机制体制。计划到2020年,全市新增养老床位2600张,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40张。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城市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起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将覆盖所有城乡社区。~@#%*

(二)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我市成立了三亚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区和社区(居委会)也建立了养老服务中心(站),形成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我市现有全省统一的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

台、95081家政服务信息平台和88851890颐和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共3个,*&^~@

可为老人提供24小时的紧急救助、走失定位、政策咨询、精神关爱、节日

祝福等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有423人,其中

低偿服务对象304人,无偿服务对象119人。

(三)加快农村公办敬老院建设。一年来,市民政局加快新建、改建和扩建农村地区公办敬老院。高峰敬老院计划投资910万元在原址上进行改扩建,用地面积3064.86,建设床位100张,现已进入施工阶段。育才敬老院建设用地位于原育才镇政府办公区旧址,计划投资750万元,用地面积4146.69,建设床位100张,现正办理征地和用地预审手续。海棠湾敬老院建设用地位于东线高速公路藤桥立交西北侧,用地面积9599.51,计划投资1500万元,建设床位150张,现已完成地灾评估、规划选址、环评审批、用地预审、可研审批和招标备案。&%~#^

(四)推进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自从教工委去年开展调研以来,引起市民政、卫生、社保等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加大了沟通、合作力度。目前,我市“三无”和“五保”供养对象的疾病治疗实行“零起付线”救助,可持有关证件到定点医院直接住院治疗,出院再进行结算,其费用由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和民政部门共同全额兜底负责,老年人看病就医困难和~#&@%

健康档案不完善等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五)开展养老服务公益慈善行动。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志愿养老和互助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每年“敬老月”期间,三亚市志愿者协会大力组织志愿者开展“为老服务”活动。一些社区志愿者采取定期或不定期上门服务的方式,为老人开展打扫卫生、读书读报、代缴话费、洗衣洗被等服务。此外,我市一些企业单位近年来兴起开展为老服务公益慈善行动,捐助生活用品,并组织员工上门为老年人进行服务。其中,南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获得了全国老龄委2013年度“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进展较为缓慢。按照《三亚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到2015年未,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50%以上。截止至2014&%@*#

年10月份底,我市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共768人,其中集中供养20人,

集中供养率仅2.6%。按照《三亚市2008年-2013年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规划》目标要求,每个镇都要建一所规模达到100张床位,并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体娱乐等多项服务为一体的镇级中心敬老院,可崖城、天涯敬老院建设用地至今尚未落实,现有的4家公办敬老院规模小、建筑破旧、设施简陋,只能为老人们提供简单的吃住服务。另外,我市的扶持优惠政策尚未落实到位,造成扶持力度不够大,导致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养老服务业发展劲头不足。

(二)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是我市最主要的养老形式。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花钱买服务”的居家养老观念得不到广泛认同,居家养老服务业难以发展壮大。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机构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专职人员,加上有的社区重视不够,制度不健全,中坚作用发挥不大。现我市居家养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三亚颐和老年人护养服务中心为市区60岁以上符合规定条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服务,但人员技能水平低、专业设备缺乏,绝大多数只能提供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另外,宣传拓展不到位,服务效率低下。目前,三亚颐和老年人护养服务中心为420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而市区60岁以上的老人2.91万人,仅占1.44%。

(三)养老服务管理力量较为薄弱。由于养老服务人员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及劳动强度大等原因,难以吸纳和留住专业康复护理人员,导

致我市养老服务队伍专业人才缺乏,队伍稳定性差。我市居家养老护理员

虽然经过短期的专业培训,但要应对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能力明显不足。我市4家公办敬老院工作人员明显高龄化,均属于临时聘用工,根本无法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民办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多数没有专业养老护理职能技术资格证书,缺乏专业培训,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另外,养老服务管理机构和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利于养老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结合不够。去年以来,虽然市民政、卫生、社保等有关单加大了沟通、合作力度,解决了老年人住院缴费困难的问题。但据反映,“三无”和“五保”老人门诊看病费用超过200元标准时,出现“先付后偿”的情况。医疗保健技术引进机制体制还没有得到制定完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为止,各养老服务机构均未设立医疗机构,各医院也均未设立专门的老年人病床。

三、建议和意见

(一)统筹规划发展养老服务设施。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健全养老服务管理机构和体制机制,将发展养老服务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出台《三亚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在制定或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要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符合国家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使用国有划拨土地;符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规定的,可以使用集体建设用地。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有偿用地手续,并优先保障。严禁养老设施建设用地改变用途,擅自改变用途的,严肃查处。

(二)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一是扶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在场所、人员、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给予适当补助。二是加快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活动中心建设,对配备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优质和运营良好的给予合理补助。三是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加快信息网络呼叫平台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加适宜、更加便利的服务。四是加大居家养老服务宣传力度,鼓励购买有偿服务,扩大服务对象范围,壮大居家养老服务行业。五是继续健全老年人互帮、互助、互管的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开展养老服务志愿者活动。

(三)加快养老机构建设。一是根据海南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贯彻落实我市的扶持优惠政策,使民办养老

机构逐渐成为养老服务业的主体。二是加快建设并办好公办养老机构,充

分发挥托底作用,为“三无”、“五保”老人和低收入老人及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养老保障。三是加快新建、改建和扩建各区公办中心敬老院,使之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四是要充分利用村委会闲置的办公设施和农家大院等,建设幸福院、托老所等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

(四)推进旅游、养老、医疗融合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加大投资、多元投资,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统筹建设多层次、多类型的养老设施,提供多方式、多种类的养老服务项目,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形成旅游、养老、医疗为一体的综合型养老服务产业体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实现医养有机结合。加快打造老年人看病就医的“绿色通道”,特别要解决“三无”和“五保”老人门诊缴费困难问题。

(五)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市民政部门要加强与教育机构合作力度,利用我市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设置养老服务专业和课程,大力培养老年医学、老年管理学及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依托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强化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实现服务专业化。鼓励和支持退休医护人员加入到养老服务队伍来。

三亚食品物价情况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三亚食品物价上涨较快,给城乡居民生活带来了不小压力。为及时破解食品物价上涨对三亚居民生活影响难题,市人大调研组对三亚市当前食品价格情况进行了认真地调研,同时,赴大连、深圳等地及本省海口等市县考察。从调研和考察的情况看,三亚市的食品价格最高,居民负担极大。各地对稳定市场食品价格有不少值得学习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现将调研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亚食品价格及居民生活基本情况

(一)三亚食品价格逐年上涨

2006年以来,三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年上涨。2006年上涨1.3%;^~#%&

2007年上涨4.0%;2008年上涨5.5%;为近几年最高水平;2009年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减少,物价下跌0.2%;但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使得全市投资、消费需求高速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流动性货币过剩,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成本上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4%;2011上涨5.4%;2012年、2013年涨幅均为3.2%;2014年,在上年11月强台风“海燕”导致农产品生产受损、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等影响下,食品价格持续走高,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9%。

(二)三亚食品价格高于全国高食品物价城市1.与全国高食品价格城市比较,三亚价格最高。三亚居民消费价格总

体水平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海口、长沙、杭州、

西安、天津、福州(6个省会城市),青岛、厦门、珠海、大连、烟台、北海、宁波、汕头、苏州(9个沿海城市)等19个高食品价格城市(以下简称高食品价格城市)相比,三亚位居首位。从肉类、鱼类、蔬菜、水果、调料、奶制品、禽蛋、主食等9大类共15种主要食品看,2013年,三亚

食品价格位居全国高物价城市第一,其中猪肉每斤比北京高0.81元、比上

海高0.36元、比广州高0.95元;活鲤鱼每斤比北京高1.44元、比上海高

1.47元、比广州高0.56元;大白菜每斤比北京高1.31元、比上海高0.86

元、比广州高0.12元;鸡蛋每斤比北京高2.4元、比上海高2.53元、比广州高1.93元(详见附表1)。

2.食品价格涨幅排位逐年上升。从历年食品价格涨幅排位情况看,三亚

食品价格涨幅位次呈曲线上升。2006年物价涨幅在全国高物价城市中位居第12,2014年上半年食品价格涨幅位于全国高食品价格城市之首,年均增

幅为3.3%。~&#^@

3.三亚食品价格高于全省各市县。与省内海口、儋州、琼海11月5日蔬菜、禽蛋类主要农副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对比,其中,大白菜每斤比海口高0.91元、比儋州高0.88元、比琼海高1元;猪五花肉每斤比海口高2.82

元、比儋州高3元、比琼海高3元;牛肉每斤比海口高3.35元、比儋州高

5元、比琼海高5元;羊肉每斤比海口高3.4元、比儋州高1元、比琼海高

4元(详见附表2)。

(三)三亚居民收入偏低

1.从城乡居民收入看,2013年三亚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60

元,在全国高食品价格城市中排第17位,比深圳市少19193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9795元,排第17位,比苏州市少11783元(详见附表3,4)。2.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看,2012年三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9955元,

比全国平均工资少5056元;比北京市少45352元,总量水平不到北京50%,在全国高物价城市中排18位(详见附表5)。

3.从市统计局开展三亚籍居民户家庭情况调查结果看,三亚物价高,上

涨快,生活成本高;收入偏低,人情往来支出较大,生活压力大;生活消费基本用于吃穿住和孩子上学的教育支出,文化娱乐支出很少。具体来看,三口之家中1人就业,生活比较困难;2人就业,生活略有结余。四口之家中1人就业,生活难以维持;2人就业的,基本维持生活。五口之家中2人就业的,生活会很困难;3人就业的,生活略有结余。

(四)三亚居民生活负担大三亚食品价格高,使得居民生活负担远大于北上广深和省内其他市县。

据初步统计,三亚居民食品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33.4%,位于全国#*%~^

高食品价格城市首位,高于北上广深15个百分点左右,高于海口15个百分点,高于儋州、琼海20个百分点(详见附表6)。

二、引起三亚食品价格偏高的因素&*@#%

(一)结构性短缺引价格上涨三亚地处海南岛的最南端,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旅游城市,气候环境和*&^#%

地理位置特殊,是典型的岛屿型经济,生产条件制约了三亚居民日常生活

必需品的供给。一方面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三亚主要种植反季节瓜果蔬菜,本地生产的农产品产量、种类相对有限,农产品自给率相对较低,据统计,三亚蔬菜年平均自给率仅约为65%,淡季(5-10月份)的自给率仅为30-35%。另一方面绝大部分生活必须品主要依靠岛外供应,进岛物流成本较高,造成结构性短缺,引发三亚食品和副食品高于内地同类价格。

(二)旅游消费旺推物价上涨

近几年来,三亚接待游客逐年增多,2013年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人次,按每位游客平均停留1.71天计算,平均每天约有6万游客在三亚消费,

旅游旺季的游客人数达10万。此外,到冬季,大量北方候鸟人群涌入三亚过冬,食品消费需求增大,推动价格上涨。数据显示,三亚CPI呈“两头高

中间低”的季节性波动,旅游旺季物价明显上涨;且食品类和居住类上涨是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

(三)租金提高助物价上涨

从生产环节看,三亚土地租金提高,使得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收购价格相应提高。2010-2013年,三亚土地每亩租金从1650-3100元,年均提高24%,土地租金远高于省内其他市县。从流通环节看,铺面、市场摊位租金年年提高,2010-2014年,市区主要商场铺面租金年均提高10%,导致经营成本上升,推助物价上涨。

(四)流通环节多致价格偏高三亚缺乏大型企业带动,产销对接比率较低。三亚远离内地城市,农

产品流通环节冗长,大部分消费品需经过四、五次批发和零售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在各环节均不同程度加价。从各环节来看,一、二级批发

环节毛利率约为30%左右,经过批发环节加价后,零售商由于需要付出高

额的摊位费、运输费及劳动力成本,使得高价批发的农产品在零售环节加价更高,毛利率超过40%。

三、政策建议针对目前食品价格高位运行这一民生凸显核心问题,建议围绕稳物价、

促增收、保民生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减少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质量影响。

(一)扩大菜篮子基地,保障农副产品供给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自给能力。要制定“菜篮子”基

地建设发展规划,全力发展“菜篮子”基地,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农产品和蔬菜

生产供应基地,提高肉、禽、蛋、蔬菜等副食品的自给率。一是继续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好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农资综合补贴标准等强农惠农价格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力扶持生猪规模化养殖,落实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积极推进种猪产业发展,加大生猪养殖综合技术推广培训力度,促进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环保化和现代化,提升生猪供应自给能力。二是采取企业拉动、基地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鼓励发展规模经营、订单生产等“菜篮子”产业化项目。成立全市“菜篮子”协会,协调开展农副产品产、运、销和技术指导、培训工作。

2.强化区域合作,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保障农副产品供应。青岛市的做

法值得借鉴,该市积极发展合同订单、契约经营,稳定该市和外埠“菜篮子”主产区的供应和质量。市区蔬菜批发市场优先吸引批发大户、规模化基地、产销一体龙头企业入市经营。对年销售规模达到100万公斤以上的运销大户,全部推行蔬菜合同订单采购。大中型生鲜连锁超市积极扩大自有基地规模,大力发展合同基地。大型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市级生猪定点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企业重点发展自营基地,提高合同生猪货源的比重。建议三亚积极引导大型批发企业,加强与岛外及三亚周边蔬菜生产的市县以及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合作,发展订单农业,组织规模化生产、调运、储备,以保证我市蔬菜供应。

(二)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优化市场流通渠道1.加快构建以综合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区域性市场为支撑、以社区便民

市场(超市)为补充市场流通体系。温州市大型国企菜篮子集团投资兴建的“温州菜篮子批发交易市场”,占地440亩,市场现有蔬菜交易区和水果交

易区两大经营板块,市场交易品种齐全,蔬菜品种达180多个,水果品种

达70多个,还包括副食品、冷冻食品和猪肉食品等千余个“菜篮子”商品,该批发市场为本地蔬果保供稳价提供了物质基础。大连市构建以全市综合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区域性市场为支撑、大型超市和社区便民市场为补充的三级市场框架,引导专业化物流配送企业进入市场,实现超市与农产品配送中心实现直接配送。

从三亚市场设置情况看,现有大型批发市场3个,但目前只有三亚鸿港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正常营业,根本无法满足三亚市场购买需求。建议借鉴温州和大连的做法,一是加大流通体系尤其是物流园的建设,通过价格杆杠和农产品一级市场平台的建设,合理地将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产品合理配置到三亚;二是根据人员分布情况,建设以全市综合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区域性市场为支撑、以区和社区便民市场(超市)为补充的三级市场框架,加强各级市场物流配套设备、设施及停车场地建设,引导专业化物流配送企业进入市场,保证供应;三是政府扶持打造大型海鲜和水果市场,建立“航母超市”以充实流通体系;四是加快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对新建居住区按总建筑面积10%的比例,公共建设配套农贸市场等商业服务设施。对改造扩建的农贸市场通过政府参资入股、回租回购财政补贴等方式,实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管理,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公益化。

2.引进骨干企业,加大国有控股,积极推行产销对接,提高政府调控物价的能力。实践表明,积极推行产销对接是稳定物价的一剂良药。要利用

撤镇设区的时机,积极引进大型骨干企业,建议在城市西部的天涯区新规

划建设1处国有控股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大资金对其储备设备的扶持,加强岛外蔬菜、岛内周边市县蔬菜调配与调运,从城市外围做起,建成集生产、加工、配送、零售于一体的菜篮子商品经营龙头企业。同时积极帮助其与大型超市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餐饮业和社区、以及全市各菜市场菜篮子专柜配送菜篮子产品,实现产销对接,以引导蔬菜生产、调运与储备。

3.积极探索,推行寻求我市多元化平价店运营方式。目前三亚运营的6个平价蔬菜专卖区、6个农副产品平价专区和3家平价商店,有效引导农贸市场食品价格能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但迫于铺面租金不断上涨,经营压力不断加大,加上部分住宅小区商业配套设施不足,平价商店建设步入“瓶颈”。深圳市“中央大厨房”工程值得借鉴,该工程开通300辆满载新鲜农产

品的移动售卖车,开往全市900个社区销售农产品,并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使其出售农产品比附近超市低10%~20%。同时,该公司通过农产品物联网,采用智能信息技术,及时准确获得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全流程追踪。建议借鉴深圳做法,寻求多元化平价店运营方式。一是启动三亚“中央大厨房”项目。扶持国有控股的龙头企业,配备社区的移动售卖车,在相关城市管理部门支持下,开辟绿色通道,定点定时经营。并与经营企业签订合同,确保出售的农产品如蔬菜比附近农贸市场、超市低10%-20%,其他农产品低5%-10%;二是抓好现有平价店(专卖区)运营与监管。引导平价商品建设步入市场化运作轨道,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打造平价品牌,建立平价经营的长效机制。适当增加平价商品品种,丰富群众“菜篮子”。组织平价商店的货源供应,拓展供货渠道,据群众的购买意愿和需求,结合农产品的季节特点,增加平价商品的供应量和投放量。

(三)完善物资储备,增强市场物资供应保障1.要加强和完善价格监测和价格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重要商品物资

的储备制度。落实猪肉、蔬菜等副食品应急储备指标,适当提高旅游旺季

特别是黄金周期间的储备量。要加强市场监测,针对市场变化情况,即使实施政策性投放,保障市场供应,确保价格稳定。

2.制定粮食、食用油、肉类、蔬菜等应急保障预案。切实保证涉及民生的相关商品特别是农副产品的供应,以稳定农副产品市场价格。

3.加大价调基金对生活必需品、农副产品等重要商品储备的补贴力度。

(四)加强价格监管和服务,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1.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加强政府扶持的“菜篮子”平价销售网店的监

管与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平价网店的准入、考核和退出机制,真正把惠民措施落实到位。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依法查处串通涨价、哄抬物价、价格欺诈、价格垄断等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发挥价格举报的窗口作用,密切跟踪办理各类价格举报案件,提高查实率、办结率、反馈率和满意率。

2.加强流通领域的收费管理。一是监督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落实,确保所有合法运输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真正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免收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畜产品车辆的通行费,对蔬菜流通经营主体实行减免收费政策,对进入批发市场销售蔬菜的车辆免收进场费。二是加强流通领域收费行为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批发市场、超市等进场费、以及农贸市场摊位费等各项收费的监督检查,规范流通环节的收费行为,降低流通成本。要制定严格的市场摊位管理制度,严禁层层包租、层层加价现象,违者可罚款甚至取缔转租摊主的租赁权等。

3.完善价格监测直报体系和价格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可以借鉴大连市的做法,一是加强价格监测点的布局,建立价格数据直报机制。价格监测点要覆盖我市主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集贸市场,每天由经营单位的价格管理人员定时报送农副产品价格信息;二是开发“三亚物价”直报及查询系统与手机终端。经营者通过“三亚物价”直报系统报送价格数据,直报系统进行汇总、整理、比对和发布,消费者或生产者可通过手机终端非常便捷地查询三亚本地“菜篮子”产品批发及零售价格;三是与三亚电视台等媒体单位合作定时发布本地“菜篮子”产品价格。通过多种渠道公布价格行情,完善价格服务,引导“菜篮子”产品的生产、供应、调配,引导生产与消费。

(五)探索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1.行政事业单位方面,要从适应建设国际旅游岛和三亚争当国际旅游岛

建设的排头兵的需要出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逐年提高公务员、事业

单位等公职人员的工资水平及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以减少全市人民因物价高而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大家奋发有为的积极性。可借鉴宁波的做法,建议相关部门探索实行公务员绩效工资制度。在公务员年终考核的基础上,制定公务员绩效考核办法。提高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标准,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后的相关工资待遇。建议政府出台聘用人员管理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自筹经费、自行聘用的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对长聘人员要定期提升工资、发放绩效补贴,享受接

近于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建议省委省政府对三亚给予政

策倾斜,赋予三亚一定的工资福利自行调整空间,或者省里给予三亚以特定补贴。

2.企业单位方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确保工资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增强工资指

导线的时效性与指导性,使之能够及时为工资集体协商提供参考指导。严

格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督促企业建立带薪年休假制度和住房公积金缴纳制度。

(六)制定价格补贴政策,改善和保障民生物价上涨直接影响全市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受影响更大。&%@*^

要继续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落实五类

低收入群体的物价补贴政策。据了解,为缓解物价上涨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压力,香港、澳门和新加坡具有针对全民发放补贴的做法。如澳门采取发放现金补助的方式;新加坡实行“政府盈余全民分享计划”,就是仿照企业将盈余回馈给股东的方法,以新加坡全体国民为发放对象。三亚应依据国家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先试”原则,研究制定符合三亚实际情况的物价补贴发放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压力。

二0一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建筑工地及渣土运输车辆

管理情况的报告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建筑工地的扬尘以及渣土运输带来的问题污染了城市环境,影响到群众的生活。根据市委领导的指示,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于11月20日对全市建筑工地及渣土运输车辆管理规范情况进行视察。视察组在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鸿建的带领下主要视察了凤凰路至凤凰岭公园大门段市政道路工程、春光路(凤凰路至迎宾路段)工程、保障房周边道路工程、迎宾路拓宽改造工程、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等施工现场,听取了市住建局、园林环卫局、交通局、交警支队、综合执法局关于建筑工地及渣土运输车辆管理规范情况的汇报,视察后,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明清又带领部分代表于21日夜晚抽查了山海天酒店三期、中华城等几个施工工地以及部分路段进行了暗访。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多年来,三亚市委、市政府一直注重城市环境卫生保护工作,坚持环

境卫生整治的常期性和长效性。今年来,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对建筑工地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根据市建设工程质

量安全监督站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市在建项目为109项,11月

初,市住建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我市建筑工地环境综合整治的通知》,对场地围挡、场地硬化、裸露覆盖、车辆冲洗有严格要求,并对不符合要求的建筑工地下发了停工通知,限期整改,验收合格后再施工。市交通运输局、综合执法局等有关单位加强了对工程车辆带泥土上路、超载、撒漏污染路面等行为的查处,今年以来,市综合执法局查处污染路面行为181起,

扣押车辆114辆,罚款86000元;交通运输局查处货车违规行为584起;

为保持路面清洁,市环卫部门组织人员共5400人次,车辆1030车次,耗

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整治污染的路面230多次,清理泥土330多吨,努力维持我市的城市环境面貌。

代表们视察后,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市建筑工地环境综合整治的通知》,进一步对各部门的职责做了明确分工,市各有关单位按照通知*@^&%

要求,迅速行动,措施得力,施工工地扬尘及工程车辆带泥上路、二次扬

尘,超载、撒漏污染路面的情况明显减少。工程车辆白天上路的情况基本得到遏制。代表们对建筑工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取得的初步成效给予充分

肯定,对明查暗访中发现的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施工单位重视不够,扬尘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施工工地存在出入口路面未硬化,出入口缺少渣土运输车辆车轮冲洗设置,存放的回填土及新开挖基坑浮土遮盖不够等问题;部分渣土运输车辆未经核准,仅仅简单苫盖或无蓬盖主上路,超载、沿途抛撒滴漏,扬尘二次污染,部分路段路面污染面积较大现象比较突出。其中有些项目往往因为政府要求的开工时间节点临近不得已开工,而这种仓促开工最容易造成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不能按我市要求规范施工,也容易产生车辆带泥上路、工地扬尘等环境污染,成了城市环境的“杀手”。给环卫部门的路面清洁增加了作业难度和工作量。

(二)查处渣土等工程运输车辆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按照三亚市交警支队关于工程车、大货车及农用车分时段限制入市通行的通告,每天6:30--23:00,限制4.5吨以上工程车、重中型货车、混凝土搅拌车进入市区道路行驶。但代表们在视察期间发现,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其渣土等工程运输车辆在市区主要道路上基本上都是24小时行驶。相关执法单位在正常稽查时间对超载、撒漏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查处,晚上23:00至凌晨时段是执法人员非正常稽查时间,渣土等工程运输车辆违法违规行为基本上无法被查处。#^&*@

(三)部分项目推进缓慢,拖延的工期将延续对环境卫生的影响。如春光路改造工程(凤凰路至迎宾路段)涉及到部队海螺农场段长300米的用地问题,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因高压线迁移问题影响施工进度。机场路更是国内外游客进出三亚凤凰机场的必经之路,其施工工地的规范程度、时间都会影响三亚的形象。

三、意见和建议

(一)市政府要加强领导,协调联动,切实落实好我市建筑工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市各相关单位加强协调配合,同心合力,加强对城市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现场和渣土运输车辆的监督与管理,合力推进三亚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二)加强建筑工地渣土整治的源头管理工作,抓住重点、规范管理施工工地。抓好工地进出口地面硬化,防污措施落实等工作,加强对车辆超高超载渣土的监控,落实出场车辆冲洗,必要时抽调洒水车进行降尘作业,减少抛洒滴漏现象的发生,把渣土抛撒污染控制在萌芽状态。完善政策,细化规定,实施标本兼治,实现长效常态化管理。可否探索将开发商

作为工地扬尘治理的监管对象,将工地扬尘治理费用纳入建设工程费中,

以调动投资、施工各方治理扬尘的积极性。

(三)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突出途中治理。按照“统一组织、明确主体、部门联动、重拳出击”的原则,对市区内从事渣土工程运输的车辆进行集中大检查。特别要加强对重点区域、重要路段施工工地的管理和引导。组建联合检查队伍,采取蹲点守候与道路巡查相结合,白天检查与夜间巡查相结合,经常性监督检查与突击联合检查行动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方式,以“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处罚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对违章者实行处罚,强调整改实效,促使各施工现场落实各项治理措施。

(四)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强大的舆论氛围,对开展好建筑工地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至关重要,在建筑工地多,范围广,涉及的多项内容是动态的,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营造浓厚的氛围,促使全市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两级代表视察大茅隧道安保工程和解

放路地下人防工程及道路拓宽改造项目情况的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和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组织省五届人大代表集中视察的通知》(琼常办明传201436号)的有关精神,结合三亚的实际情况,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两级人大代表于10月31日对广大市民比较关注的省高速公路G98大茅隧道安保工程和三亚市解放路地下人防工程及道路拓宽改造项目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组长由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鸿建担任,成员由省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明清,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焕中以及部分常委会委员、吉阳区、海棠区和天涯区筹备组副组长等10人组成。视察组深入到大茅隧道、解放路地下人防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了实地察看。副市长陈小亚陪同代表参加了视察。在视察现场,代表们听取了海南省公路管理局,三亚市人防办、住建局关于相关项目的情况汇报,市交警支队关于项目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及管控情况,并围绕工程建设进行了座谈。代表们既充分肯定了工程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进一步做好工程建设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茅隧道安保工程^@*~#

(一)基本情况大茅隧道是海南东线高速公路上最长的公路隧道,是进出三亚市的必

经之路。隧道左洞长1170米,右洞长1070米,设计速度80km/h,行车

道宽2×3.75米。因为建成时间较早,隧道设施设计存在缺陷,安全设施配置未能满足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且既有照明和消防等设施破损、陈旧,不能满足车辆安全通行要求。为此海南省公路管理局决定进行隧道安保工程改造。施工方为中咨华科交通建设技术有限公司,合同工期四个月,合同金额2525万元。大茅隧道右洞10月9日开工,计划12月15日完工。

左洞计划12月16日,2015年1月31日完工。工程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隧道灯光照明、消防监控等相关配套设施,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截至10月底项目已完成情况:全部拆除右洞原有装饰板及设备及左右两侧的电

缆沟盖板;完成了900米的隧道清洗和350米的三亚洞口端第一层防火涂

料的喷刷;完成15个消防洞室的开凿任务;完成整个右洞渗水位置的标记

并完成了7处引水槽的开凿工作;三亚洞口端两个洞口间的路由也清理完

毕,目前完成约135米的电缆沟开挖;洞内电缆槽开凿完毕,目前正进行

槽内预埋管的敷设和包封。人大代表视察后,省公路管理局主要领导根据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

议,当即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召开紧急会议,就如何加强施工进度进行研究部署。

(二)大茅隧道安保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交通的影响:1、工程建设进度滞后。大茅隧道右洞计划于12月15日完成,而按照

目前的施工情况看,前期工程投入的人力,施工设备少,部分建设物资没

有按时到位。按时完工必须加快工程进度。@#%^*

2、大茅隧道施工后,223国道交通压力增大,部分路段交通拥堵情况比较严重。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海口到三亚方向的隧道设立了管制牌,禁止车辆通过。车辆要在海棠湾林旺互通处驶入223国道通行,国道竹落岭路段(青田铁炉港路口至亚龙湾灯控路口段)实行单向通行管制。该路段村庄出口多,陡坡多,车流量增加,加之部分路段转弯半径少,就极易造成拥堵。目前三亚旅游和冬季瓜菜销售已至旺季,交通需求日益膨胀将与道路承载能力产生尖锐矛盾,拥堵现象会日趋严重。大茅隧道尽快完工已成为代表及广大市民的急切愿望。%@#&~

(三)意见和建议针对大茅隧道安保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三亚交通的影响,代表们

一致认为,三亚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省道路交通主管部门

的沟通联系,认真协调落实好代表们提出的以下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省公路管理局要切实加强项监督和管理,督促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

施,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科学施工,实行各分部、分项工程交叉施工

作业法,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大茅隧道实行单幅双向通行。道路、交通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

科学制定相应的分流、疏导路线,并加强交通管理,缓解旅游高峰期交通流量增加而导致的交通拥堵,保障交通畅通、安全。建议根据交通流量,对车辆实行分流,小型和旅游车辆可考虑从隧道通行,其他车辆从223国道通行,并及时加强疏导和监管。@^%#~

3、今后在三亚实施道路建设项目前,要充分重视交通需求的前瞻性研究,对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律及人们出行行为进行深度分析和详细测算,依据供求变化和实际需要,科学确定项目施工时间,尽可能避开旅游、冬季瓜菜销售高峰时节,减少对三亚交通的压力。

二、解放路人防工程建设

(一)基本情况:解放路地下人防工程是三亚市最大的单建式地下公共人防工程,总建

目录 关于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报告汇编总集 (119篇) 目录